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从人地关系视野与文化空间修复视角探究内江"沱江船工号子"的保护与传承
从人地关系视野与文化空间修复视角探究内江"沱江船工号子"的保护与传承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中文摘要:
"沱江船工号子"是四川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重要的传统音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内江地区的"沱江船工号子"受劳动方式、自然地貌、方言等因素的影响,极具地方特色。然而,截至目前,对内江"沱江船工号子"的传承与保护缺乏重视,没有意识到其"文化事象"需根生于"文化空间"之中,这导致内江"沱江船工号子"的传承与保护面临"碎片化"的困境。基于整体保护与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则,本文从人地关系视野的角度出发,结合文化空间修复的理念,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内江"沱江号子"。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闵敏、李佳霏
展开 >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文化空间
沱江船工号子
保护与传承
出版年:
2024
艺术评鉴
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艺术评鉴
影响因子:
0.233
ISSN:
1008-3359
年,卷(期):
202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