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艺术评鉴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宋世琴

月刊

1008-3359

cnyysk@126.com cnyysk@163.com

0851-6765265

100055

贵州省贵阳市科学路66号

艺术评鉴/Journal Art Evaluation
查看更多>>《音乐时空》杂志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审批的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主管单位:贵州省文联;主办单位:贵州省文联,编辑单位:《音乐时空》编辑部;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8-3359,国内统一刊号:CN 52-1125/J ,邮发代号:66-5; 本刊坚持音乐的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可读性、学术性为一体。以贴近大众生活、追求高雅精品、弘扬民族文化、培养青年音乐创作人才为己任。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反映国内外乐坛在创作、表演、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最新动态及成果;是一家富有浓郁时代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的省级音乐艺术类专业期刊,栏目多样,赏读性强,是新老音乐爱好者的园地,音乐青年的摇篮。 本刊 贵州编辑部电话:0851-6765265 北京编辑部电话:010-52882435 主编手机:13765141455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文化自信的古诗词艺术歌曲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刘洪钰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自信作为对民族文化的深刻认同与坚定信念,是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的关键力量。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文化自信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对中国艺术歌曲的理解与领悟,更能激发其学习热情,推动教学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本文将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古诗词艺术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实践意义,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与启示。同时,本文还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将古诗词艺术歌曲融入声乐教学实践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古诗词艺术歌曲声乐教学

    红色经典芭蕾舞剧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及价值——以《红色娘子军》为例

    于嘉奇
    128-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渠道之一。在新时代的教育背景下,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的人才培养亟需迈向新的高度,需优化原有专业课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良,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与多样性。舞蹈教育工作者应通过借助和运用"红色经典"元素来开展专业舞蹈教学,将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其相结合,以此不断提升青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更好地激发他们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情感。

    红色经典芭蕾舞剧舞蹈教学《红色娘子军》

    创新途径在戏剧表演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谭铮
    134-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戏剧表演专业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戏剧人才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戏剧表演专业教学中创新途径的应用,并探讨了现代教育理念对戏剧表演教学带来的影响。本文首先明确了戏剧表演专业教学创新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随后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机制三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跨学科交流、信息技术应用以及互动式教学等多元化的创新性教学方法。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创新教学途径在提升学习效果和激发学生创造力方面的实际效益。

    戏剧表演教学教学创新跨学科交流信息技术应用

    新时代中国精品舞剧角色形象塑造研究

    乔靖宇
    140-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品舞剧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剧类型,也是被公众认可和广为流传的舞剧类型,这类舞剧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特定时代舞剧作品创作的标杆。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精品舞剧的角色形象塑造为研究核心,首先对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精品舞剧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概括性梳理,随后深入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精品舞剧在角色形象塑造方面的特点,并对精品舞剧角色形象塑造所带来的价值进行了阐述。

    中国精品舞剧角色形象塑造艺术价值新时代

    从《潜伏》《孤战迷城》等谍战剧看时代巨变下的角色塑造

    沈启容
    146-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视作品需放置于真实的时代背景下,以增强剧本的张力和吸引力。谍战剧主角通常被塑造为具有坚定信仰的地下工作者,但这种模式可能导致剧情单调和观众审美疲劳。《潜伏》中的主角余则成展现了从懵懂青年到成熟地下工作者的转变,而《孤战迷城》的主角欧孝安则因脑部损伤而产生身份怀疑,相较之下,后者的处理显得较为刻意。谍战剧中人物信仰具有多样性,除了坚定的信仰者外,还有像《潜伏》中的谢若林这样只信仰金钱的角色,以及吴敬中这样政治上的投机分子,他们的行为超越简单的阶级立场或政治信仰。谍战剧不应仅仅展现坚定信仰之间的对抗,而应更多地反映利益、人性、政治等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博弈。现代谍战剧《对手》则将间谍放在日常生活中考量,反映国安部门如何将境外间谍绳之以法。人物信仰的转变往往受到个人经历的深刻影响,伴随着内心的挣扎和彷徨。谍战剧通过展现信仰的多样性和人物的多面性,为观众提供了更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谍战剧角色塑造人性抉择

    徐州琴书的传承途径

    曹之强
    152-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徐州琴书作为一种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曲艺形式,其源头可追溯到明代小曲,历经三百余年的风雨洗礼,逐渐呈现出独树一帜的艺术风貌和表演范式,成为艺术领域的瑰宝,深受人民群众的热爱与推崇。作为江苏省三大曲艺瑰宝之一,与苏州评弹、扬州评话并驾齐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背景下,西方文化冲击使得徐州琴书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主要从徐州琴书历史发展脉络梳理入手,分析徐州琴书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政府、高校、艺术工作者层面探究传承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传承途径。

    徐州琴书历史发展传承现状传承途径

    科技赋能:现代舞台技术在艺术表演中的应用与探索

    罗渊文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艺术与科技的交融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尤其在舞台表演艺术领域,现代科技的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着艺术的边界。从数字化布景到虚拟现实,从自动化机械舞台到智能灯光系统,每一项技术的进步都为艺术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使舞台艺术的表现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科技赋能之下,现代舞台能够创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视听奇观,同时更深入地挖掘艺术作品的情感内核,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互动式的全新观赏体验。对此,本文旨在探讨现代舞台技术在艺术表演中的应用与探索,以期更好地发挥舞台技术优势,为观众呈现一场场视觉与心灵的双重盛宴。

    科技赋能现代舞台技术艺术表演应用与探索

    赵之谦篆刻艺术探微:技法融合、理念革新与市场影响

    陈艺丹
    164-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赵之谦(1829-1884年),是晚清时期杰出的金石书画家,其篆刻艺术在中国篆刻史上占据显赫地位。本文深入探讨了赵之谦篆刻艺术的巅峰成就及其"印外求印"的创新理念,详细分析了其篆刻艺术的独特风貌与文化内涵。通过具体作品解析与文献资料梳理,揭示赵之谦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创篆刻艺术新风貌,并对晚清金石风尚产生了深远影响。另外,本文还论述了赵之谦篆刻艺术在艺术市场上的广泛认可与深远影响,为后世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与借鉴。

    赵之谦篆刻艺术印外求印晚清金石风尚

    舞蹈元素在杂技创作表演中的应用及其作用

    冯竹
    170-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杂技与舞蹈作为两种独特的表演艺术形式,在发展历程中相互影响、彼此借鉴,逐渐形成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现代杂技创作与表演中,舞蹈元素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杂技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从历史渊源、艺术特征、创作应用、表演效果等方面,探讨了杂技与舞蹈的关系,以及舞蹈元素在杂技创作表演中的作用。通过分析舞蹈元素在杂技肢体语言、编排原则、音乐节奏、艺术概念等方面的运用,论证了舞蹈元素在杂技艺术中的综合作用。

    杂技舞蹈艺术关系杂技创作表演效果

    公立美术馆激发公共教育活力的新思路

    张智
    176-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术馆围绕展览主题开展的公共教育活动,是发挥自身优势、实现服务社会、进行社会美育的重要途径,在提升大众艺术素养、促进文化交流、扩大社会影响力、丰富城市文化生活以及推动美术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具体分析了当代公立美术馆的现状和问题,以具有代表性的省市美术馆公共教育经验为例,分析了美术馆公共教育的功能与价值,从优化公共教育资源、深度开发公共教育项目、课程的针对性设计与开发、数字技术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建议。

    公立美术馆公共教育艺术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