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园艺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园艺学报
园艺学报

杜永臣

月刊

0513-353X

yuanyixuebao@126.com

010-82109523

100081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园艺学报/Journal Acta Horticulturae Sin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园艺学会主办的学术性期刊,刊登果树、蔬菜、西瓜甜瓜和观赏植物等方面示曾发表过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研究简报、专题文献、综述,经过审定或鉴定的新品种、新书介绍、学术活动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腐植酸处理对樱桃番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成分和含量的影响

    关思慧刘晨旭姚祝平万红建...
    346-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果实香气浓郁的樱桃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var.cerasiforme)品种'浙樱粉1号'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腐殖酸不同处理(对照:根部和叶面均施清水;根和叶施:根部和叶面均施腐植酸;根施:根部施腐植酸,叶面施清水;叶施:根部施清水,叶面施腐植酸)下果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组成、含量及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共检测到15类340种VOC.与清水对照相比,根和叶施、根施、叶施腐殖酸处理后,果实中的VOC相对含量分别提升了 49.3%、25.6%、14.4%,其中根和叶施、叶施处理显著提高了果实中醛类的相对含量,而根施处理显著提高了萜类的相对含量.差异VOC统计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根和叶施、根施、叶施腐植酸处理VOC积累上调数量分别为153、147和13个,占总差异积累VOC数量的97.5%、97.4%和81.3%,根和叶施、根施处理的差异VOC数量显著多于叶施处理.感官风味特征分析表明,根和叶施腐植酸能够增加番茄果实的甜香型香味特征,而单独根施和叶施处理则能够增加果香型香味特征.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腐植酸处理后番茄果实香气特征不是被其中1或2种相对含量高或相对气味活度值较高的VOC主导,而是被多种VOC相互作用影响,使其呈现出不一样的香气类型.综上,腐殖酸处理,尤其是根和叶施处理,可显著影响番茄果实中VOC的组成和相对含量,提升风味品质.

    樱桃番茄腐植酸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相对含量风味特征

    嫁接番茄果实糖分变化及其与氮磷含量相关性分析

    王磊高方胜张志焕李炜蔷...
    361-3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红果番茄'戴维森'(Dv)和粉果番茄'罗拉'(La)为接穗,以'Anta-T'(At)和'Midako'(Md)番茄为砧木进行嫁接,研究了不同穗砧组合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糖组分含量、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及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砧木可显著影响接穗果实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且与接穗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花后30d,Dv/At果实蔗糖含量较Dv/Md高8.06%,La/At和La/Md之间无显著差异.花后110 d时,Dv/Md果糖含量较自根嫁接苗低20.66%,La/Md却与自根嫁接苗无显著差异.不同嫁接组合果实中糖分含量差异与蔗糖代谢酶活性密切相关,果实糖分差异在发育前期主要受到接穗对酸性转化酶活性的调控作用,发育后期主要受到砧木对蔗糖磷酸合成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不同穗砧组合的果实中氮、磷、钾、钙、镁和铁含量差异显著.曲线估计分析显示,果实中氮和磷含量与蔗糖酸性转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以及果糖、葡萄糖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蔗糖含量成显著正相关.因此,在嫁接栽培促进番茄提质增产过程中,氮、磷养分管理应与砧木吸收特性相协调,从而避免氮、磷吸收增多引起番茄果实糖度和风味降低.

    番茄砧木接穗糖分积累氮磷

    番茄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响应信号可视化荧光分析

    赵晓冰孙可一樊俊苗丁静...
    372-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析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响应信号在番茄体内的动态分布,对从细胞水平阐明这两类激素的调控功能及作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细胞分裂素响应启动子TCSn1驱动绿色荧光报告基因TCSn1∷GFP(GFP)和生长素响应启动子DR5v2驱动红色荧光报告基因DR5v2::tdTomato(tdTomato),实时原位分析了番茄根、茎、叶、花和果实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响应信号,发现两种荧光在发芽3~7 d幼苗根冠的侧根冠、小柱起始细胞和小柱细胞及根伸长区的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和原表皮层,发芽5~10 d的茎尖分生组织,定植23和37 d植株茎段的维管束组织,定植32 d植株的幼嫩叶片,开花当天的花瓣和果梗,开花2~6 d果实的胚珠、胎座、小柱及表皮等组织/器官中均有分布.两种荧光的强度均在茎尖分生组织和果实胚珠中最高,并且具有类似的变化趋势:在发芽3~7 d的根冠和伸长区中先下降后有所恢复,茎段中37 d弱于23 d,发芽5~10 d茎尖分生组织和开花0~6 d果实中持续上升.本研究为番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响应分析提供了一个灵敏而稳定的可视化工具,并解析了两种激素在番茄不同器官中的分布与强度.

    番茄细胞分裂素响应生长素响应可视化荧光显微成像

    利用电学参数和机器学习无损检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王婷婷谭占明程云霞马新超...
    385-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电学参数和机器学习建立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预测模型.使用LCR测试仪检测0.1、1、10、100、1 000 kHz频率下的番茄并联等效电容、并联等效电阻、品质因子等9项电学参数,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并确定电学特性的特征变量,基于特征变量构建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3种无损检测模型:BP神经网络(BpNN)、多元线性回归(MLR)、支持向量回归(SVR).结果表明,在10 kHz频段下,品质因子、损耗因子、偏转角、并联等效电容及并联等效电阻5个电学参数与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关性显著.将这5个电学参数作为模型输入变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作为输出变量,经验证SVR模型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预测效果最好,决定系数R2为0.951,均方根误差RMSE为0.122,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82.本研究为番茄采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电学特性机器学习无损检测

    利用改进YOLOv5s模型检测番茄果实成熟度及外观品质

    孙宇朝李守豪夏秀波杨玮...
    396-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粉果番茄为试验材料,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开展了番茄果实成熟度和外观品质的检测研究.试验中共采集番茄图片数据2 036张,通过处理扩增至5 316张,然后将数据进行标注和文件转换,构建了试验用数据集;通过在YOLOv5s模型中加入CA注意力机制、替换Stem block结构、结合识别需求优化检测层尺度、替换K-means++聚类算法来实现SC-YOLOv5s识别精度提升,提高模型的特征表达能力;通过在SC-YOLOv5s模型中加入Fire module结构进行轻量化卷积、降低Bottleneck模块的参数量来实现SC-YOLOv5s-lite轻量化设计,提升模型在硬件上的检测速度;将SC-YOLOv5s-lite模型在训练集上进行训练优化、消融试验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SC-YOLOv5s-lite模型内存大小为7.73 M,其准确率为89.04%,召回率83.35%,平均精度91.34%,检测时间为143 ms,相比于YOLOv5s,模型参数量降低了 45.57%,模型大小压缩了 44.86%,平均精度提升3.98%,检测时间减少20.99%,优势明显,更适合于硬件上部署.

    番茄成熟度外观品质检测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

    ToCV和TYLCV侵染番茄对烟粉虱解毒酶的影响

    朱婕卢丁伊慧张德咏张战泓...
    411-4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番茄病毒病己成为目前番茄生产最主要的病害之一,造成番茄的大量减产甚至绝收,其中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和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危害最为严重,二者的复合侵染还会对烟粉虱的取食、获毒以及传毒等行为产生一系列影响,给番茄病毒病的防治造成了很大困难.为了明确在ToCV和TYLCV复合侵染条件下,烟粉虱取食带毒番茄对其体内解毒酶以及生理防御反应相关基因变化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对烟粉虱进行防治,通过酶活性测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烟粉虱取食ToCV、TYLCV单独侵染及ToCV+TYLCV复合侵染番茄48 h后其体内解毒酶变化,并以健康番茄作为对照.结果表明,除取食ToCV单独侵染番茄的烟粉虱谷胱甘肽 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和 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UDPGT)活性较取食健康番茄烟粉虱下降,烟粉虱带毒后GST、羧酸酯酶(Carboxylesterase,CarE)、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细胞色素 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和 UDP 活性和基因表达量均较健康烟粉虱升高,且其中取食复合侵染番茄后CarE、AchE、P450、UDP酶活性和基因表达量变化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取食复合侵染番茄和TYLCV单独侵染番茄后,不同程度诱导了烟粉虱的解毒防御,从而有助于烟粉虱传播病毒.

    番茄烟粉虱番茄褪绿病毒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复合侵染解毒酶

    番茄风味和功能性成分研究进展

    沈衡王琳李骞袁守娟...
    423-4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番茄(Solanm lycopersicum)风味物质主要由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等)、有机酸(柠檬酸、苹果酸等)和挥发性物质(醇类、酯类等)等构成.番茄还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包括抗坏血酸、番茄红素、γ-氨基丁酸、维生素D和维生素E等,赋予番茄果实重要的保健功能.本文中概述了番茄风味物质和功能性成分的组成、合成途径及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创制富含风味物质和功能性成分的番茄种质并培育风味好的功能性番茄奠定基础.

    番茄风味功能性成分合成途径调控机制综述

    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ToBRFV)研究进展

    韦建明黄鑫李云洲梁燕...
    439-4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tomato brown rugose fruit virus,ToBRFV)为帚状病毒科(Virgaviridae)烟草花叶病毒属(Tobamovirus)RNA病毒,可侵染包括番茄在内的多个科属植物,严重威胁安全生产.ToBRFV于2014年首次在以色列发现,随后蔓延至多个国家和地区.2021年4月中国将该病毒列为检疫性病毒.本文中对该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寄主范围、发病症状、传播方式、检测方法、寄主抗性以及防御措施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防控和抗ToBRFV育种提供参考和借鉴.

    番茄番茄褐色皱纹果病毒抗病育种

    菠萝新品种'金筒菠萝'

    何业华刘朝阳栾爱萍龚雪...
    453-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筒菠萝'是从广东省中山市'神湾'菠萝的无性繁殖群体中通过单株选择育成的菠萝新品种,丰产稳产,果实短筒形,平均单果质量720 g,果皮、果肉金黄,肉质爽脆,香气浓郁,纤维含量少,果心较爽脆,适宜广东省菠萝产区种植.定植第二年产量约37 485 kg·hm-2.

    菠萝品种

    红色无角菱新品种'南湖红菱'

    姚祥坦沈亚强袁晔王瑞森...
    45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湖红菱'是以地方品种'水红菱'为母本,'南湖菱'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获得的红色无角菱新品种.果实元宝形,果皮浅紫红色,光泽度好,四角退化,果肉乳白色,生食爽脆,熟食粉糯,果形、口感与'南湖菱'类似.其产量与'南湖菱'相当,平均12 t·hm-2左右.

    菱角无角菱选育红皮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