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四川大学;四川省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四川大学;四川省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

李家明 赵伊君 陈向荣

双月刊

1000-0364

jamp@scu.edu.cn

028-85405516

610065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该领域内全国唯一的专业性刊物,在整个东南亚也是唯一的。她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其办刊宗旨: 主要反映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 促进这些方面的学术交流, 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其主要内容: 报道国内外原子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理论, 实验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和实验), 发表研究论文, 快报及综合述评等三种类型的中文或英文学术论文. 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 包括: 原子分子结构和光谱, 原子分子碰撞, 电磁场中的原子分子, 生物分子, 团簇的结构、光谱及热力学性质, 原子分子及团簇的反应动力学, 材料表面的团簇和纳米结构, 富勒烯和碳团簇等; 同时还包括凝聚态物理, 激光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光学, 化学物理, 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它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糖原合酶激酶3(GSK3)介导的胰岛素对糖原合酶2(GYS2)的抑制调节

    周圣曜赵新军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Hill动力学与Michaelis-Menten方程,建立理论模型研究肝癌(HCC)进展过程的微环境中,糖原合酶激酶3(GSK3)介导的胰岛素对糖原代谢的抑制调节,以及P53蛋白恢复调节糖原代谢异常的作用.分析了胰岛素激活AKT激酶影响GYS2磷酸化/去磷酸化转变的昼夜节律性,以及P53通过抑制AKT,对GYS2磷酸化/去磷酸化转变的昼夜节律性异常的调节恢复特性.研究发现,胰岛素激活并提升AKT的表达水平,经过AKT的催化作用,GSK3的表达被抑制减弱,进而增强了GYS2的磷酸化和失活.在胰岛素浓度较低的情况下,GYS2去磷酸化激活的昼夜节律性会被改变,进而改变了GYS2昼夜节律的合成规律.在较高胰岛素浓度条件下,去磷酸化的GYS2(dGYS2)随时间演变的周期振荡性会被极大地改变,GYS2昼夜节律的合成规律被破坏.改变P53的表达水平,我们发现,P53对较低和较高胰岛素浓度条件下dGYS2异常的昼夜节律演化性,有明显的调节恢复作用.理论结果符合实验,并进一步分析了GSK3介导的胰岛素调节GYS2磷酸化/去磷酸化转变的昼夜节律性的调节机理,以及P53对GYS2磷酸化/去磷酸化转变异常的调节恢复特性,进而揭示了HCC发生发展的一种致癌、抑癌机理,可为设计阻断致癌转变的通路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胰岛素P53蛋白糖原合酶激酶3(GSK3)GYS2磷酸化/去磷酸化转变

    氢分子间色散相互作用能的自然轨道泛函

    盛晓伟
    10-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理论上对分子间色散相互作用能的精确计算一直是个难点问题.密度矩阵泛函基于非定域量一阶密度矩阵为基本变量,它与色散相互作用起源于电子间的非定域关联特性相吻合.论文以最简单的氢分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两相互平行的氢分子间色散相互作用能,构造出了该体系中色散相互作用能的自然轨道泛函.结果 表明:描述该体系中色散相互作用能的自然轨道泛函形式为包含有4个轨道的非交换和库伦积分.该结果对发展色散相互作用能的密度矩阵泛函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氢分子色散相互作用密度矩阵泛函

    非线性两能级系统中的Landau-Zener-Coulomb跃迁

    豆福全胡丹孙建安
    16-21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线性跃迁动力学的研究是量子操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原子分子光物理、量子信息以及固体物理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本文研究了具有粒子间相互作用两能级系统中的Landau-Zener-Cou-lomb跃迁动力学.结果 表明,对于能级的斜率正负不同的情况,粒子间相互作用对系统跃迁动力学的影响完全不同.为正时,粒子间相互作用总是抑制能级间的非绝热跃迁,且相互作用强度越大,两能级间的非绝热跃迁越难发生.而为负时,弱相互作用会促进能级间的非绝热跃迁,在强相互作用情况下,跃迁概率会出现振荡.随着相互作用强度的增大,振荡幅度逐渐减小,能级间的非绝热跃迁受到抑制.

    Landau-Zener-Coulomb模型粒子间相互作用非绝热跃迁

    本征缺陷对β-Ga2O3光催化性质影响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张静林李家印张龙杨莲红...
    2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第一性原理杂化泛函研究了本征缺陷(O空位和Ga空位)对于β-Ga2O3的几何结构和电子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构表明:杂化泛函B3LPY能很好的描述β-Ga2O3的几何结构和电子结构,能与实验符合.含O缺陷的形成能在富氧和贫氧下分别为4.04和0.92 eV,优于含Ga缺陷的体系.空位缺陷的出现对于理想Ga2O3的晶格参数影响不显著,只是在O空位体系中,空位附近Ga-O键长有0.1 (A)变化.含空位缺陷的体系的禁带中都有缺陷能级的出现,含Ga和O空位缺陷的Ga2O3的光跃迁能分别为1.93 eV(β自旋)和2.92 eV,有很明显的光吸收的拓展,从理论上解释了Ga2O3作为光催化材料的潜在应用.

    BetaGaO3B3LPY本征缺陷第一性原理光催化

    Cl-在α-Al2O3表面吸附的驰豫方式和溶剂化模型选择

    高新宇祖武杰伍斌董瀚...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模型弛豫方式和隐式溶剂化模型的使用对α-Al2O3(0001)表面初始结构和Cl-在表面吸附行为的影响.结果 表明,在VASPsol方法模拟的水溶液环境下,全弛豫的α-Al2O3 (0001)模型最上侧两个原子层的层间距变化量分别为-66.0%和+7.7%,更接近于实验值的-51%、+16%.Cl-在液相表面上有着更低的吸附能,更容易与表面发生相互作用.相对于全弛豫的方法,固定底层6层原子的方式对α-Al2O3 (0001)的表面结构、Cl-在表面的吸附能、吸附距离以及表面原子bader电荷的变化量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工作将为α-Al2O3 (0001)表面的点蚀研究提供可参照的前期结果和部分参数设置依据.

    第一性原理计算氧化铝膜氯离子吸附

    有机添加剂柠檬酸与乙二胺四乙酸吸附在Mg(0001)表面的计算模拟研究

    王群林小龙孙静肖蔺娟...
    3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镁及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优异的力学相容性,作为新一代理想的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植入人体后,极易腐蚀和降解.本工作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模拟方法研究了有机添加剂柠檬酸与乙二胺四乙酸在Mg(0001)表面的吸附.通过吸附能,分态密度,差分电荷密度及布居电荷分析发现柠檬酸与乙二胺四乙酸在Mg(0001)表面存在强烈的Mg-O"单齿"和O-Mg-O"双齿"共价相互作用,而乙二胺四乙酸平躺于Mg(0001)表面有最强的相互作用.研究结论有望为在有机添加剂改善镁及镁合金生物医用材料的腐蚀及降解方面提供有用的理论指导.

    镁及镁合金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模拟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

    外电场下4-氯-2-三氟甲基噻吩并[3,2-d]嘧啶分子的结构和光谱

    徐任用苏明珠陶亚萍
    4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4-氯-2-三氟甲基噻吩并[3,2-d]嘧啶(4-chloro-2-(trifluoromethyl) thieno[3,2-d] py-rimidine,CTTP)分子具有很高的生物和医学活性,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因此了解外电场下对其结构和光谱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方法和def2-tzvp基组,优化计算了CTTP分子在不同外电场作用下的稳定结构;然后从外电场对其结构、原子电荷分布、前线轨道、静电势、红外和拉曼光谱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 显示:随着外电场强度增加,分子结构和原子电荷分布发生改变,分子极性增强,能隙降低,化学反应活性增强,静电势分布极值点发生了明显改变,红外和拉曼光谱在不同区域内发生振动斯塔克效应,既有蓝移又有红移,峰的强度也出现了复杂的变化.

    4-氯-2-三氟甲基噻吩并[3,2-d]嘧啶外电场结构光谱

    B36团簇组装一维纳米线的密度泛函研究

    刘会霞陈文浩马洁段海明...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系统研究了B36团簇组装一维纳米线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及稳定性.发现两种不同构型的B36团簇组装纳米线静态结构能量相同,且均为动力学稳定结构,但二者电子结构明显不同:分别呈现出半金属和小带隙半导体特征.对两类纳米线的H原子吸附显示:半金属纳米线转变为半导体,而半导体纳米线仍保持为半导体,但带隙明显增大.表明H原子吸附对于B36团簇组装纳米线的电子结构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

    团簇纳米线吸附电子结构密度泛函理论

    Au2Ag和AuAg2团簇对CO催化氧化反应的理论研究

    陈宣陈金立叶影
    60-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Au2Ag和AuAg2团簇催化CO的氧化反应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CO +O2→CO2+O和CO+O→CO2两个氧化反应,文中分别讨论了ER反应机理和LH反应机理,结果发现在CO+O2反应中倾向于LH反应机理,而在CO+O反应中则倾向于ER反应机理.此外,在完整的CO氧化反应中,Au2Ag团簇两个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的势垒都很低,说明其有望成为良好的CO氧化催化剂.

    吸附CO氧化密度泛函理论金银团簇

    含缺陷的二维CuⅠ光电性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宋娟贺腾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本征缺陷时二维CuⅠ的光电特性,分析了能带结构以及复介电函数.本征2D CuⅠ的带隙值为1.56 eV,为直接带隙半导体;Ⅰ和Cu缺陷的引入使2D CuⅠ的带隙值小,Cu缺陷的引入并未改变2D CuⅠ的带隙方式,而I缺陷的引入使2D CuⅠ变为间接带隙半导体.光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本征2D CuⅠ的静介电函数为2.47,Ⅰ缺陷的引入对2D CuⅠ的静介电函数影响较小,但是在Cu缺陷时2D CuⅠ的静介电函数急剧增大.

    密度泛函理论二维CuⅠ结构本征缺陷电子结构光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