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四川大学;四川省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四川大学;四川省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

李家明 赵伊君 陈向荣

双月刊

1000-0364

jamp@scu.edu.cn

028-85405516

610065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该领域内全国唯一的专业性刊物,在整个东南亚也是唯一的。她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其办刊宗旨: 主要反映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 促进这些方面的学术交流, 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其主要内容: 报道国内外原子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理论, 实验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和实验), 发表研究论文, 快报及综合述评等三种类型的中文或英文学术论文. 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 包括: 原子分子结构和光谱, 原子分子碰撞, 电磁场中的原子分子, 生物分子, 团簇的结构、光谱及热力学性质, 原子分子及团簇的反应动力学, 材料表面的团簇和纳米结构, 富勒烯和碳团簇等; 同时还包括凝聚态物理, 激光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光学, 化学物理, 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它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五角石墨烯吸附H2S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孟浩李得生王向岭王军凯...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硫化氢作为一种神经毒物和腐蚀性气体污染物,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并限制工业的发展.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的方法,研究了H2S气体分子在原始五角石墨烯、非金属掺杂及金属掺杂五角石墨烯上的吸附行为.详细计算了H2S气体分子与五角石墨烯之间的吸附构型、吸附能及电荷转移.结果 表明:1)原始五角石墨烯和非金属元素掺杂五角石墨烯与H2S气体分子间仅为微弱的物理吸附,无法直接用于吸附H2S气体;2)Co、Ni、Cu及Ti掺杂的五角石墨烯对H2S气体的吸附作用显著增强.当金属掺杂在sp2C位置时,掺杂五角石墨烯对H2S气体的吸附效果较好,此时的吸附均为化学吸附;3)Co、Ni、Cu及Ti掺杂的五角石墨烯均可作为H2S气体的传感/捕获材料.其中Cu掺杂五角石墨烯吸附H2S气体的效果最好.本文的研究结果对设计开发基于五角石墨烯的H2S气体传感/捕获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

    五角石墨烯第一性原理计算H2S吸附掺杂

    CSR上154 MeV/u C6+离子束分别入射Ti、V、Fe、Ni和Zn靶的X射线辐射

    梅策香张小安周贤明曾利霞...
    80-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电子冷却存储环(CSR)提供的能量为165 MeV/u的高能C6+脉冲束分别与Ti、V、Fe、Ni和Zn靶表面相互作用,测量了各靶辐射的K壳层X射线.结果 表明,实验探测到各靶的Kβ和Kα X射线均向高能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移动.经分析,X射线发生频移是由靶原子外壳层发生多电离引起的.通过计算各靶K壳层X射线的产生截面,发现该截面随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将各靶K-X射线产生截面的实验值分别与两体碰撞近似、平面波恩近似和ECPSSR理论值比较,发现现有理论与实验值存在偏差,要准确描述实验结果需要进一步修正.

    高能脉冲束频移产生截面X射线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洋葱在线原位检测

    孙仲谋陈宇万恩来俞文杰...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是一种分析多元素的光学技术,可用于新鲜蔬菜的快速检测.以洋葱为例,采用LIBS对其含有的元素进行了在线原位检测.用乙酸铅溶液污染洋葱以模拟大气湿沉降的重金属污染现象,并进行重金属Pb元素检测.使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和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ng artificial neutral network,BP-ANN),以洋葱、大蒜、小葱为样品进行区分检测.洋葱光谱中的特征谱线包括Si、Fe、C、Mg、Al、Ca、Ti、Sr、Ba、Na、Li和K等元素,以及N、H、O的谱线和CN分子谱带.不同浓度梯度乙酸铅溶液污染的洋葱样品中都能检测出Pb元素,其相对强度与溶液浓度成比例.此外,PCA的结果表明洋葱、小葱、大蒜的区分效果明显,BP-ANN交叉验证的识别率为89.47%.结果 证明LIBS在对元素进行快速分析时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是检测新鲜蔬菜的有效手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在线原位检测洋葱主成分分析

    辐照损伤对钨晶格热导率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冉玉柱康瑶王旭东姚曼...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钨是最具应用前景的面向等离子体候选材料,但核聚变堆内强烈的辐照环境会使钨的近表面区域产生辐照损伤,进而影响其关键的导热性能.本文构建了包含辐照损伤相关缺陷的晶体钨模型,并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的方法定量研究了这些缺陷对钨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 表明,随中子辐射能量的增加,晶体内部留下的Frenkel缺陷数目增多进而导致钨的晶格热导率降低;间隙原子比空位更易于向晶界偏聚,且钨中的间隙钨原子与空位相比,使晶格热导率下降程度更大.纳米级氦气泡导致晶格热导率的显著降低,气孔率为2.1%时晶格热导率降至完美晶体的约25%.这些不同的缺陷造成不同程度的周围晶格扭曲,增加了声子散射几率,是导致晶格热导率下降的根源.

    晶格热导率辐照损伤分子动力学

    扩展Su-Schrieffer-Heeger模型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相变

    尹传磊朱学峰杨非凡李蓉...
    98-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计算了含有三种跃迁项(最近邻(NN)、次近邻(NNN)、次次近邻(NNNN)跃迁项)的扩展Su-Sehrieffer-Heeger(SSH)模型(模型i)的热力学特性.对仅含有二种跃迁项(NN、NNN跃迁项)的扩展SSH模型(模型ii)、仅含有一种跃迁项(NN跃迁项)的SSH模型(模型iii)也作了类似的计算.在低温下,每个模型都有相变且跃迁项的存在会降低相变温度.由于NNN跃迁项的存在,在极低温条件下,关于热容量与温度比(HCOTR)随温度变化的单调性,模型i与其它两个模型存在差异.在低温下,模型i的HCOTR的单调性,会受NN或NNN或NNNN跃迁项的影响并且NN或NNN跃迁项会影响其相变.

    相变Su-Schrieffer-Heeger模型热容路径积分

    囚禁离子非线性Rabi模型量子场熵演化特性

    鲁恩民王中结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了基于单个囚禁离子与两束激光场相互作用的非线性Rabi模型中的纠缠动力学.利用Von-Neumann熵来表征纠缠度.通过数值模拟,详细讨论了Lamb-Dicke参数对量子场熵的影响.在单光子非线性Rabi模型中,随着Lamb-Dicke参数和初始平均光子数的增加,场熵的平均值并不单调增加.在双光子非线性Rabi模型中,场熵的时间演化是周期性振荡的.随着Lamb-Dicke参数的增加,场熵的周期振荡逐渐消失.对于较小的Lamb-Dicke参数,纠缠和退纠缠周期性地出现.

    量子光学量子纠缠囚禁离子非线性Rabi模型量子场熵

    不同浓度下V掺杂Mg2Si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梁前谢泉王熠欣罗祥燕...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超软赝势平面波方法,分别计算了四种V掺杂模型Mg2-xVxSi(x =0,0.25,0.5,0.75)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并对其能带图、态密度图和光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V掺杂之后会使Mg2Si由其原本的半导体性变为半金属性,在费米能级处出现了杂质能级,态密度图也显示V元素的3d轨道的贡献在费米能级附近占据主导地位,Mg2Si的光学性质随着V元素的掺入也发生了改变.该文为Mg2Si材料在电子器件和光学器件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Mg2SiV掺杂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光学性质

    Pt/GdFeCo/Pt多层膜的磁性和反常霍尔效应研究

    张伟陈翰韬张伶育全志勇...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亚铁磁材料因具有反铁磁排列的子晶格磁矩而表现出诸多丰富的物理性质,在磁信息存储和逻辑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热氧化的硅基片上制备了Pt/GdFeCo(t)/Pt多层膜,系统研究了亚铁磁GdFeCo厚度对多层膜的表面形貌、结构、磁性以及反常霍尔效应(AHE)的影响.结构测试表明薄膜表面粗糙度较小,且GdFeCo层为非晶态;实验中利用GdFeCo层厚度可有效控制Gd元素含量,从而调控GdFeCo趋近反铁磁态特性的磁矩补偿点;通过重金属强自旋轨道耦合效应(SOC)和非晶态亚铁磁薄膜面内压应力,实现了良好垂直各向异性(PMA);进一步阐明了亚铁磁薄膜中磁性和反常霍尔效应的内在产生机制以及磁矩补偿点与温度的内在关系.这些结果为构建新一代低功耗自旋电子器件奠定基础.

    磁控溅射亚铁磁多层膜垂直磁各向异性反常霍尔效应

    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α-Fe晶界能预测

    陈村李六六彭蕾时靖谊...
    126-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预测晶界能以研究α-Fe晶界性质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分子动力学生成的α-Fe对称倾斜晶界的基础上,通过中心对称参数和原予密度信息构造出晶界特征—积累中心对称参数,提出了数据增强和按倾斜角分层抽样的方法,建立了预测晶界能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测试集结果表明,预测晶界能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1.75%,平均每个晶界的预测用时在0.002 s以内.该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鲁棒性,提供了研究晶界的微观结构特征与宏观性能之间关联的途径.

    晶界卷积神经网络中心对称参数晶界能

    Ge,Al掺杂锰硅化合物Mn4Si7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丁璨胡兴高振江丁庆昌...
    135-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本征Mn4Si7以及Ge,Al单掺杂和共掺杂Mn4 Si7的晶体结构,能带结构,态密度以及光学性质进行了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征态Mn4Si7的禁带宽度为0.810 eV,为直接带隙半导体材料,掺杂后晶体结构稍微变化,禁带宽度减小,且共掺杂时禁带宽度最小,电导率最好.Al以及Ge,Al共同掺杂时会产生杂质能级.掺杂后光子能量向低能级方向移动,光电导率,光吸收,反射系数都有所增大,说明掺杂改善了Mn4Si7的光学性质,从而可以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第一性原理Mn4Si7光学性质光伏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