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四川大学;四川省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四川大学;四川省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

李家明 赵伊君 陈向荣

双月刊

1000-0364

jamp@scu.edu.cn

028-85405516

610065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该领域内全国唯一的专业性刊物,在整个东南亚也是唯一的。她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其办刊宗旨: 主要反映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 促进这些方面的学术交流, 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其主要内容: 报道国内外原子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理论, 实验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和实验), 发表研究论文, 快报及综合述评等三种类型的中文或英文学术论文. 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 包括: 原子分子结构和光谱, 原子分子碰撞, 电磁场中的原子分子, 生物分子, 团簇的结构、光谱及热力学性质, 原子分子及团簇的反应动力学, 材料表面的团簇和纳米结构, 富勒烯和碳团簇等; 同时还包括凝聚态物理, 激光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光学, 化学物理, 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它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激发态下甘氨酸与水分子间氢键性质研究

    刘启帆布玛丽亚·阿布力米提向梅安桓...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生物体中氨基酸通常以水作为溶剂,是形成细胞的重要成分.在该环境下,分子间氢键的产生会对氨基酸分子与水分子的结构和性质产生影响.为了研究其在基态和激发态下的性质,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D-DFT)对甘氨酸分子和H2O分子在基态和激发态下的分子间氢键的静电势、键长、自然键轨道(NBO)电荷、分子中的原子理论(AIM)分析、Wiberg键级b、红外(IR)光谱、空穴-电子轨道和基态与激发态之间的电子转移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分子间氢键的形成会导致分子结构的改变和红外光谱振动频率的移动.在激发态下,分子间氢键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或减弱.该计算结果为氢键的形成和激发态下分子间氢键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甘氨酸氢键激发态光谱TD-DFT

    单原子Al修饰空位缺陷V2 C(MXene)对H2气体表面吸附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龚安稳胡梦晗曹宇刘莹...
    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对含空位缺陷的V2C(MXene)在不同位点修饰单原子Al的相关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研究表明,几何优化后得到含空位缺陷的V2C稳定结构表面能为-3075.53 J/m2,单原子Al修饰本征V2C单原子的吸附能为1.5511eV、单原子Al修饰空位缺陷V2C的吸附能为-2.0763 eV,这表明含空位缺陷的V2C,由于单原子Al的修饰可以明显改善晶体结构稳定性.进一步从态密度、分波态密度、吸氢能力研究发现,各体系态密度和分波态密度均出现分波越过费米能级的现象,表现出较强的金属性;V2C吸附H2气体分子吸附能为-7.5867 eV,而空位缺陷V2C和单原子Al修饰空位缺陷V2C两个体系对H2气体分子的吸附能仅为-0.9851 eV、-2.7130 eV,均未能进一步改善V2C对H2气体分子的吸附性能,这对于储氢材料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MXeneV2C空位缺陷单原子Al吸附第一性原理

    稀土X(X=La、Ce、Pr、Nd)修饰单层h-MoS2的NO气敏性

    薛丽丽高静赵丽瑾王芳...
    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h-MoS2对NO的气敏性,采用第一性原理研究了 X(X=La、Ce、Pr和Nd)对h-MoS2的稳定性、吸附特性、功函数和伏安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X(X=La、Ce、Pr和Nd)取代Mo原子后得到的形成能均为负,说明掺杂体系容易形成且稳定存在.同时X掺杂后的h-MoS2布居数相比于未掺杂前的大,也说明掺杂有利于体系稳定.NO吸附在La、Ce原子顶部位置的吸附能为-1.215 eV、-1.225 eV,吸附距离分别为2.475 Å、2.854 Å,具有明显的化学吸附特征.同时Hirshfeld转移电荷分别为0.213e和0.325 e,具有明显的受体特征,提高了气敏性.La和Ce掺杂后能明显改变功函数的大小,也说明La和Ce能提高h-MoS2对NO的气敏性.施加电场后能有效提高Pr掺杂体系的吸附强度,增大Hirshfeld转移电荷,对功函数的改变最大,所以电场对Pr掺杂体系的影响非常明显.通过分析掺杂体系的伏安特性曲线,La、Ce两掺杂体系的电流分别由0增大到5.3 μA和4.8 μA,而Pr、Nd两掺杂体系的电流分别由0增大到2.2 μA和1.2 μA,所以La、Ce掺杂对于体系敏感性的影响比较明显.

    单层h-MoS2第一性原理气敏性吸附能功函数

    基于第一性原理计算Ca掺杂MoS2对焊接气体的吸附性能

    吴浩伟李海侠刘钧张巍钟...
    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焊接的过程中会产生焊接废气例如CO、NO2和CH4,这些气体会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威胁,为解决这种废气吸附的需求,此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搭建了 Ca掺杂MoS2的模型,用Dmo13模块研究掺杂后的电子结构,并计算了 Ca-MoS2吸附CO、CH4和NO2三种气体的态密度、电荷转移、吸附能、电子密度差等参数.结果表明Ca-MoS2对于CH4是一种物理吸附,主要是范德华力作用,而Ca-MoS2吸附CO和NO2是一种化学吸附,存在较强的吸附能力.此类掺杂有望制成新的气敏传感器等有益结果,该工作具有一定意义.

    第一性原理焊接废气Ca掺杂MoS2吸附性能

    水合作用与pH调控聚电解质刷的构象转变

    李康睿马奭文王利云赵新军...
    33-40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们基于Flory-Huggins理论,建立理论模型研究水合作用与pH调控聚电解质刷的构象转变.理论模型考虑聚电解质链与水分子间的作用(聚电解质链的水合作用)、体系中的静电作用.研究发现,随着水合作用的改变,聚电解质刷出现由溶胀到塌缩的构象转变.由此表明了水合作用可在很大程度调节聚电解质刷的相变.通过分析pH的调控效应我们还发现,在碱性环境中(pH=8),聚电解质链单体的解离度增大,静电排斥会使得聚电解质刷溶胀.由此表明,聚电解质刷内水合作用与静电效应的耦合,将会共同决定聚电解质刷的构象转变特性.理论结果深刻揭示了水合作用的改变,会使得聚电解质刷体系发生相变,pH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其相变特性.

    水合作用pH聚电解质刷构象转变

    硫醚与2-甲基-1,5-己二烯反应的机理研究

    李青益石云刘国魁冷霞...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硫醚与2-甲基-1,5-己二烯的反应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探究.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历程主要包含活性物种的生成、2-甲基-1,5-己二烯的插入、另一分子的硫醚的碳氢键活化三部分.在2-甲基-1,5-己二烯插入步骤中,发现其采用6-5-re-插入时需要克服的活化能垒最低,反应时更为占优,在进行烯烃分子内碳碳双键插入完成闭环反应时相对比较容易.通过能量对比探明硫醚的C-H键活化需要克服的能垒最高,为该反应的速控步.

    稀土金属配合物碳氢键活化密度泛函理论

    磺胺甲恶唑的振动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吕少岩张静于倩刘春...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是一种磺胺类广谱抗生素.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的B3LYP方法,在B3LYP/6-311++G(d,p)基组水平上对SMX初始构型进行结构优化,得出该分子最稳定结构构型.同时,给出了 SMX的键长、键角和二面角等空间结构参数值,确定该分子空间构型为非平面结构.相同基组水平下进行频率计算,通过频率校正因子0.9630修正并绘制了 SMX分子的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图.发现光谱谱段主要分布在3600-2800 cm-1和1700-300 cm-1频率段,并且理论计算值和实验测定值有较好吻合,表明DFT计算方法是可取和可信的.借助GaussView 6.0软件和计算得到的势能分布结果对频率范围内每一个振动模式进行了指认归属.此外,采用Multiwfn和VMD程序计算并分析SMX分子的静电势和前线分子轨道,预测了该分子的反应活性位点.该结果为SMX分子的振动光谱检测提供基础数据,为其结构鉴定提供技术参考.

    磺胺甲恶唑振动光谱密度泛函理论静电势前线分子轨道

    C2+(X4Σg-,14Σu+)离子体系解析势能函数、光谱常数和振动能级研究

    陈治础岳现房孟凡华满忠晓...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多参考组态相互作用(MRCI)方法,结合aug-cc-pV6Z(AV6Z)基组,计算了 C2+(X4Σg-,14Σu+)的势能曲线,计算过程中考虑了 Davidson修正和相对论效应,并将结果外推至完备基组(CBS)的极限.基于得到的单点能量,用最小二乘法方法进行了 Murrell-Sorbie函数拟合,得到了势能函数解析式(APEF).基于APEF,计算了C2+(X4Σg-,14Σu+)离子体系的离解能D,,平衡核间距Re,光谱常数ωe,ωe xe,Be,αe,结果与实验和其他理论计算值符合较好.通过求解双原子分子核运动的Schrödinger方程,得到了C2+(X4Σg-,14Σu+)在j=0时的振动能级.分别计算了每个振动态的惯性转动常数Bv及6个离心畸变常数Dv,Hv,Lv,Nv,Ov,画出了振动能级图像.该工作可以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数据参考.

    解析势能函数光谱常数振动能级

    混合润湿性柱状纳米结构对铜板上纳米氩膜沸腾传热的影响

    刘峰瑞陈占秀李源华
    60-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混合润湿性对固/液相互作用有显著影响,因此对提高相变过程中的传热速率有积极作用.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柱状纳米结构表面混合润湿性对池沸腾传热的影响.分析了混合润湿性和纳米结构柱高对液体起始沸腾时间和温度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疏水比例和柱高会影响爆沸的起始温度和时间.与纯亲水壁相比,增加疏水比改变了固液界面性质,可以降低沸腾温度,更容易突破势能壁垒,使液体起始沸腾时间提前,并且随着疏水比的增加,不同柱高下的沸腾温度降低;当疏水比相同时,增加柱高扩大了混合润湿性的影响,也能降低沸腾起始温度并使液体起始沸腾时间提前.这为设计微纳粗糙结构和混合润湿表面以强化沸腾传热提供了思路.

    沸腾相变混合润湿性纳米结构传热系数分子动力学模拟

    硼磷烯量子点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王乃晔陈桥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紧束缚近似方法对锯齿状六边形硼磷烯量子点在平面电场和垂直磁场调控下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硼磷烯量子点作为直接带隙半导体,在无外加电场和磁场作用时,能隙不随尺寸的改变而变化.在平面电场调控下,能隙随电场强度的增加逐渐减小直至消失,平面电场方向几乎不会对硼磷烯量子点体系产生影响,且随量子点尺寸的增大,能隙消失所需电场强度逐渐减小.在垂直磁场调控下,表现为体态的能级在磁场作用下形成朗道能级,而能隙边缘处的朗道能级近似为一个平带,不随磁通量的改变而变化,态密度主要分布于朗道能级处.另外,垂直磁场作用下的光吸收主要是由朗道能级之间的跃迁引起的.

    硼磷烯量子点紧束缚近似方法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电场和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