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四川大学;四川省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四川大学;四川省物理学会;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

李家明 赵伊君 陈向荣

双月刊

1000-0364

jamp@scu.edu.cn

028-85405516

610065

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Physic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是该领域内全国唯一的专业性刊物,在整个东南亚也是唯一的。她是中国物理学会原子与分子物理专业委员会,四川省物理学会和四川大学联合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其办刊宗旨: 主要反映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及其应用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 促进这些方面的学术交流, 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其主要内容: 报道国内外原子分子物理及其交叉学科领域的理论, 实验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理论和实验), 发表研究论文, 快报及综合述评等三种类型的中文或英文学术论文. 所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 包括: 原子分子结构和光谱, 原子分子碰撞, 电磁场中的原子分子, 生物分子, 团簇的结构、光谱及热力学性质, 原子分子及团簇的反应动力学, 材料表面的团簇和纳米结构, 富勒烯和碳团簇等; 同时还包括凝聚态物理, 激光物理, 等离子体物理, 光学, 化学物理, 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它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进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表面共振圆环结构对Si纳米线热传导的调控

    孙博熊世云张定波曹增强...
    77-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声子的波动性,在纳米线表面引入共振结构,可以有效阻碍声子输运.为进一步优化共振结构,本文基于平衡态分子动力学(EMD)方法,研究表面共振圆环结构的高度和宽度对Si纳米线热输运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共振圆环高度的增加,Si纳米线的热导率逐渐减小,最大减幅可达61.9%.当高度达到2nm以后,热导率基本不再变化.共振圆环宽度则对热导率的影响较小.声子色散关系中出现的平带,证实了共振圆环引起的声子共振效应;最低共振频率的变化说明了共振圆环中的声子波长决定了共振圆环高度对纳米线热导率的最大影响程度.研究进一步发现,随着共振圆环高度的增加,声学支声子对热导率贡献的比重变小.本文研究结果对高效热电材料和隔热材料的微纳结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Si纳米线热输运分子动力学声子共振效应

    Con Ptm(n+m≤7)团簇吸附CO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周庭艳张仁丽杨昆黄海深...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的广义梯度近似方法,计算了 CO与双金属团簇ConPtm(n+m≤7)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当n+m≤5时,CO更易于在Co原子的顶部成键.当5≤n+m≤7时,CO则更易在Pt原子的顶位成键.n+m的值一定时,m的值越大CO越倾向于与Pt原子成键.磁性分析表明,n+m的值一定时,Co原子数越大,磁矩越大,而Pt原子数越大,CO分子的吸附能越大.CO的吸附能在1.61 eV到3.01 eV之间,其中Pt6·CO团簇的吸附能最大.

    磁性吸附能密度泛函理论

    金基纳米管Aun Si12(n=25-60)的奇异结构与电磁特性预测

    陈朝华艾丽娜谢尊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用相对论效应的密度泛函理论,系统研究了一系列稳定的中空类管状AunSi12(n=25,30,35,40,45,50,55,60)团簇.AunSi12可以通过在不同长度的单壁Au纳米管(5,5)的两端戴帽由二十面体Au20Si12平分的两个相同半球构建而成.计算结果显示,Si原子的掺杂使得AunSi12的结构变得更加紧密且加强了相应的类管状Au团簇的稳定性.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之间的能隙值在0.041 eV至0.138 eV区间,表明AunSi12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电子结构分析显示,Si原子和Au原子之间的p-d轨道杂化在形成和维持AunSi12的类管状结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Hirshfeld电荷分析显示,电荷从Au原子转移到Si原子上,AunSi12(n=25,35,45,55)的总磁矩是1μB,AunSi12(n=30,50,60)的总磁矩是2 μB,而Au40Si12是非磁性的.上述特征暗示具有磁性且中空的金基纳米管Au1nSi12可能在催化材料和微电子工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密度泛函理论金纳米管电子结构磁特性

    石墨烯吸附Al2Cl6分子的第一性原理与Monte Carlo研究

    苗中正
    97-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第一性原理与蒙特卡罗方法研究Al2Cl6气体分子在石墨烯表面的吸附性能与光电性质,结果表明:(1)石墨烯对Al2Cl6气体分子具有较强的物理吸附作用,两个Al原子的连线与石墨烯平面近乎平行且两个Al原子处于紧靠顶位的桥位位置时最稳定;(2)温度升高不利于Al2Cl6气体分子吸附并存在阶跃式降低,气体逸度增加有利于吸附并存在阶跃式升高,Al2Cl6气体分子插入石墨/双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宜将温度维持在AlCl3沸点附近,并增加气体的压力;(3)Al2Cl6的吸附对石墨烯的电子结构进行了调控,但没有明显改变石墨烯费米能级附近的态密度以及"赝能隙";(4)Al2Cl6的吸附对体系光学参数的影响十分明显,静态介电常数提高近5倍,使体系屏蔽效应有较大增强,在长波波段的吸收性能、反射性能及光电导也有了明显提升.

    AlCl3-石墨/石墨烯插层化合物金属氯化物吸附密度泛函理论蒙特卡罗光电性能

    基于三维离散元方法研究热点的位置和温度对奥克托今颗粒点火燃烧的影响

    白志鑫甘云丹蒋城露赵锋...
    105-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炸药的点火燃烧特性与炸药的安全和使用密切相关,其一直是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普遍认为,凝聚炸药起爆的关键是热点.基于此,本文采用三维离散元方法,以奥克托今(HMX)颗粒为研究对象,探究了 HMX颗粒中不同位置和初始温度的热点对其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热点的不同初始温度和位置都会对HMX炸药颗粒的燃烧特性造成影响.由于处于炸药内部分散位置的热点表面积较大,其相比集中的热点更有利于HMX炸药颗粒的起爆.并且研究发现,并不是热点的温度越高越有利于炸药的起爆,这也取决于炸药颗粒的含量.本文的研究工作对炸药的实验研究以及军事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三维离散元HMX热点初始温度

    后退火时间对磁控溅射制备β-Ga2O3薄膜材料的影响

    杨赉高灿灿杨发顺马奎...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第三代半导体β-Ga2O3因其优异的性质在近年来备受国内外的关注,而获得质量较好的β-Ga2 O3薄膜也就成了其广泛应用的关键.本文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以C面蓝宝石(Al2O3)为衬底制备β-Ga2O3薄膜,并研究后退火工艺中退火时间对制得的β-Ga2O3薄膜材料的影响.XRD和AFM表征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薄膜的衍射峰强度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特性,半峰宽为先增大后减小,而晶粒尺寸与半峰宽相反;薄膜表面粗糙程度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另外,利用积分球式分光光度计测试了薄膜的光学特性,结果表明薄膜的吸收光谱存在两个吸收峰值,分别位于250 nm和300 nm附近处,在深紫外区域有较好的吸收特性.

    β-Ga2O3薄膜射频磁控溅射退火时间衍射峰强度光学特性

    少周期飞秒脉冲在氩晶体中高次谐波产生的最优控制

    于振江王锋庞素娜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第一性原理的含时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研究了少周期高强度飞秒脉冲驱动氩晶体固体产生孤立阿秒脉冲的脉宽、强度随驱动脉冲波形、偏振方向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1)固体产生的孤立阿秒脉冲对驱动脉冲波形和偏振十分敏感;2)在最优的驱动脉冲波形和偏振情况下,固体产生的孤立阿秒脉冲的宽度与原子气相比没有明显增大的同时,其强度比原子气产生的强度大了接近4倍.结果对固体孤立阿秒脉冲产生及其调控的探索是有帮助的.

    阿秒光脉冲氩晶体极化方向

    克尔介质中皮秒亮孤子多光子J-C模型粒子数反转特性

    刘王云孙小斌张玉虹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全量子理论研究了克尔介质中皮秒孤子光场与二能级原子多光子相互作用系统中粒子数反转随时间的变化特性,用MATLAB软件编程模拟并讨论了初始平均光子数、克尔介质与场模非线性相互作用强弱、孤子光场与原子耦合强度及相互作用过程中跃迁光子数目对粒子数反转的影响.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初始平均光子数越大、克尔介质与场模的非线性相互作用越强、孤子光场与原子耦合强度越小或相互作用过程中跃迁光子数目越多,粒子数反转崩坍与恢复的振荡幅度越小、平均值越大.

    粒子数反转皮秒亮基孤子态克尔介质多光子J-C模型

    LaPO4和ScPO4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张苗熊明姚文杜林苏欣...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赝势方法,对LaPO4和ScPO4的能带结构、电子态密度及光学性质进行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LaPO4的禁带宽度为5.646 eV,ScPO4的禁带宽度为4.531 eV.LaPO4晶体价带顶主要由P-3s、P-3p及O-2p态贡献,导带底主要是由La-5d态贡献;ScPO4晶体价带顶主要由P-3s、P-3p及O-2p态贡献,导带顶主要是由Sc-3d态贡献.就光学性质而言,Sc-PO4的 静介电常数是2.03,比LaPO4(1.92)的静介电常数大,体系极化能力较好.

    LaPO4晶体ScPO4晶体电子结构光学性质第一性原理

    Ti掺杂对高熵合金FeCrVMoTix(x=0-1)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强张虎胡正权杨颖...
    136-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 Ti对高熵合金FeCrVMoTix结构、弹性和塑性的影响.分别用混合焓、原子尺寸差、价电子浓度、相对熵效应和结合能评价FeCrVMoTix结构的稳定性,研究发现BCC型的FeCrV-MoTix在x=0.0-0.9范围内都是结构稳定的.另外,弹性和塑性的计算发现,块体模量随Ti的增加而线性减小.剪切模量和杨氏模量首先随x的增加而变大,然后达到最大值,最后随x的进一步增加而快速减小.Ti的掺杂有助于提高FeCrVMoTix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其中FeCrVMoTi0.57的拉伸性能最好.热力学的计算表明压强能够抑制FeCrVMoTio.57的体膨胀系数,并增强其德拜温度.

    第一性原理高熵合金FeCrVMo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