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备制造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备制造技术
装备制造技术

廖小平

月刊

1672-545X

zbzzjs@163.com

0771-5600590,3233943,13077758555

530023

广西省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装备制造技术/Jour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以中共十六大阐述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精神为指导思想,秉持促进装备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服务的宗旨,刊载具有创新性、导向性、实用性、探索性和交流研究价值的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内容的文稿,还将以较大篇幅发布装备制造业科进步成果和企业介绍等信息,刊登相关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光伏板除尘维护下的高速公路微电网容量规划

    涂昊杨袆潘付婷
    112-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客流量的增加和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服务区用电量不断增长.因此,研究高速公路服务区微电网规划设计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建立了一个光伏-储能微电网模型,并考虑到光伏电池板的除尘维护问题,以系统总投资和运行成本最小化以及微电网电量自洽率最大化为目标,采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 Ⅱ)来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根据光伏板除尘与维护成本、光伏板功率损失与积尘清洗周期之间的关系进行优化分析,得出 545 W容量的光伏板最佳清洗周期为 21 天.通过应用遗传算法求解光伏板除尘维护优化模型,在系统年度综合成本中,光伏板除尘成本占比在 5%~10%之间.基于NSGA Ⅱ算法获得均匀分布且范围广泛的Pareto最优解边界,在实现 40%、60%和 80%电量自洽率时给出了微网中光伏-储能容量的最佳结果.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利用高速公路上可开发的分布式光伏资源提升能源自洽水平,还可以提高高速公路服务区微电网系统可靠性,为高速公路服务区微网建设示范工程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光伏微电网容量规划光伏板除尘高速公路

    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系统的应用及建议

    邓良任刘崇山覃绪荣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接触网接地操作方式存在的漏挂、误挂、漏拆等安全隐患问题,地铁运营公司利用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系统来改进传统接触网接地操作方式.该系统基于集中管理、分层布置设计原则,借助网络通信实现中央监控主站、站级监控子站对现场设备操作与监控,接地操作时间从 60 min缩短到 5 min以内,有效提升接触网接地操作安全性、可靠性及操作效率,但是当前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系统在组网方式、系统可靠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对南宁地铁 3 号线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系统组成、功能及应用效果统计分析基础下,提出了接触网可视化接地系统接入PSCADA系统集成的方案和可视化接地装置智能运维管理的建议.通过系统集成方式,降低系统和设备数量,减少系统操作时间.通过自动化检测、在线 3D成像、智能感应设备及声谱诊断等技术采集可视化接地装置运行数据,并运用大数据分析,及时掌握系统状态,得出维护检修指导意见,提升可视化接地装置智能运维管理水平,对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可视化接地系统的实施和技术升级具有参考和借鉴价值.

    接触网可视化接地装置应用组网PSCADA智能运维

    电气改装测试线束敷设与飞机一体化设计的研究及实践

    邹勇
    118-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飞机具有系统组成复杂、科研试飞和表明符合性试飞的试验点覆盖面大、监控参数繁多、局部空间限制等特点,这些都对测试改装线束的安装设计提出了极高要求,使其成为原型验证机试飞技术中的重要设计环节.在原型验证机试飞设计中,需对测试改装线束重点考虑.这是因为在适航取证中,会在飞机上加装各种用电试验设备,如果不能对测试改装线束予以有效地规划与管控,将可能会为后续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文章主要介绍测试改装设计与飞机设计一体化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及解决思路,结合实践设计经验,对一体化设计中采取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总结.

    飞机加改装电气测试改装线束飞行试验

    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变频器增益自动控制技术

    刘晓燕张仁光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变频器增益自动控制对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要求较高.由于风力发电的环境和气象条件的不确定性,增益自动控制系统需要能够适应各种工作条件,并保持稳定和可靠的运行,这对控制算法和参数调整提出了挑战.为此,提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变频器增益自动控制技术.分析全功率变频器原理和结构,增强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变频器增益控制效率.设计一个判别器,在输出模块中,将特征映射到指定维度的特征向量空间中,通过度量学习计算二者之间的相似程度,判断风力发电机组功率是否发生波动.采用免疫PID算法对增益自动控制.结果表明:研究方法能够有效控制风力发电机的功率波动,方法应用后功率的幅值始终处于±0.5 kW范围内.

    风力发电机组全功率变频器增益自动控制免疫PID算法

    防卡死焊接工装的设计和应用

    吴亚姣
    125-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工程机械制造中,对于以箱体型或框架型且对内开档有尺寸要求的结构件产品,由于焊后收缩、变形等因素,产品在工装上拼装点焊完成后无法顺利取出,强行取出容易对工件和工装造成损伤且达不到产品尺寸要求.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出一种防卡死焊接工装,工装上设计有转块、定位板、转动销和定位销,定位板安装在转块上,转块通过转动销进行转动,定位板与转块的下端面垂直.定位时,转块的下端面落于定位销上端,转动销的中心与定位销的上端高度保持一致,拼焊完成后工件向上取出时,摩擦力带动转块以转动销为中心跟随产品向上转动,定位板的最下端正好是转动的切点,从而避免卡死现象的发生.本设计对挖掘机大臂焊件以及装载机后车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防卡死焊接工装在箱体型、框架型结构件产品上,能有效防止焊后收缩等因素导致的产品与工装卡死,而且产品的尺寸达到图纸要求.证明了防卡死焊接工装设计研究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防卡死焊接工装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

    防卡死焊接工装

    防风抗滑夹轨器在地铁施工门式起重机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华新安
    128-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地下施工空间相对狭小,起重机的体量心尽可能小才方便操作.为最大限度保障地铁施工门式起重机在应用阶段的稳定性,提出防风抗滑夹轨器在地铁施工门式起重机中的应用技术研究,通过性能测试的方式,分析验证应用效果.结合实际的应用需求,从性能角度对防风抗滑夹轨器进行选型,完成优化改造,最后对其具体安装应用方式进行优化设计,以确保防风抗滑夹轨器的性能得到充分体现.在测试结果中,应用防风抗滑夹轨器的地铁施工门式起重机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施工要求.

    防风抗滑夹轨器地铁施工门式起重机应用技术应用需求性能角度安装方式应用方式稳定施工要求

    登高车操控结构及电控系统优化研究

    李良
    13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登高车作为现代重工制造企业、建筑、维护和救援等特定领域不可或缺的设备,其安全性、灵活性和效率至关重要.登高车作为高空作业的关键设备,其操控结构和电控系统的优化至关重要.本研究以 38 米登高车为例,通过系统工程原理确定了优化目标和设计变量,采用模型预测控制(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和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技术对其进行综合优化设计.该研究成功提升了登高车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降低了操作复杂性和系统故障率,显著提高了作业性能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方法能有效拟合操控结构和电控系统之间的关系,获取最优结构参数和控制策略.这不仅促进了相关领域的技术进步和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

    登高车操控结构电控系统优化设计

    散货码头桥式抓斗卸船机自动化改造

    孙小婷王儒超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桥式抓斗卸船机因其卸船效率高、故障率低等特点成为国内散货码头的主要卸船设备,目前在散货码头大多数卸船机作业都是司机进行人工操作,司机操作的熟练度直接影响卸船效率及设备使用安全性能.现随着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卸船机自动驾驶系统步入实践.对卸船机实施技术改造,在保持原操作系统不变的情况下,加挂一整套智能全自动控制系统(包括高精度雷达、智能检测终端等软硬件系统),同时,在地面中控室建立远程控制中心,卸船机上无需配备司机,中控只需 1 名值班员通过在人机界面设置任务参数,下达卸船指令,系统通过雷达自动扫描建立船舱和料堆分布三维动态数据库,依靠智能算法,自动控制抓斗卸船机起升、开闭,小车、大车机构运行抓斗卸船机无人驾驶系统投用后,使司机脱离驾驶室的同时还可在远程进行必要的操作,不仅极大地降低了卸船机司机的劳动强度,还提高了卸船的安全性.同时,该系统可自动计算最佳抓取点和最优抓取路径,有效避免煤料撒落的情况,从而减轻了码头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散货码头卸船机自动化数据交互

    基于EMD与神经网络的船舶机械设备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王飞跃
    138-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船舶机械设备轴承故障诊断结果准确性较低的问题,提出基于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与神经网络的船舶机械设备轴承故障诊断方法研究.首先,采集轴承振动信号,并对其作出预处理.其次,利用EMD方法原理,将复杂的轴承振动信号分解成多个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分量,构建轴承故障特征向量.在此基础上,建立特征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基于模型的迭代训练,诊断轴承故障的具体位置和类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诊断方法应用后,轴承故障错误诊断数量较少,诊断准确度均达到 98%以上,有较高的性能和准确性.

    EMD神经网络船舶机械设备轴承故障诊断

    天一电厂进水口事故快速闸门液压系统改造

    陈宇
    141-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天一电厂四台机组分别设有四扇进水口事故快速闸门,四扇进水口事故快速闸门启闭机共用一套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闸门启闭机共用一套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的运行方式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当闸门启闭机液压系统公用设备或电气控制系统公用设备出现故障退出运行进入检修,会导致全厂所有机组全部被迫停机、全厂对外停止供电.本次改造是将现在的四扇进水口事故快速闸门启闭机共用一套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改为每扇闸门独立的一套液压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即"一门一机"式.

    天一电厂进水口液压系统事故快速闸门共用一门一机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