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装备制造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装备制造技术
装备制造技术

廖小平

月刊

1672-545X

zbzzjs@163.com

0771-5600590,3233943,13077758555

530023

广西省南宁市大学路100号广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装备制造技术/Journal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本刊以中共十六大阐述的“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精神为指导思想,秉持促进装备制造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为振兴装备制造业服务的宗旨,刊载具有创新性、导向性、实用性、探索性和交流研究价值的技术及管理等方面内容的文稿,还将以较大篇幅发布装备制造业科进步成果和企业介绍等信息,刊登相关广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轮缘密封单级全环模型的数值研究

    程舒娴
    51-5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气轮机轮缘密封处燃气入侵量主要受主流压力场和盘腔内流动结构的影响.与以往使用的单通道简化模型相比,全环模型的数值计算可以更准确地预测主流压力分布.该文通过数值求解三维Unsteady Reynods-Averaged Navier-Stokes(URANS)方程组和k-ω SST紊流模型的方法研究了三种不同质量流量比下单级全环轮缘密封模型的流动特性和封严性能.数值结果表明,随着冷气量的增加盘腔封严效率不断增大,当冷气质量流量比MFR=1%时,盘腔达到封严;盘腔内封严效率周向波动剧烈,不存在稳定的周期性变化,随着冷气量的增加,封严效率周向波动减小;盘腔内压力受主流压力场影响呈周期性变化,呈现出45个小高压区(与动叶数相同),以及15个大高压区(与动静叶数的最大公约数相同),盘腔底部压力波动小于盘腔顶部.

    涡轮轮缘密封燃气入侵数值模拟

    一种DHT耦合器的EOL测试方法

    李昌炎郑华冰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一种车辆自动化电子设备测试验证为例,设计一种简易快速的DHT耦合器测试台架,通过在Windows操作系统下利用CANape工具自主开发应用程序和上位机,与MCU和DHT耦合器进行信息交互,实现DHT耦合器的一键式测试验证.DHT耦合器测试工况的制定及上位机软件的设计开发,包括上位机界面、测试项目和变量信息的设计编程,通过模拟整车的动力特性,制定DHT总成的测试内容及测试工况,再利用PC机及CANape软件,通过自主开发上位机脚本工具,使用CAN总线和CAN通讯,通过CANape将CAN指令控制DHT双电机和电子耦合器工作,使DHT耦合器按照指定工况运行,最终由CANape软件完成数据待测和数据采集.这种DHT耦合器的测试试验台能够完成DHT工装样机阶段的临时EOL校验需求,开发周期仅需要一周时间,单台测试约10 min即可完成测试,在每次测试结束后工具都自动生成测试报告,方便产品管理和故障追溯,对故障总成能够灵活设置故障复现的工况.该方法已经应用到DHT耦合器OTS小批量的生产验证环节,立足实际需求,将标定、测试、观察记录过程使用IT技术结合起来,实现了自动化解决方案,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EOL测试C软件编程CANape脚本DHT耦合器

    基于激光测距原理改善汽车起重机力矩限制器的测距方法

    劳淞玉宏辉
    57-5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综合分析汽车起重机力矩限制器的工作原理和长度传感器,特别是拉绳传感器误差问题的基础上,从激光测距原理的臂长测量方法、臂长测量算法以及数据处理算法这几个方面分析激光测距优势,根据激光测距可以实时测量两点之间的吊臂长度从而获取基本参数,提出使用激光测距传感器替代长度传感器的原理和方法,并构建吊臂变形时的有效臂长的数学模型,提供一种可推算的方法替代传统的经验补偿形式,准确判断汽车起重机的起重安全状况.基于激光测距原理改善汽车起重机力矩限制器的测距方法是通过初始标定降低平行度误差,可以避免变形带来的误差,更适用于起重环境.使用激光测距传感器替代长度传感器具有改善测距误差的效果.基于激光测距原理替代长度传感器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有效提升起重机的综合性能指标.

    起重机力矩限制器激光测距

    一种适用于金属锂带的改进型浮动辊张力控制方法

    齐大志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锂因其特殊的物理性质,锂带具有极小的抗拉强度,锂带生产后进行收卷时极易因张力过大产生断带、拉伸纹路等问题,也容易因张力过小导致收卷不整齐、甚至脱卷等情况.传统的张力控制方法应用于锂带收卷时,往往存在张力波动大的缺陷,严重影响成品率.为了改善这一问题,该文在深入分析控制收卷电机力矩、重力辊张力、气缸浮动辊张力三种现有张力控制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型的浮动辊张力控制方法,并设计了与这一改进型方法相匹配的机械结构.改进型的浮动辊张力控制方法显著减少了张力波动,并实现了对张力波动范围的有效控制,尤其适用于金属锂带等低张力材料的收卷.与改进型浮动辊张力控制方法相匹配的机械结构,其核心在于利用力矩电机精确输出力矩,从而实现对带材张力的精细调节.这种设计不仅便于电气控制,而且能够通过调整力矩电机的电压迅速改变输出力矩,实现带材张力的快速响应.浮动辊张力控制方法及其控制机构,为金属锂带等低张力材料的收卷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其应用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良品率,从而提升整体的产品质量.

    锂带张力浮动辊张力控制机构

    Romax刚柔模型对风电齿轮箱行星轮轴承寿命的影响

    王成瑞
    63-64,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外的工程实践表明,在风机齿轮箱的所有零部件中,行星轮轴承是最薄弱的一环.因此,对轴承进行正确分析计算是保证齿轮箱可靠性的重要手段.该文通过Romax强大的齿轮箱轴承分析功能,利用经典的切片分析方法,考虑轴承内外圈的倾斜,滚子凸度等因素,分别建立刚性与柔性的风电齿轮箱行星轮轴承模型,比较轴承的ISO 281及ISO/TS 16281寿命及接触应力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柔性模型比刚性模型的轴承载荷更大,且柔性模型上下风向轴承具有更大的偏载.从单列的最大滚子载荷与应力结果中可以看到,柔性模型改变了列间的受力分布,柔性模型比刚性模型的最大滚子应力大,柔性模型的内外圈出现了更大的倾斜.滚子的承载区刚性模型位于滚子中间位置,而柔性模型向滚子端部偏移.在轴承寿命的结果对比中,柔性模型的最低寿命也仅相当于刚性模型的1/2.相比刚性模型,柔性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但是齿轮箱开发前期刚性模型的计算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

    风电齿轮箱行星轮轴承ROMAX软件

    基于激光跟踪仪的移动机器人精度测试

    漆亮杨逸飞黄阳
    65-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导航精度是移动机器人产品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怎样高效、准确地测量出移动机器人的运动位置精度是性能检测面临的一个问题.该文在分析国标GB-T 40327-2021"轮式移动机器人导引运动性能测试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激光跟踪仪测量移动机器人的运动位置精度.设计一个能够适用于大部分移动机器人运动的"8"字形运动布局方案,在一个循环过程中尽可能多的检测出移动机器人的运动路径.在具体实施时,移动机器人上面放置两个靶标,通过激光跟踪仪来捕捉运动过程中的实时位置,之后将实时捕捉到的两个位置参数取中心点,按照统计学的方差和标准差公式与理论点的数据进行比较,进一步得出单次测试数据和整个测试数据集与理论点数据的离散程度,从而确定了移动机器人的运动位置精度.其中因为一次测试就能够同时收集两个点的数据,对于偏离角度的测量和分析变得更加方便和直接.通过试验表明,搭建的激光跟踪仪测试系统能够高效、准确的完成移动机器人的运动位置精度测量,实现移动机器人的精度检验.

    移动机器人精度检测位置准确度

    热轧板带厂加热炉步进梁液压控制优化方法研究

    谭富
    69-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旨在解决热轧板带厂加热炉步进梁液压控制系统中超调量过大的问题,通过对其控制方法的优化研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针对当前系统中存在的超调现象,采用PLC技术来实现对热轧板带厂加热炉步进梁速度的动态控制.通过精确的编程和逻辑设计,PLC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步进梁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动态调整,从而有效降低了超调量.在优化过程中,将传统的"6+1"运行模式转变为"4+1"运行模式,实现了液压主泵运行模式的优化.这一改进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还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稳定性.同时,基于闭环同步控制理论,实现了对步进梁升降液压的优化控制.实际应用案例表明,优化后的控制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超调量得到了有效降低,步进梁的运行更加稳定,热轧板带厂的整体运行生产稳定性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本研究不仅为热轧板带厂加热炉步进梁液压控制系统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还为类似系统的控制优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热轧板带厂步进梁液压加热炉

    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究与实践

    白娜张奥申
    7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和我国制造业的长足发展,机械类应用型人才需求进一步扩大,然而,目前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提升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是时代经济发展的大势所趋.针对现阶段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逐一剖析,总结归纳了影响人才培养的矛盾所在.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机械工程专业为例,以培养契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合格应用型人才为牵引,以提升人才专业和实践能力为中心,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从思想认知、教师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校企合作、评价标准等五个方面,探讨了助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以解决"校企生"之间的突出矛盾,达到"校企生"三方共赢.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讨,既能使校区建设得到长足进步,也能使企业人才储备充实,既能提升毕业生就业率,又能助推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能为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经验借鉴.

    机械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

    基于数字化技术的塑料模具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田甜王丽蒋幸幸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制造水平的提升,以信息化手段驱动技术创新,以数字化技术赋能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术成为职业本科教育体系下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构建的切入点.作为塑料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塑料模具与数字化技术的紧密结合可有效地优化塑料制品的产品开发、模具结构、工艺参数等各个环节,对于企业缩短设计周期、强化产品品质、降低成本投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文依据行业与专业的发展方向,从塑料模具设计课程的现状着手,分析职业本科教育体系下对该课程的要求,从CAD/CAM/CAE的应用,增材制造数字化应用四个方面进行课程改革,结合实际办学情况,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探索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和技术技能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经过实践教学验证,学生对塑料模具设计的理论知识掌握得到有效提升,实践技能水平得到充分锻炼,并在很大程度上对数字化技术进行有效融合,达到了职教本科教育体系对该课程专业人才的新标准、高要求.

    课程教学塑料模具设计教学改革数字化技术

    新工科建设和数字化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研究与实践

    刘志枫覃志瀚刘惠娟梁丹...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教育时代背景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是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的产物,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是促进教育数字化及推进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有力措施.而新兴技术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新工科建设是工程教育对我国数字化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积极响应.以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水利工程材料检测与应用"为例,通过"岗课赛证"融通,课程思政贯穿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行企校合作共建共享涵盖专家访谈、案例引入、授课视频、知识拓展等9个模块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多措并举通过开展培训、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实战和参加教学能力比赛等,促进课程教学团队信息化水平提升;实施课前思考、课中探究、课后反思"三阶段"和检测、探究、演示、讨论、测试的"五步"混合式教学组织,数字化赋能课程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利用课程资源平台的信息化考核资源,学生自主测评学习,注重过程考核,智慧评价激发学生内在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推进了"课堂革命".总结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思路与做法,为同行在数字化教育的新形势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中提供借鉴与参考.

    数字化精品在线课程课程资源混合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