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草药
中草药

汤立达

半月刊

0253-2670

zcy@tiprpress.com

022-27474913,23006821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中草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米泔水制北苍术炮制工艺及其抗腹泻药效作用研究

    杨雪晴徐伟肖春萍孙金...
    78-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米泔水制北苍术的最佳炮制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腹泻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以苍术素、浸出物和外观性状为综合评价指标,对米泔水用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4个因素进行考察,确定米泔水制北苍术的最佳炮制工艺.建立脾虚泄泻症大鼠模型,比较给药前后大鼠体质量和粪便含水率变化,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ecreted immunoglobulin,SIgA)含量.结果 响应面法得出米泔水制北苍术的最佳炮制工艺为米泔水中米水比例为1∶60,米泔水用量25 mL,炒制温度160℃,炒制时间30 min;与模型组比较,高剂量组米泔水制北苍术醇提取物可使脾虚泄泻大鼠的粪便含水率和DAO含量显著降低(P<0.01),体质量和SIgA含量显著增加(P<0.01),且接近阳性药水平;生苍术醇提取物对脾虚泄泻大鼠的粪便含水率、体质量、SIgA和DAO含量改善效果低于米泔水制北苍术(P<0.05、0.01).结论 响应面法简便稳定、准确可靠,可用于优化米泔水制北苍术炮制工艺,且米泔水制北苍术醇提物的抗腹泻作用药效显著.

    北苍术米泔水炮制工艺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抗腹泻苍术素脾虚泄泻症酶联免疫吸附法二胺氧化酶分泌型免疫球蛋白

    天南星炮制前后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研究

    祁春艳王晶武旭张桥...
    8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天南星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炮制前后的含量变化,研究炮制过程中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 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UV、HPLC、BCA蛋白浓度测定试剂盒对天南星炮制前后的草酸钙针晶的形态,草酸钙、总黄酮、总皂苷、总生物碱、多糖类以及蛋白质、尿苷、腺苷、胸腺嘧啶核苷、鸟苷、次黄嘌呤、夏佛塔苷、异夏佛塔苷、肌苷的含量进行研究.结果 加入白矾炮制的样品草酸钙针晶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加少量白矾浸泡样品草酸钙针晶含量最高,单纯加大量白矾煎煮最低;总黄酮的含量生天南星最高,长时间浸泡含量最低;总皂苷的含量生天南星最高,单纯加大量白矾煎煮最低;总生物碱的含量生天南星最高,水煎煮样品含量最低;多糖的含量单纯生姜煎煮最高,水煎煮样品最低;总蛋白的含量生天南星最高,《中国药典》制天南星最低.尿苷、腺苷、尿苷、夏佛塔苷等化学成分在炮制过程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 天南星中的化学成分在炮制过程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加入白矾处理对成分影响最大,加入辅料的顺序以及水煎煮处理均可使天南星化学成分含量发生变化,为制天南星炮制机制研究提供借鉴.

    天南星炮制HPLC紫外-分光光度法草酸钙草酸黄酮皂苷生物碱多糖蛋白质尿苷腺苷胸腺嘧啶核苷鸟苷次黄嘌呤夏佛塔苷异夏佛塔苷肌苷白矾生姜

    姜黄提取物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蒲丽丽高洁赖先荣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共聚维酮-泊洛沙姆姜黄提取物固体分散体[PVP/VA-Poloxamer-Curcumae Longae Rhizoma extract (CLRE)solid dispersion (SD),PAP-CSD]、共聚维酮姜黄提取物固体分散体(PVP/VA CLRE solid dispersion,PA-CSD)、泊洛沙姆姜黄提取物固体分散体(Poloxamer-CLRE solid dispersion,P-CSD),增加CLRE在水中的溶解度和体外溶出度,改善SD的稳定性和吸湿性.方法 应用溶剂法制备3种SD;采用体外溶出度、吸湿性、稳定性、物相表征考察等方法对CLRE、PAP-CSD、PA-CSD、P-CSD进行体外评价.结果 PAP-CSD、PA-CSD、P-CSD 3种SD制备工艺成熟,CLRE均匀分散在SD中.体外评价结果显示,当CLRE与载体比值为1:10时,制得的SD体外溶出度最好,且混合载体的体外溶出度比泊洛沙姆-188的效果好,混合载体的吸湿性小于共聚维酮单个载体的吸湿性.结论 PAP-CSD、PA-CSD、P-CSD能提高CLRE的溶解度和溶出度,且2个载体的联合使用优于单一载体.

    姜黄提取物固体分散体共聚维酮泊洛沙姆体外评价

    基于初级胆汁酸合成探讨乳香醋炙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增效机制

    彭诗涛刘振丽王淳张琳琳...
    107-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从对初级胆汁酸合成的影响,探讨醋炙增强乳香改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2,4,6-三硝基苯磺酸(2,4,6-trinitrobenzenesulfonic acid,TNBS)法建立UC大鼠模型,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UPLC-TQ-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6种初级胆汁酸含量;进一步借助L-02肝细胞模型,围绕初级胆汁酸合成场所肝脏,探究乳香醋炙前后及醋炙前后差异成分3-乙酰-9,11-去氢-β-乳香酸(3-acetyl-9,11-dehydro-β-boswellic acid,ADHBA)的干预作用,以ELISA法考察胆汁酸前体胆固醇变化,采用qRT-PCR法测定游离型初级胆汁酸合成酶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7α-hydroxylase,CYP7A1)、甾醇12α-羟化酶(sterol12α-hydroxylase,CYP8B1)、甾醇-27-羟化酶(27-hydroxycholesterol,CYP27A1)、氧甾醇-7α-羟化酶(oxysterol-7α-hydroxylase,CYP7B1)、结合型初级胆汁酸合成酶胆汁酰基辅酶A合成酶(bile acyl-CoA synthetase,BACS)和胆汁酸-辅酶A:氨基酸正酰基转移酶(bile acid-CoA:amino acidN-acyltransferase,BAAT) mRNA表达水平.结果 乳香醋炙后,对UC模型大鼠血浆中的初级胆汁酸总量和游离型、结合型初级胆汁酸总量的回调水平更接近正常组.乳香、醋乳香、醋炙前后差异成分ADHBA均可降低胆汁酸合成前体胆固醇水平,但以醋乳香及ADHBA的调控作用更加明显.醋乳香对游离型初级胆汁酸合成经典途径中CYP7A1的抑制和CYP8B1的上调作用以及对结合型初级胆汁酸合成酶BACS、BAAT的上调作用强于乳香组,乳香联合ADHBA组同醋乳香组上调作用一致.结论 乳香醋炙后对初级胆汁酸合成调控作用主要是基于其对游离型初级胆汁酸经典合成途径中限速酶CYP7A1的抑制,回调机体在UC病理状态下的初级胆汁酸水平,进而增强乳香对UC的改善作用;ADHBA可能为乳香醋炙增效的物质基础之一.

    乳香醋炙初级胆汁酸溃疡性结肠炎增效胆固醇-7α-羟化酶3-乙酰-9,11-去氢-β-乳香酸

    土茯苓解重金属铅毒性物质基础的初步研究

    李洁程双董丹阳彭财英...
    117-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土茯苓解重金属铅毒性的活性物质.方法 以"总提取物-有效萃取部位-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顺序逐一追踪解毒活性成分的研究思路,以急/慢性铅致小鼠毒性为动物模型,以铅含量、生化指标及组织形态学检测结果为指标,确认土茯苓解铅毒的活性部位.依据文献及前期化学研究基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活性部位进行主要成分分析.结果 急性铅中毒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土茯苓总提物组和醋酸乙酯组小鼠血液、肝和肾脏中铅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有所降低(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小鼠肝和肾损伤程度均有改善.慢性铅中毒实验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土茯苓总黄酮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液、肝和肾脏铅含量均有下降(P<0.05),且呈剂量相关性;小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和肌酐(creatinine,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地降低(P<0.05),并以土茯苓总黄酮高剂量组最为显著;小鼠肝和肾损伤程度均有所改善,且土茯苓总黄酮高剂量组组织结构趋近正常.新落新妇苷、落新妇苷、花旗松素、新异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和黄杞苷6个黄酮类化合物为总黄酮部位的主要成分,占总黄酮的58.89%.结论 土茯苓醋酸乙酯部位对铅致小鼠急性毒性有显著解毒作用,且醋酸乙酯部位优于总提物,提示醋酸乙酯部位为土茯苓解铅毒的有效萃取部位;土茯苓总黄酮具有较好的排铅作用,对铅诱导的肝、肾功能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呈剂量相关性,提示总黄酮为土茯苓解重金属铅毒的活性部位.土茯苓总黄酮主要由新落新妇苷、落新妇苷、花旗松素、新异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和黄杞苷6个黄酮类化合物组成,提示上述化合物可能为土茯苓解铅毒的活性成分.

    土茯苓总黄酮解重金属铅毒新落新妇苷落新妇苷花旗松素新异落新妇苷异落新妇苷黄杞苷

    基于微透析技术的丹参酮ⅡA微针皮肤局部药动学研究

    林宇建赖建辉韩兵时军...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丹参酮ⅡA (tanshinone ⅡA,TSA)微透析取样方法,探究TSA微针皮肤药动学特征.方法 建立TSA分析方法,确定内标物吉非罗齐(gemfibrozil,GEM)分析方法的可行性.采用增量法和减量法,考察TSA回收率、GEM释放率以及P值稳定性,建立体外微透析取样系统.兔耳经皮给予丹参酮ⅡA微针,GEM作为微透析采样的内标物,测定TSA皮肤药物浓度,采用DSA 2.0软件对药动学数据进行处理,绘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结果 药物回收率与灌流体积流量呈反比,与温度呈正比,不受探针外液浓度的影响,P值可保持良好稳定性.GEM对TSA无干扰,P值在体校正后均值为(60.04±1.90)%.在TSA微针的药动学参数和药时曲线中,TSA微针组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TSA药液组,且曲线平缓,药物平均滞留时间(MRT0→12)为(5.1±1.3)h.结论 TSA微针给药后,皮肤组织中浓度较为稳定,有明显的缓释效果.

    丹参酮ⅡA可溶性微针微透析皮肤药动学

    基于Nrf2/D1R-ERK信号通路探讨甘松对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大鼠的作用机制

    李佳园魏晓嘉万国慧杨雪...
    13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Nrf2/D1R-ERK信号通路探讨甘松Nardostachys jatamansi对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诱导的异动症(levodopa-induced dyskinesia,LID)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帕金森(Parkinson's disease,PD)组、L-DOPA组和甘松+L-DOPA组.PD组、L-DOPA组和甘松+L-DOPA组颈背部sc鱼藤酮葵花籽油(1.5 mg/kg)14d制备PD模型,假手术组sc等体积葵花籽油,之后进行14d的药物干预:L-DOPA组ig L-DOPA(100 mg/kg)和苄丝肼(25 mg/kg),甘松+L-DOPA组ig甘松(1240 mg/kg)、L-DOPA(100 mg/kg)和苄丝肼(25 mg/kg),假手术组和PD组ig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通过前肢功能检测实验评估L-DOPA对PD大鼠运动能力的影响;通过异常不自主运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AIM)评分评估L-DOPA导致LID大鼠的AIM程度;采用免疫组化法考察大鼠黑质中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纹状体内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2,Nrf2)、多巴胺D1受体(dopamineDl receptor,D1R)、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磷酸化ERK ((phosphorylated ERK,p-ERK)和ΔFosB蛋白的表达;ELISA法检测大鼠脑纹状体中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血红素加氧酶-1 (heme oxygenase-1,HO-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多巴胺和cAMP调节的磷蛋白-32(dopamine and adenosine 3',5'-monophosphate-regulated phospho-protein,DARPP-32)和p-DARPP-32的含量.结果 前肢功能检测结果显示,L-DOPA单用和甘松与L-DOPA联用均能显著增加PD大鼠的前肢跨步次数(P<0.001).AIM评分结果显示,与L-DOPA单用相比,甘松与L-DOPA联用可显著降低LID大鼠的AIM症状(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D组和L-DOPA组的TH表达没有显著性差异,而甘松与L-DOPA联用可明显增强PD大鼠的TH表达(P<0.05),同时显著增强L-DOPA单用导致的LID大鼠的TH表达(P<0.01).Nrf2信号通路结果显示,PD组和L-DOPA组没有显著性差异,而甘松与L-DOPA联用可明显降低PD大鼠的ROS含量(P<0.05),显著促进Nrf2表达(P<0.01),并显著提高HO-1、SOD、GSH-Px的含量(P<0.001);同时还能显著降低LID大鼠的ROS含量(P<0.001),明显提高Nrf2、HO-1、SOD的含量(P<0.05),并显著提高GSH-Px含量(P<0.01).D1R-ERK信号通路结果显示,甘松与L-DOPA联用能显著降低LID大鼠的D1R表达(P<0.001),同时明显减低ΔFosB、p-DARPP-32/DARPP-32、p-ERK/ERK的表达(P<0.05).结论 L-DOPA可以改善PD大鼠的运动障碍,但不能降低TH的损伤,而且还会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和D1R-ERK通路的过表达.甘松联合L-DOPA给药可明显改善PD大鼠的运动损伤,抑制L-DOPA引起的AIM现象,同时提高TH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甘松通过激活Nrf2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并抑制D1R-ERK通路相关蛋白的过表达发挥抗LID作用.

    甘松帕金森左旋多巴诱导的异动症Nrf2信号通路D1R-ERK信号通路

    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circRNA-miRNA-mRNA转录网络的影响

    陈博威唐荣梅易健龙红萍...
    143-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环状RNA (circular RNA,circRNA)-微小RNA (microRNA,miRNA)-mRNA转录网络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Q-TOF/MS)分析补阳还五汤化学成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补阳还五汤(5 g/kg)组及丁苯酞组(54 m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复制脑缺血模型,给予药物干预7d后,采用神经行为学评分、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及免疫组化法评估补阳还五汤疗效,采用竞争性内源RNA(competing endogenous RNA,ceRNA)芯片筛选差异表达的circRNAs及mRNAs,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差异基因参与的主要生物学过程,采用qRT-PCR法验证基因芯片结果,最后构建circRNA-miRNA-mRNA转录网络.结果 补阳还五汤中共鉴定出黄芪甲苷Ⅳ、芒柄花素、阿魏酸及芍药内酯苷等21个成分.大鼠脑缺血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及海马神经细胞损伤,补阳还五汤能部分逆转上述损伤并提高海马齿状回区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及巢蛋白(Nestin)蛋白表达.ceRNA芯片筛选出大鼠脑缺血后有27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s和767个差异表达的mRNAs,补阳还五汤治疗后有70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s和692个差异表达的mRNAs.构建了由7个circRNAs、9个miRNAs及15个mRNAs组成的三元转录网络.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这些靶点可能通过自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B,Akt)信号通路等发挥作用.结论 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影响脑缺血大鼠海马组织的circRNA-miRNA-mRNA转录网络促进海马神经前体细胞增殖,诱导神经再生,涉及多条通路及多个生物学过程.

    补阳还五汤脑缺血环状RNA微小RNA竞争性内源RNA基因芯片神经再生黄芪甲苷Ⅳ芒柄花素阿魏酸芍药内酯苷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的鱼腥草注射剂致敏原研究

    周燕子陈锋王敏存肖美凤...
    154-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和非线性回归对鱼腥草注射剂致敏原进行研究.方法 小鼠尾iv鱼腥草注射剂(18.1 mL/kg),于不同时间点采集样本,进行气质联用(GC-MS)分析和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的含量测定;从所有样本中筛选出共有成分,并将非共有成分进行归类,划分成若干个成分群;对各个成分群进行相似度计算;利用非线性回归对各个成分群与IgE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计算信息量.结果 共得到鱼腥草注射剂体内成分605个,其中共有成分10个,分别是2,4-二甲基庚烷、3,7-二甲基癸烷、2,6-二甲基癸烷、2,3-二甲基十氢萘、5-甲基十四烷、4,6-二甲基十二烷、4-甲基十二烷、十六烷、正十七烷、2,4-二叔丁基苯酚;将所有成分归类得到10个成分群;各个成分群相似度为0.934~1.000;非线性回归得到各个成分群的效应系数,进一步计算得到成分群3的信息量最大(17.67%).结论 以超分子"印迹模板"为理论指导,对鱼腥草注射剂体内成分进行了归类;利用非线性回归得到了各个成分群致敏性的排序,成分群3可能是造成致敏的关键成分群.

    鱼腥草注射剂体内超分子印迹模板致敏原非线性回归2,6-二甲基癸烷

    黄芩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严宝飞袁鹏刘圣金刘嘉...
    16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黄芩汤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多烯磷脂胆碱,8 mg/kg)组及黄芩汤低、高剂量(5、20 g/kg)组,采用高脂饮食饲喂9周造模.ig给药5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血脂和肝功能相关指标;采用HE染色法分析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各组大鼠肠道菌群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黄芩汤低、高剂量组大鼠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0.01),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转氨酶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明显降低(P<0.01),血脂指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明显升高(P<0.01),肝细胞脂肪变性与气球样变得到纠正,炎细胞浸润减少.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肠道菌群较空白组发生变化;黄芩汤低、高剂量组大鼠肠道菌群较模型组sobs、heip和Shannon指数明显提升(P<0.05、0.01);在门和属水平上,黄芩汤高剂量组大鼠肠道菌群较模型组unclassified-f-Lachnospiraceae、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Eubactenum coprostanoligenes group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丰度明显升高(P<0.05、0.01),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丰度明显降低(P<0.05、0.01).黄芩汤高剂量组较模型组明显上调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和直系同源簇(clusters oforthologous groups,COG)富集的功能水平(P<0.05、0.01).结论 黄芩汤可能通过改善NAFLD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发挥对NAFLD的治疗作用.

    黄芩汤非酒精性脂肪肝16SrRNA肠道菌群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芍药苷甘草苷甘草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