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草药
中草药

汤立达

半月刊

0253-2670

zcy@tiprpress.com

022-27474913,23006821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中草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淫羊藿有效成分治疗乳腺癌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华辞怡史有阳谢颖刘胜...
    6593-660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与发达国家的5年生存率相较仍有差距.淫羊藿作为补肾中药具有悠久的用药历史,现代研究表明淫羊藿及其有效成分(淫羊藿素、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等)具有多途径、多靶点的抗肿瘤特性,是具有研究价值的治疗乳腺癌药物.对淫羊藿及其有效成分抗乳腺癌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梳理,从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抑制乳腺癌侵袭转移、改善乳腺癌免疫微环境、减少耐药抵抗并协同增效以及抑制乳腺癌干细胞增殖等机制角度对淫羊藿的抗乳腺癌作用进行阐述,为淫羊藿有效成分与化学药协同抗乳腺癌交叉机制的深入研究与临床药物制剂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乳腺癌淫羊藿淫羊藿素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Ⅱ机制协同增效

    人参皂苷抗乳腺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徐子晨范子祥王文倩孟帅...
    6601-6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参皂苷是一种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研究发现其对乳腺癌具有治疗潜力.基于人参皂苷的分子分型,综述了人参皂苷抗乳腺癌的主要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为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调节乳腺癌细胞的周期和增殖、促进乳腺癌细胞自噬、对乳腺癌中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调节,对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人参皂苷乳腺癌细胞凋亡细胞周期自噬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变

    中药原料保质期研究进展

    梅南菊赖长江生刘锦芮张彦青...
    6611-6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原料(中药材、中药饮片)的高效保质是保障下游中药产品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但目前缺乏系统性的中药原料保质期研究.以贮藏过程中的中药原料为对象,归纳中药保质期评价方法(经验分类法、长期稳定性实验、恒温加速实验和电子感官技术)和保质期变质类型("走油"、虫蛀、变色、霉变、气味散失、风化或潮解、药效物质流失或转化)及原理,并参考相关文献报道的中药变质"最短-最长"时间归纳得出保质期的一般范围.建议合理借鉴食品加工、农产品贮藏等多学科现代科学先进技术,通过控制高质量原料、规范高标准包装以及完善高要求贮藏来延长中药保质期,同时也为科学制定中药保质期评价方法、规范建立中药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助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药材中药饮片霉变保质期药效物质变质原理防范措施

    中药挥发油安全性研究进展

    吴梦琪徐焕华胡鹏翼岳鹏飞...
    6626-6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挥发油因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被广泛应用于芳香疗法和医疗保健领域,但其在安全性评价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潜在的不良反应缺乏深入研究.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对中药挥发油产生毒性的原因、毒性作用、毒性机制及安全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药产业和保健食品产业合理应用中药挥发油提供参考.

    中药挥发油毒性因素毒性作用机制安全性

    黄连-牛黄药对源流考证与配伍探析

    徐甜孙资金厉赢张泽涵...
    6636-6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连与牛黄是临床常见的清热泻火中药,二者配伍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是治疗火热病证的经典药对.自《华佗神方》一书首次记载黄连与牛黄药对以来,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和完善,妇、儿内外各科均能找到应用痕迹,其中以治疗心肝经火热证最为精湛,涌现了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丸、牛黄丸和黄连丸等经典名方.从药对配伍的历史源流、机制和特征分析这3个角度,系统考察了黄连与牛黄药对的创制年代、临床应用主治、配伍剂量比例、中药基原、炮制方法、方剂剂型,勾画出黄连与牛黄药对配伍应用的全景图,为拓宽该药对的临床范围、新药开发和有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黄连牛黄配伍特征药对源流临床应用

    2021年度我国中药注册申请及审批情况分析

    周映红张洋邓宏勇
    6645-66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中,中医药在阻断病情发展、降低重症率和病亡率、助力愈后功能恢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我国中医药产业发展.国家药品审评中心注册数据显示,2021年是近10年来中药注册量最大的1年;湖北、山东、吉林等地制药公司表现最为活跃;目标适应症聚焦在消化代谢和呼吸系统等传统优势领域;90%以上注册件已完成审批;59种新药中有6种报产,且至检索日已有3种获批.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中药企业研发积极性明显提高,新药研究愈加活跃.中药研发呈现出的积极向好的新态势将有助于开发出更多优质中药,有效缓解临床需求,更好保障人民健康.

    中药新药研发药品注册药品审评年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