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草药
中草药

汤立达

半月刊

0253-2670

zcy@tiprpress.com

022-27474913,23006821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中草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优选三棱醋制方法

    杨青松王继森高天慧林丽婷...
    7414-7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模型,通过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分析比较,为优选三棱Sparganii Rhizoma醋制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醋炙法、醋烤法、醋蒸法、醋煮法4种不同醋制方法对三棱进行炮制加工,HPLC法测定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香兰素、对羟基苯甲醛、阿魏酸5种成分含量变化,并以上述5种成分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熵权法测定不同评价指标的信息熵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利用熵权法加权生成的数据进行TOPSIS模型分析,通过讨论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对三棱醋制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进而优选三棱最佳醋制方法.结果 不同方法醋制的三棱成分含量差异较大,醋炙法炮制后,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香兰素成分含量显著增加;醋煮法炮制后,阿魏酸、香兰素成分含量显著降低,其他无显著变化.经熵权-TOPSIS模型测算,三棱的生品、醋炙品、醋蒸品、醋烤品、醋煮品的相对接近度分别为0.193、0.932、0.227、0.523、0.082,可知三棱不同醋制方法中醋炙法最佳,醋烤法与醋蒸法次之,醋煮法最差.结论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优选出三棱最佳醋制方法为醋炙法,为中药炮制工艺的选择与临床炮制品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三棱熵权-TOPSIS模型醋炙法醋烤法醋蒸法醋煮法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香兰素对羟基苯甲醛阿魏酸

    僵蚕提取液激活凝血因子Ⅻ介导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新生研究

    王珊珊徐昊梁祺杨彤...
    7421-7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接触系统探讨僵蚕提取液激活凝血因子Ⅻ(coagulation factor Ⅻ,FⅫ)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血管新生的干预作用.方法 检测僵蚕提取液干预血浆凝血四项,体外检测僵蚕提取液对FⅫ及其下游底物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kinin,KK)的激活作用.通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检测大鼠的脑形态学及FⅫ、KK、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s,VEGF)、CD31、Brdu+/vWF+蛋白表达;通过氧糖剥夺模型,检测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细胞增殖情况及VEGF的表达.采用LC-MS鉴定僵蚕提取液药效物质.结果 在体外实验中,僵蚕提取液延长了人血浆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P<0.05),激活FⅫ并导致下游底物KK的生成,呈剂量相关性(P<0.05);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中,僵蚕提取液改善了大鼠神经元损伤,激活了 FⅫ,导致KK生成和VEGF、CD31、Brdu+/vWF+的表达增加(P<0.05、0.01);在细胞氧糖剥夺实验中,僵蚕提取液干预提高了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VEGF的表达(P<0.05).LC-MS鉴定僵蚕提取液含代谢物共计809个.结论 僵蚕提取液可改善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凝和促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有关.

    缺血性脑卒中僵蚕凝血因子Ⅻ缓激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睾丸间质细胞模型探讨恩施巴戟促进睾酮分泌的作用机制

    朱成姗李子寒彭洪兵尹聪...
    7430-7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睾丸间质细胞模型探究恩施巴戟对睾丸间质细胞睾酮分泌的影响和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预测恩施巴戟治疗睾酮缺乏症的主要作用靶点及通路;通过LC-MS/MS技术分析恩施巴戟主要化学成分;构建睾丸间质细胞模型,采用MTT法检测睾丸间质细胞的存活率,采用ELISA法检测睾酮分泌量,采用qRT-PCR检测睾酮合成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睾酮合成蛋白表达.结果 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恩施巴戟主要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MAPK1)、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regulatory subunit 1,PIK3R1)等靶点和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MAPK、磷脂酰肌醇 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 B(protein kinase B,Akt)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水晶兰苷为其主要有效成分.LC-MS/MS分析和睾丸间质细胞实验结果验证了网络药理学预测分析,恩施巴戟提取物和水晶兰苷均具有促进睾丸间质细胞生长和睾酮分泌的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促进类固醇生成急性调控蛋白(steroidogenic acute regulatory protein,StAR)、胆固醇侧链裂解酶(cholesterol side-chain cleavage enzyme,Cyplla1)、B 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 相关 X 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mRNA 表达(P<0.05、0.01)并促进 StAR 蛋白表达有关(P<0.01).结论 恩施巴戟具有促进睾酮分泌的作用,水晶兰苷为其主要活性成分,其作用机制与作用于MAPK、PI3K/Akt通路调控睾酮合成有关.

    恩施巴戟水晶兰苷睾丸间质细胞睾酮缺乏症网络药理学睾酮合成

    灵芝多糖调控抗氧化因子表达抑制乳腺癌恶性表型研究

    潘云霞焦卓亚彭灿宋航...
    7440-74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灵芝多糖对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MCF-7和MDA-MB-231细胞分别给予灵芝多糖(25、50、75mg/mL)干预后,MTS法检测灵芝多糖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TUNEL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探测灵芝多糖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水平;采用qRT-PCR技术检测抗氧化相关基因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glutamate-cysteine ligase regulatory subunit,GCLM)、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催化亚基(glutamate-cysteine ligase catalytic subunit,GCLC)、人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1(human thioredoxin reductase 1,TXNRD1)、苹果酸酶 1(malic enzyme 1,ME1)、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XN)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GCLM、TXNRD1蛋白表达.结果 给予灵芝多糖干预后,MCF-7、MDA-MB-231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1),凋亡率显著升高(P<0.05、0.01),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GSH水平明显下降(P<0.01);抗氧化因子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0.01).结论 灵芝多糖能够通过抑制GCLM等抗氧化基因表达诱导ROS生成,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进而抑制乳腺癌恶性进展.

    灵芝多糖乳腺癌活性氧谷胱甘肽谷氨酸-半胱氨酸连接酶调节亚基

    基于Akt/ERK/NF-κB信号通路探究松果菊苷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大鼠肺血管重塑的影响

    胡冰张艺森
    7449-74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蛋白激酶 B(protein kinase B,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探究松果菊苷对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新生大鼠肺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Wistar新生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大花红景天口服液(1.78 mL/kg)组、松果菊苷(40mg/kg)+Akt激活剂SC79(0.04μg/kg)组和松果菊苷低、高剂量(15、40mg/kg)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缺氧15 d制备HPH模型;对照组大鼠不进行缺氧处理.从缺氧第1天至第15天,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检测各组大鼠在第3、7、11、15天的肺动脉压;末次给药24h后,检测各组大鼠右心室肥大指数;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血管形态,并计算肺小动脉中层血管壁厚度占肺小动脉外径的百分比(MT)、肺小动脉中层横截面积占总横截面积的百分比(MA);采用Masson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纤维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肺组织中Akt/ERK/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动脉压、右心室肥大指数、MT、MA、胶原纤维面积占比均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中p-Akt、p-ERK1、p-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 模型组比较,松果菊苷各剂量组和大花红景天口服液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Akt激活剂SC79明显减弱了高剂量的松果菊苷对HPH新生大鼠肺血管重塑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 松果菊苷能够通过抑制Akt/ERK/NF-κB信号通路抑制HPH新生大鼠的肺血管重塑.

    松果菊苷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大鼠蛋白激酶B/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核因子-κB通路肺血管重塑

    荆防颗粒对寒冷刺激诱导小鼠机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赵亚芳姜雨乔李郁茹程国良...
    7455-7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荆防颗粒对寒冷刺激诱导小鼠机体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荆防颗粒高、中、低剂量(16、8、4g/kg),每组8只.给予相应药物连续干预7d,同时每天进行冰水浴寒冷刺激以建立小鼠机体损伤模型,每天测定小鼠体质量,实验结束后测定并计算脏器指数;观察小鼠耳组织外观和病理损伤程度;检测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及三酰甘油(triglycerides,TG)、肌酐(creatinine,CRE)、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检测肌肉组织中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AFP)水平.结果 经荆防颗粒干预后,各组小鼠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体质量变化较为平稳,其中荆防颗粒低剂量组小鼠体质量增长较快,脏器指数无显著差异;耳组织外观及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小鼠受寒冷刺激诱导的损伤程度减轻;血清中IL-6、IL-1β、TNF-α和BUN水平降低(P<0.05、0.01);肌肉组织中AFP水平升高(P<0.05、0.01).结论 荆防颗粒对寒冷刺激诱导的机体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抑制炎症反应、增加AFP水平有关.

    荆防颗粒寒冷刺激机体损伤炎症抗冻蛋白

    六味地黄汤合三圣散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张小青李禄王为民谢海波...
    7461-7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汤合三圣散联合唑来膦酸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前列腺癌骨转移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六味地黄汤合三圣散组、唑来磷酸组和联合组,给予药物干预2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及尿肌酐(urine creatinine,CRE)、尿素氮(urine urea nitrogen,BUN)、血钙、血磷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股骨组织中p63、C-X-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4(C-X-C motif 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六味地黄汤合三圣散与唑来膦酸联用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ALP、AST、ALT活性及CRE、BUN、血钙、血磷水平(P<0.05),显著上调股骨组织中p63表达(P<0.05),显著下调股骨组织中CXCR4和MMP9表达(P<0.05).结论 六味地黄汤合三圣散联合唑来膦酸能够通过上调p63表达,抑制CXCR4和MMP9表达,从而延缓前列腺癌骨转移进程.

    六味地黄汤三圣散唑来膦酸前列腺癌骨转移

    基于生物信息学探讨肝癌相关细胞焦亡基因及潜在中药预测

    张道平姚昆鹏刘起立李峥嵘...
    7467-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肝癌患者的细胞焦亡基因与预后的相关性以及细胞焦亡差异基因的相关性,并预测调控差异表达基因的中药,通过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药物分类探讨治疗肝癌患者细胞焦亡的中医理论,为中医药现代化提供新思路.方法 下载TCGA数据库中肝癌患者的转录组数据,以关键词"pyroptosis"搜索GenCards数据库,获取细胞焦亡相关基因并筛选、分析其在肝癌的表达量、共表达情况,并进行预后分析、基因本体论(gene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DO(diease ontology)疾病分析;再通过CTD数据库查找对基因有调控作用的化学成分.最后应用COREMINE数据库查找相关中药,并统计高频中药的性味归经、药物分类.结果 共筛选出16个与预后相关的细胞焦亡基因,其中11个基因有较多相关的中药,其中高频中药为茶树根、郁金、人参、丁香、干姜等;药性以寒、温为主;药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肝、肺经居多;以补虚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理气药和活血化瘀药为主.结论 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得出肝癌相关细胞焦亡基因及对应的高频中药,为治疗肝癌的中药新药开发及中医药理论的微观挖掘提供思路.

    细胞焦亡肝癌中医药生物信息学中药新药开发茶树根郁金人参丁香干姜

    口服中成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郁悦陈彤征征刘新敏...
    7477-7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频率学网状Meta分析评价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化学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读秀(Duxiu)、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Ovid、Scopus 数据库中口服中成药治疗 PCOS 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5月.2名研究者按照纳排标准独立提取文献信息,采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5.4、Stata/SE 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32项RCTs,涉及9种中成药,样本量为3534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降低血清睾酮水平方面,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分别为坤泰胶囊+常规化学药、丹参酮胶囊+常规化学药、培坤丸+常规化学药;在降低促黄体生成素水平方面,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分别为丹参酮胶囊+常规化学药、培坤丸+常规化学药、麒麟丸+常规化学药;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指数方面,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分别为百令胶囊+常规化学药、红花逍遥片+常规化学药、坤泰胶囊+常规化学药;在改善血三酰甘油水平方面,排名前3的干预措施分别为丹参酮胶囊+常规化学药、百令胶囊+常规化学药、定坤丹+常规化学药;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较少的前3种干预措施分别为妇科再造胶囊+常规化学药、定坤丹+常规化学药、复方玄驹胶囊+常规化学药.结论 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化学药可有效提高治疗PCOS的临床疗效,安全性良好,但受到研究质量及样本量限制,仍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试验对结果进一步验证.

    中成药多囊卵巢综合征网状Meta分析有效性安全性妇科再造胶囊复方玄驹胶囊坤泰胶囊麒麟丸培坤丸定坤丹百令胶囊丹参酮胶囊红花逍遥片

    乌鸡白凤丸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周鸿江永萍陈哲强晓钰...
    7491-7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乌鸡白凤丸联合抗病毒治疗对慢性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7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的文献类型为乌鸡白凤丸治疗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到2021年3月1日.由专业人员进行双检索、双提取和双评价,使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篇文献,涉及86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抗病毒药物比较,乌鸡白凤丸联合抗病毒药物在改善临床总有效率[RR=1.32,95%CI(1.15,1.51),P<0.0001]、白蛋白[MD=2.88,95%CI(0.80,4.97),P=0.007]、丙氨酸氨基转移酶[MD=-28.49,95%CI(-46.15,-10.83),P=0.002]、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MD=-32.04,95%CI(-49.40,-14.67),P=0.0003]、总胆红素[MD=-19.10,95%CI(-27.37,-10.84),P<0.00001]、透明质酸[MD=-49.67,95%CI(-76.59,-22.75),P=0.0003]、层黏连蛋白[MD=-36.16,95%CI(-56.32,-16.00),P=0.0004]、血清Ⅲ型前胶原[MD=-24.25,95%CI(-48.43,-0.06),P=0.05]和Ⅳ型胶原[MD=-21.06,95%CI(-37.98,-4.14),P=0.01]方面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方面较好,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佐证.结论 乌鸡白凤丸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临床疗效,还需要开展大量高质量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乌鸡白凤丸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随机对照试验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