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草药
中草药

汤立达

半月刊

0253-2670

zcy@tiprpress.com

022-27474913,23006821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中草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炒制对牵牛子中酚酸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高佩云杨晓芸王丽霞蒋彤...
    7721-7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牵牛子中6个酚酸类成分(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研究炒制前后牵牛子中这些成分的含量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的含量,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含量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模拟炮制的方法对此类成分在不同温度下的转化进行初步研究.色谱条件为Kromasil C18(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20 min,10%甲醇;20~25 min,10%~15%甲醇;25~45 min,15%甲醇;45~50 min,15%~30%甲醇;50~75min,30%甲醇;75~80min,30%~40%甲醇;80~110min,40%甲醇),检测波长330nm,体积流量1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0℃.结果 与生品比较,炒制后牵牛子中绿原酸的含量无明显变化,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和异绿原酸C在炒制后含量显著上升;咖啡酸和异绿原酸A在炒制后含量显著下降.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将30批样品分为生品与炮制品2类,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均标记了 4个差异性成分.各单体化合物在模拟炮制过程中发生了相互转化,转化程度与加热温度相关.结论 牵牛子与炒牵牛子的化学成分含量发生了一定程度改变,其中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和异绿原酸C可作为牵牛子炒制前后质量评价的关键性指标,可为牵牛子与炒牵牛子质量标准的建立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牵牛子HPLC酚酸类清炒法新绿原酸绿原酸咖啡酸隐绿原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C层次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质量评价

    经典名方固阴煎基准样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

    葛楠李志能闫广利孙晖...
    7730-7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经典名方固阴煎基准样品HPLC指纹图谱,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15批固阴煎基准样品进行质量评价,为其基准样品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R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0min,0~5%乙腈;10~20min,5%~10%乙腈;20~33min,10%~11%乙腈;33~42 min,11%~18%乙腈;42~50 min,18%乙腈;50~80 min,18%~40%乙腈;80~100 min,40%~100%乙腈),体积流量1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30 nm,进样体积5 μL,建立固阴煎基准样品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方法学考察.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5批固阴煎基准样品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匹配共有峰,并对各共有峰进行归属研究.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对共有峰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不同批次固阴煎基准样品的质量差异,并找寻造成批间质量差异的主要成分及药味来源.结果 固阴煎基准样品HPLC指纹图谱方法学验证良好,15批固阴煎基准样品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共标定了 24个共有峰,经与混合对照品比对,鉴定11个色谱峰,分别为1号峰没食子酸、3号峰5-羟甲基糠醛、6号峰莫诺苷、7号峰绿原酸、9号峰马钱苷、11号峰甘草苷、12号峰金丝桃苷、13号峰毛蕊花糖苷、14号峰3,6'-二芥子酰基蔗糖、22号峰甘草酸、23号峰五味子醇甲.聚类分析和PCA可将15批基准样品分为2类,分析结果可互相印证.OPLS-DA(VIP>1)找到莫诺苷、5-羟甲基糠醛、绿原酸在内的11个差异性色谱峰,分别归属于单味药制远志、炒菟丝子、山茱萸、炙甘草和熟地黄.结论 建立的固阴煎基准样品HPLC指纹图谱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分离度好、重复性、稳定性良好,除人参和炒山药以外均有表征,可为其后续制剂开发和质量控制研究提供参考.

    经典名方固阴煎基准样品HPLC指纹图谱质量控制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没食子酸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绿原酸马钱苷甘草苷金丝桃苷毛蕊花糖苷3,6'-二芥子酰基蔗糖甘草酸五味子醇甲远志菟丝子山茱萸甘草地黄人参山药五味子

    橙皮苷磷脂复合物纳米混悬剂的制备、表征及口服药动学研究

    李茜张文周郝海军
    7740-77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制备橙皮苷磷脂复合物(hesperidin phospholipids complex,HD-PC)纳米混悬剂(HD-PC nanosuspensions,HD-PC-NPs),并考察在SD大鼠体内口服药动学行为.方法 将橙皮苷制备成HD-PC,以提高橙皮苷溶解度.采用纳米沉淀-高压均质法制备HD-PC-NPs.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稳定剂与HD-PC用量比、高压均质压力和均质次数为主要影响因素,粒径、PDI值和ζ电位的总评归一值(OV)作为考察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优化HD-PC-NPs制备工艺,并制备成冻干粉末.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HD-PC-NPs形态,透析袋法考察药物释放情况.SD大鼠分为橙皮苷混悬液组、HD-PC组和HD-PC-NPs组,HPLC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橙皮苷质量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及相对口服吸收生物利用度.结果 HD-PC-NPs的最处方工艺为稳定剂与HD-PC用量比为3.2,均质压力95 MPa,均质次数为10次,制备温度为50℃.5%甘露醇制得的冻干粉末外观饱满.HD-PC-NPs呈球形或类球形,平均粒径为(268.62±18.14)nm,PDI为0.122±0.013,ζ电位为(-31.79±1.37)mV.HD-PC-NPs将橙皮苷的溶解度提高至77.06倍,6 h累积释放率达到94.68%.药动学结果显示,HD-PC-NPs达峰时间显著性提前,半衰期(t/2)延长至(5.69±0.82)h,达峰浓度(Cmax)提高至(1 213.96+149.88)ng/mL,相对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至3.09倍.结论 HD-PC-NPs可提高橙皮苷溶解度,促进药物体外溶出及体内吸收.

    橙皮苷磷脂复合物纳米混悬剂Box-Behnken设计-效应面法生物利用度纳米沉淀-高压均质法

    光甘草定通过调节ERK/IRS-1和PI3K/Akt信号通路改善HepG2细胞的胰岛素抵抗

    李德锋樊金玲杜琳任国艳...
    7751-7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光甘草定改善肝细胞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的作用和机制.方法 通过高胰岛素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建立1R模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及生成;荧光标记法检测葡萄糖摄取量;蒽酮法检测糖原含量;ELISA检测葡萄糖代谢关键酶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rotein kinase B,PI3K/Akt)、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胰岛素受体底物-1(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1,ERK/IRS-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以及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的表达.采用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光甘草定和ERK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 光甘草定显著增加IR-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和摄取(P<0.05);通过显著提高糖原合成酶(glycogensynthase,GS)、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CK)和丙酮酸激酶(pyruvatekinase,PK)活性(P<0.05、0.01),促进IR-HepG2细胞的糖原合成和糖酵解;通过显著减弱磷酸烯醇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和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的活性(P<0.05),抑制IR-HepG2细胞的糖异生.IR-HepG2细胞经光甘草定处理后,Akt、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和叉头框蛋白O1(forkhead boxing protein O1,FOXO1)的磷酸化水平得到显著恢复(P<0.01),而这种作用被PI3K的抑制剂LY294002所逆转(P<0.01).同时,光甘草定显著促进GLUT4向质膜的易位(P<0.01).光甘草定显著降低IR-HepG2细胞的ERK和IRS的磷酸化水平(P<0.01),还可作为ERK的I1/2型抑制剂.结论 光甘草定通过抑制ERK/IRS-1通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修复IR-HepG2细胞的糖代谢紊乱,缓解IR症状.

    胰岛素抵抗ERK/IRS-1PI3K/Akt光甘草定HepG2细胞糖代谢葡萄糖摄取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鳖血柴胡"清肝退热"作用的"物质-效应"机制

    宁艳梅任远吴国泰王瑞琼...
    7763-7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鳖血柴胡炮制前后"物质-效应"变化,阐释炮制对其"清肝退热"作用的影响.方法 通过中药非靶标代谢组学结合网络药理学分析,阐释物质基础变化与"清肝退热"作用相关性;通过2,4-二硝基苯酚致发热大鼠模型及肝脏代谢组学评价鳖血柴胡的解热作用,阐释效应变化与"清肝退热"作用相关性.结果 鳖血柴胡炮制前后的物质基础变化,在中医证候学上更侧重影响肝经,与风热、火热、湿热、血热等热证呈现证素相关性.解热药效学显示鳖血柴胡具有与生柴胡相似的解热作用,并对发热过程中的肝脏代谢物的影响较显著,具有肝脏损伤保护的优势.结论 "物质-效应"的代谢组学变化显示,炮制可促进鳖血柴胡"清肝退热"的综合作用.

    柴胡鳖血炮制代谢组学功效清肝退热

    基于NELL2 Lumicrine信号通路探索引阳索胶囊对肾阳虚型精子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徐盼瑜李佳珊杜寒倩李泽辉...
    7774-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引阳索胶囊对腺嘌呤诱导的肾阳虚大鼠精子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睾丸神经表皮样生长因子2(neural EGFLlike2,NELL2)Lumicrine信号通路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引阳索(432mg/kg)组和左卡尼汀(100mg/kg)组,每组10只.连续ig腺嘌呤(200mg/kg)14d建立大鼠肾阳虚模型,并通过观察大鼠肾阳虚证候表现、眼眶取血检测血清中睾酮水平判断造模是否成功;造模同时给予药物干预49d后取材,计算睾丸、附睾脏脑系数;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omputer assisted sperm analysis,CASA)检测附睾精子动力学参数;光镜下进行精子计数、精子畸形率检测;精子荧光检测精子活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睾丸、附睾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中睾酮水平;免疫荧光法观察睾丸NELL2分泌及附睾c-ros癌基因1(ROS proto-oncogene 1,ROS1)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附睾蛋白酶卵磷脂酶 2(ovochymase2,OVCH2)和精子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 3(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inase 3,ADAM3)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引阳索胶囊可改善肾阳虚大鼠毛发粗糙脱落、精神不振、蜷缩拱背、尿量增多、体质量降低等肾阳虚证候表现,升高睾丸、附睾脏脑系数(P<0.01);显著提高精子数量、精子活率、各精子动力学参数(P<0.05、0.01、0.001),降低精子畸形率,降低曲细精管病变率(PP<0.00l),升高14、49 d血清中睾酮水平(P<0.01、0.001);显著升高睾丸NELL2及附睾ROS1、OVCH2、ADAM3蛋白表达水平(P<0.05、0.01、0.001).结论 引阳索胶囊对腺嘌呤诱导的肾阳虚大鼠精子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调节NELL2 Lumicrine信号通路参与精子发生成熟过程有关.

    引阳索胶囊神经表皮样生长因子2Lumicrine肾阳虚精子损伤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与实验验证揭示薯蓣皂苷元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

    王丹王肖龙
    7783-7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结合体外验证的方法,探究薯蓣皂苷元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潜在靶点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Pharmmapper、CheMBL数据库挖掘薯蓣皂苷元作用靶点,然后通过OMIM、Drugbank、Genecards、DisGeNET数据库预测与AS相关的靶点,取两者共同靶点,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通过Cytoscape3.7.2软件进行可视化,筛选核心靶点并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AutodockTools、PyMOL和Discovery Studio软件进行分子对接以验证薯蓣皂苷元和靶点的相关性.通过构建体外泡沫细胞模型,考察薯蓣皂苷元对泡沫细胞脂质代谢、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及关键靶点表达的影响.结果 共获得588个薯蓣皂苷元靶点和5489个与AS相关的靶点,获得275个薯蓣皂苷元与AS的交叉靶点,通过PPI网络筛选获得Src、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等52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这些靶点主要与蛋白质磷酸化、细胞对脂质的反应,细胞迁移的正向调节、炎症反应等过程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薯蓣皂苷元抗AS与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等有关.分子对接表明,薯蓣皂苷元与Src、STAT3具有良好的结合亲和力.体外实验表明,薯蓣皂苷元显著抑制THP-1巨噬细胞脂质堆积和促炎细胞因子水平(P<0.05、0.01、0.001),显著下调Src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P<0.05、0.01、0.001).结论 薯蓣皂苷元能够通过调节多个靶点和通路发挥抗AS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Src/STAT3通路从而改善脂质代谢和炎症有关.

    薯蓣皂苷元动脉粥样硬化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Src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基于"入血成分-复方功效-靶点通路"的四妙勇安汤潜在质量标志物研究

    周靖惟张星李莎朱芮...
    7795-78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结合血清药物化学和网络药理学,预测四妙勇安汤的潜在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并在此结果基础上开展动物实验加以验证.方法 采用HPLC-Q-TOF/MS技术分析四妙勇安汤的入血成分,基于入血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预测主要作用靶点、通路,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入血成分-复方功效-靶点通路"网络,依据拓扑学分析结果与四妙勇安汤主治热毒炽盛之脱疽的相关性,综合确定四妙勇安汤的潜在Q-Marker.在此基础上建立热毒炽盛之脱疽模型大鼠,造模成功后连续ig四妙勇安汤(57g/kg)2周,实验结束后计算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检测各组血清中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γ 干扰素(interferon-y,IFN-γ)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蛋白表达.结果 鉴定四妙勇安汤20个入血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筛选出四妙勇安汤治疗热毒炽盛之脱疽的42个关键功效靶点、62条相关通路,根据化合物、靶点以及信号通路之间的度值,初步预测木犀草素、异鼠李素、甘草素等9个功效相关的潜在入血成分并结合绿原酸等主要有效成分作为四妙勇安汤潜在的Q-Marker.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给予四妙勇安汤后可明显提高热毒炽盛之脱疽大鼠的创面愈合率(P<0.05),显著回调血清中关键功效靶点(VEGF、MAPK、IFN-γ)水平(P<0.05),明显降低创面组织中TN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NF-α、IL-1β的表达(P<0.05).结论 通过血清药物化学结合网络药理学挖掘预测四妙勇安汤治疗热毒炽盛之脱疽的潜在Q-Marker,为整体控制和评价四妙勇安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动物实验初步证实了四妙勇安汤可通过调控VEGF、MAPK和IFN-γ等关键功效靶点蛋白以及TN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进而发挥治疗热毒炽盛之脱疽的作用.

    四妙勇安汤质量标志物血清药物化学网络药理学热毒炽盛之脱疽木犀草素异鼠李素甘草素绿原酸

    生白术多糖对洛哌丁胺诱导大鼠便秘的改善作用研究

    贾梦鑫于猛秦玲玲贾红梅...
    7808-7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生白术多糖对洛哌丁胺诱导大鼠便秘的改善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ig洛哌丁胺(3mg/kg)复制便秘大鼠模型,给予生白术水、醇提物及生白术多糖,通过测定粪便含水率、12h粪便粒数及小肠推进率等指标评价其治疗便秘的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中胃动素(motilin,MTL)及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检测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黏蛋白2(mucoprotein2,MUC2)和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occludens-1,ZO-1)蛋白表达.结果 生白术水提物显著改善便秘导致的大鼠粪便含水率、12h粪便粒数及小肠推进率降低等症状(P<0.01、0.001),而生白术醇提物则无明显改善作用.生白术多糖显著改善便秘大鼠症状(P<0.001),显著升高便秘大鼠血浆中MTL水平并降低VIP水平(P<0.001),改善便秘大鼠结肠黏膜损伤及杯状细胞的减少,显著增加便秘大鼠结肠组织MUC2和ZO-1的蛋白表达(P<0.05、0.001).结论 生白术水提物治疗便秘药效显著,多糖是其治疗便秘的活性组分,可能通过调节血浆MTL、VIP水平,增加结肠组织MUC2、ZO-1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促进胃肠蠕动并增强结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便秘症状.

    白术便秘多糖黏蛋白2闭锁小带蛋白-1

    基于多中心真实世界数据研究痛风中医证型与中药应用规律

    姜平杜星辰章渊源姜婷...
    7816-7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痛风(gout)真实世界研究数据,对不同证型痛风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尿酸达标率和安全性进行统计学分析,总结痛风不同证型下中医治疗的证治规律.方法 回顾性统计3287例痛风患者的临床数据,然后进行中医药治疗疗效、安全性、中药关联规则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最终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有330例,按辨证划分为湿热蕴结证224例、痰瘀互结证67例和脾虚湿阻证39例.3种证型在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尿酸(blood uric acid,BUA)、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 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尿酸达标率和安全性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显示湿热蕴结证痛风常用土茯苓、薏苡仁、苍术等中药治疗,并形成苍术-黄柏、土茯苓-威灵仙等药物组合和苍术、黄柏、川牛膝、土茯苓、薏苡仁这一新核心药方;痰瘀互结证痛风常用土茯苓、薏苡仁、茯苓等中药,形成薏苡仁-秦艽、土茯苓-威灵仙等药物组合和新核心药方为山茱萸、葛根、土茯苓、独活、防风、杜仲、威灵仙、赤芍、地龙、秦艽、川牛膝、薏苡仁、绵萆薢;脾虚湿阻证痛风常用茯苓、苍术、土茯苓等药物和苍术-威灵仙、茵陈-虎杖等药物组合,并形成伸筋草、茵陈、虎杖、陈皮、茯苓这一新核心药方.结论 在多中心真实世界研究背景下,系统阐述了中医药治疗痛风的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安全性和证治规律,为中医药辨证论治痛风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临床应用价值.

    痛风真实世界证治规律数据挖掘关联规则系统聚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