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草药
中草药

汤立达

半月刊

0253-2670

zcy@tiprpress.com

022-27474913,23006821

300193

天津市南开区鞍山西道308号

中草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草药》杂志是由中国药学会和天津药物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创始于1970年1月。1992年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 2002年荣获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2003年1月荣获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期刊界最高奖);2005年1月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5—2010年连续6次荣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2006年荣获天津市优秀期刊“特别荣誉奖”;2008年荣获“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和“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2010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中国新闻出版行业最高奖)。本刊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位居中药学期刊之首。多年来一直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千刊表,并被美国《国际药学文摘》(IPA)、荷兰《医学文摘》(EM)、荷兰《斯高帕斯数据库》(Scopus)、美国《乌里希期刊指南》(Ulrich’s Periodicals Directory)、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波兰《哥白尼索引》(IC)、英国《质谱学通报(增补)》(MSB-S)、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CSA/ProQuest)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本刊被收录为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经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和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编委会认定,《中草药》杂志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由中国知网独家全文收录。本刊主要报道中草药化学成分;药剂工艺、生药炮制、产品质量、检验方法;药理实验和临床观察;药用动、植物的饲养、栽培、药材资源调查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并辟有中药现代化论坛、专论、综述、新产品、企业介绍、学术动态和信息等栏目。承蒙广大作者、读者的厚爱和大力支持,本刊稿源十分丰富,为了缩短出版周期,增加信息量,本刊自2011年1月起由A4开本每期168页扩版为208页,定价35.00元。国内邮发代号:6-77,国外代号:M221。请到当地邮局订阅。如有漏订者,可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欢迎广大读者订阅,欢迎与中外制药企业合作,宣传推广、刊登广告(包括处方药品广告)。中草药杂志社网上在线投稿、审稿、查询系统已开通,欢迎广大读者、作者、编委使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材干燥过程中的皱缩机制、影响因素与调控策略

    谢好齐娅汝万娜伍振峰...
    2872-2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干燥是中药材采收后产地加工必不可缺的重要加工步骤之一,与中药材品质形成息息相关,是影响中药材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重要环节.皱缩是中药材在干燥过程中发生的普遍物理现象,不仅直接影响中药材的外观、质地与复水性,还导致水分扩散速率降低,干燥时间延长,引起干燥效率下降、能耗升高,且药材长时间受热不利于保证干品质量与疗效.通过文献调研,探讨中药材干燥过程中的皱缩机制,从物料特性、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和加工条件方面分析其影响因素,总结抑制皱缩的干燥技术,以期保障中药材品质,为中药材干燥工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中药材干燥皱缩水分细胞结构温度干燥空气速度干燥空气相对湿度调控策略

    大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王思凡蔡晓雪孟祥霄万会花...
    2882-2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从乌拉圭、加拿大和美国部分州将中药"火麻仁"的基原植物大麻Cannabis sativa合法化以来,工业大麻的市场价值逐年提高.高市值推动大麻基础研究迅猛发展,其遗传转化研究也实现了质的突破.目前,发根农杆菌介导的大麻毛状根转化、根癌农杆菌和纳米材料介导的大麻瞬时转化、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和大麻稳定转化均已实现,但是稳定遗传转化效率仍然不高.而建立高效的大麻遗传转化体系,不但可加速大麻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还可用于大麻新品种的创制.综述大麻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开展大麻遗传转化提供参考.

    大麻遗传转化瞬时转化稳定转化基因沉默纳米材料

    中药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王春芳田文国陈金鹏任涛...
    2890-2901页
    查看更多>>摘要: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目前抑郁症的临床治疗多以化学药物配合心理咨询为主.抑郁症发病持续周期较长,常用的化学药虽然可以发挥良好的短期疗效,但长期服用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及耐药性.而中医药在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方面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其用药强调身心合一的整体观,作用更加持久、缓和、稳定,更适用于抑郁症的长期药物调节.基于中医药理论结合抑郁症发病机制,对近10年来相关抗抑郁中药的作用及其机制加以梳理概括,以期为临床抑郁症的治疗用药提供参考.

    抗抑郁中药中医药理论单胺类神经递质神经营养因子作用机制

    人参皂苷治疗纤维化疾病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白羽李傲寒刘丽萍陈颖卿...
    2902-2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纤维化是由于炎症导致器官实质细胞发生坏死,组织内细胞外基质异常增多和过度沉积引起的一种病理改变,以器官组织内纤维结缔组织增多、实质细胞减少为主要特征.纤维化的持续发展可致器官结构破坏和功能减退,乃至衰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人参皂苷包括Rg1、Rg3、Rd、Rb1、Rh1和AD2等天然单体成分,其多种有益的生物学效应有助于治疗纤维化疾病,可通过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Smad(small mothers against decapentaplegic)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p62/Kelch 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 1(Kelch-like epichlorohydrin-associated protein 1,Keapl)/核因子红系 2 相关因子 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通路、Janus 激酶(Janus kinase,JAK)/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B 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通路、环腺苷酸(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蛋白激酶 A(cyclic-AMP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 A,PKA)通路、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hydroxykinase,PI3K)/蛋白激酶 B(protein kinase B,Akt)及肝激酶 B1(liver kinase B1,LKB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Sirtuin1(SIRT1)信号通路等干预纤维化的进展.主要针对人参皂苷对纤维化疾病的调控作用及分子干预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治疗纤维化相关疾病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人参皂苷纤维化疾病转化生长因子β炎症反应氧化应激

    生姜的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刘怡妙凌悦徐旭杨冰...
    2912-2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姜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的新鲜根茎,最早起源与春秋时期,首载于汉《金匮要略》,是我国传统中药材.生姜化学成分丰富,药理作用广泛,在我国多地广泛栽培.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处方应用等方面对生姜现代研究进行综述,在刘昌孝院士提出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新概念的基础上,从亲缘学及化学成分特有性、传统药性、可测成分和配伍研究进行生姜Q-Marker的预测分析,以期为生姜药材质量的进一步研究及生姜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生姜挥发油类姜酚类姜烯酚类药理作用质量标志物

    玉泉丸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质量标志物的预测分析

    雷艳郭秀欢李尹刘传鑫...
    2929-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玉泉丸是治疗糖尿病的经典名方,具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和止渴除烦等功效,现代临床常用来治疗气阴两虚证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但对其药效物质基础和药理研究较少.对玉泉丸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本课题组前期工作基础,基于中药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Q-Marker)的"五原则"对玉泉丸的Q-Marker进行预测分析,提出葛根素、大豆苷元、地黄苷D、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麦冬皂苷D、甘草素、甘草酸和甘草苷可作为玉泉丸的Q-Marker,后续可选择这些成分为指标对玉泉丸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和评价,并建立质量溯源体系.

    玉泉丸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质量标志物糖尿病葛根素大豆苷元地黄苷D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麦冬皂苷D甘草素甘草酸甘草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