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动化仪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动化仪表
自动化仪表

徐洪海

月刊

1000-0380

pai@sipai.com

021-64368180-231

200233

上海市漕宝路103号

自动化仪表/Journal Process Automation Instrument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和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主要报道中国自动化仪表行业的科研成果、先进技术,介绍新产品、新工艺,交流仪器仪表使用维修经验,传播自动化仪表基础知识,反映国外自动化仪表发展动态,具体介绍工业生产过程,诸如温度、流量、压力、差压、物位、机械量系参数的测量、显示及控制技术与产品。报道内容着重实用性、指导性与知识性,适合各行各业从事测量与控制工业的技术人员、技术工人、管理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阅读。《自动化仪表》系月刊,大16开本,各地邮局均可收订,邮发代号:4-304,定价:12.00元,半年价:72.00元,全年价:144.00元。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工业通信:现在和可预见的未来

    彭瑜
    1-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现代的生产环境中,工业通信的基本任务就是实现各系统之间数据和信息的无缝和无障碍流动.围绕这一目标,工业通信的发展和创新主要包括:如何实现以太网的一网到底,让以太网延伸至现场通信,并确保以太网实现实时通信和非实时通信在时间尺度和数据量的协调和平衡,为不同传输要求的网络数据提供所需的确定性保证;使通信成为横向数据交换和纵向数据交换的手段和具有语义属性的信息交换的高效工具.环绕这一主题,着重展开对工业通信现在和可预见未来的概述.

    工业通信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单对双绞线以太网先进物理层开放式产品通信统一架构资产管理壳工业数字化转型数据存取模型数据存取互操作性

    核电厂ICT供应链安全风险研究

    杨安义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电厂信息通信技术(ICT)供应链面临严峻的安全挑战.基于风险管理概念,以核电厂仪控系统供应链安全为例,建立风险分析模型.介绍了核电厂ICT供应链相关概念和安全要素.从供应链生命周期的角度,全面梳理了核电厂ICT供应链存在的脆弱性和面临的安全威胁,勾勒出核电厂ICT供应链安全风险全景,并就进一步加强核电厂ICT供应链安全建设提出对策和建议.该研究为正确认识和全面理解核电厂ICT供应链安全风险、提高供应链安全意识、系统做好核电厂ICT供应链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核电厂信息通信技术供应链仪控系统安全风险

    RTM在核级冷水机控制系统标准化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王任远林颖杰杨砚雄
    15-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内大量核电机组的新建,如何有效实现其中核级冷水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标准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某核级冷水机控制系统项目为样本,将需求管理中需求追踪矩阵(RTM)的方法和标准化的常见方法结合,提出一种标准化设计方法.该方法以需求为核心,建立核级冷水机组标准化设计流程,对核级冷水机的设计输入和输出进行分析和建模,实现了冷水机控制系统设计的标准化.通过对该标准化设计在其他实际项目的应用,证明该方法可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该方法的提出与应用为后续其他核电厂主设备的控制系统标准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核电厂核级冷水机核安全标准化需求管理需求追踪矩阵

    可靠性加速试验技术研究

    袁凯刘杰胡靖涵聂常华...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可靠性加速试验技术,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对加速寿命试验(ALT)、加速退化试验(ADT)、加速可靠性增长试验(ARGT)、高加速寿命试验(HALT)以及高加速应力筛选(HASS)等可靠性加速试验技术进行了研究.阐述了不同类型的可靠性加速试验技术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内的适用阶段及其应用特点,并将可靠性加速试验与传统可靠性模拟试验技术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表明,可靠性加速试验技术已经发展为产品寿命与可靠性评估的新途径,为高可靠性、小子样、长寿命、零失效产品的可靠性评估提供了有效方法,解决了传统可靠性模拟试验技术难以暴露产品设计缺陷和薄弱环节的问题.指出可靠性加速试验技术的应用前景以及未来方向.该研究有利于加强对可靠性加速试验技术的深入理解,以及推进该技术的长久发展.

    可靠性试验全生命周期加速寿命试验加速退化试验加速可靠性增长试验高加速寿命试验高加速应力筛选

    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光伏板热斑检测方法研究

    毛羽郑怀华李隆张傲...
    25-2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光伏板长期处于室外环境,极易因污渍遮挡而产生热斑效应,进而影响光伏电站的安全和高效运行.针对该问题,对基于传统图像处理和基于机器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的热斑检测开展研究.基于传统图像处理,利用区域分割算法和边缘检测算法进行试验,并研究热斑检测的效果.基于机器学习,提出了一种改进型你只看一次第四版本(YOLOv4)的热斑检测方法.其中,数据集通过实地拍摄光伏板热斑搭配模拟热斑的方法来获取.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4 模型对数据集中的热斑检测指标交并比(IoU)达到92.31%、平均精度(AP)达到93.42%,均优于YOLOv4 模型的效果.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光伏板热斑传统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目标检测你只看一次第四版本故障检测

    基于ROS和激光雷达SLAM的动态避障研究

    黄鼎键杨华山钟勇江灏...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Gmapping算法不适用于构建大场景地图的问题,采用带有回环检测的Cartographer算法进行即时定位与建图(SLAM).同时,针对全局路径规划A∗算法可以得到全局路径但不能有效躲避动态障碍物、局部路径规划时间弹性带(TEB)算法可以躲避障碍物但规划的路径可能只是局部最优而非全局最优的问题,提出了融合A∗算法和TEB算法的导航避障方法.通过多层代价地图中静态层、障碍层和膨胀层的有效结合,为路径规划A∗算法和TEB算法提供了便捷的规划环境.对导航环境中静态和动态障碍物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路径规划算法融合后可准确躲避静态障碍物、新出现的障碍物和动态障碍物,且能快速到达目标点.

    机器人操作系统激光雷达即时定位与建图动态避障回环检测A∗算法时间弹性带算法多层代价地图

    10kV智能变电站避雷器持续运行状态检测方法研究

    邱辉林谦诚王晨张可夫...
    35-39,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避雷器运行状态检测设备精度限制、环境干扰等原因导致的检测不及时、检测效果不佳等问题,设计10 kV智能变电站避雷器持续运行状态检测方法.结合奇异谱分析和滑动窗口方法,对10 kV智能变电站避雷器泄漏电流作去噪处理.通过傅里叶级数分解去噪后的避雷器泄漏电流和运行电压,得到避雷器的泄漏电流分量.结合泄漏电流分量建立避雷器运行状态检测装置,实现运行状态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避雷器运行电流的去噪能力较好;在运行 50 min后,避雷器的运行电流稳定在 26 mA;在运行29 min后,避雷器的运行电压稳定在60 V;电流、电压的检测值与实测值误差较小.该方法的应用可以实现对变电站智能化、自动化的检测和管理,提高变电站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

    智能变电站避雷器泄漏电流奇异谱分析滑动窗口运行状态检测

    考虑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性的台区降损方法研究

    胡文骆凯波万树伟钟爱...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台区损耗的影响因素较多,存在三相电流差异大、线路损耗和功率损耗高的三相不平衡问题.为了提高配电台区的供电质量,提出考虑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性的台区降损方法.分析了三相不平衡对台区损耗产生的影响.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将最小化三相电流在台区中的不平衡度、控制自动换相装置、在台区运行过程中调整开关次数最小作为优化目标.通过建立台区降损优化目标函数和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目标函数,获得台区降损优化目标函数的最优解.通过调整三相不平衡,完成台区的降损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优化后,三相电流的值基本相符,且线路损耗、功率损耗减小.该方法有效降低了台区损耗.

    三相不平衡优化改造遗传算法台区损耗目标函数开关次数适应度函数二进制编码

    压差式流量计误差自动化修正算法研究

    黄秀娟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多干扰源扰动下压差式流量计测量结果面临输出不稳、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多源扰动下的压差式流量计误差自动化修正算法.考虑全补偿气体可膨胀性系数、压缩系数、密度系数和流出系数等因素,研究压差式流量计误差自动化修正算法.利用均值滤波滤除信号中的高斯噪声,结合一阶滞后滤波优化卡尔曼滤波算法,修正多源扰动误差.引入自组织算法和Volterra神经网络进一步改进卡尔曼滤波算法,并优化卡尔曼滤波算法的先验模型参数,以实现多源扰动误差的自动化修正.试验结果表明,经该算法控制后:当参考流量为900 m3/h时,示值误差绝对值为0.203%;当参考流量为 700 m3/h时,流量计重复性为 0.06%.该研究可以有效识别并修正由于多源扰动造成的流量异常值,且流量测量精度较高.

    多源扰动压差式流量计误差数据误差自动化修正卡尔曼滤波误差补偿自组织算法Volterra神经网络

    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检测系统设计

    孙华琛傅强
    50-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检测系统试验操作不便、检测结果偏差较大、数据缺乏管理等问题,设计了高精度便携式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检测系统.根据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检测原理,采用曲面拟合的手段,分段计算检测探头的温度函数.设计了基于STM32,集成高精度电压采集、冷端温度补偿和无线蓝牙通信等功能的便携式检测仪.开发了具有淬火介质冷却性能在线数据采集和历史数据管理的数据管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在0~1 000℃范围内的测温误差为±0.2℃.与传统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检测系统相比,该系统具有更好的试验重复性.该系统可满足淬火介质冷却性能检测需求,有利于完善淬火基础数据库、推进热处理数字化进程.

    淬火介质冷却性能STM32K型热电偶冷端补偿分段多项式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