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动化应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动化应用
自动化应用

陈胜

月刊

1674-778X

editor@auto-apply.com

023-67605105

401147

重庆市渝北区龙溪镇武陵路上海大夏B栋17-4《自动化应用》杂志社

自动化应用/Journal Automation Application
查看更多>>《自动化应用》杂志是由国家科技部主管,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主办,1960年创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每月25日出版,在国内外自动化类杂志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实用性技术杂志。电厂、煤矿、水厂、冶金、造纸、机械、石化、化工、纺织、建材等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高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机器视觉的钢丝绳检测数据自动处理与分析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任志国
    155-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钢丝绳传统拆股检测存在的效率较低、数据处理量大、计算量大以及多股钢丝绳数据检测难度较大等问题,在分析了钢丝绳结构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和人工智能检测算法搭建了钢丝绳数据自动检测与处理系统,实现了对钢丝绳状态和力学特性的智能检测与在线实时处理,并以现场使用的圆股钢丝绳为实验对象,对机器视觉钢丝绳智能检测系统进行了应用调试.结果表明,钢丝绳智能检测数据处理系统能准确获取钢丝绳的物理性能参数,距离位置偏差仅为0.02 mm,有效提高了钢丝绳检测数据的效率.

    钢丝绳数据分析智能检测机器视觉信息处理

    基于边缘计算的智能物联网网关关键技术及应用

    杨柯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物联网解决方案中的重要设备,边缘计算网关能够在实现数据通信功能的基础上,在设备侧实施本地数据存储和边缘计算,改善了云计算模式的实时性差和资源浪费问题.为此,提出一种基于EdgeX Foundry框架的智能物联网网关设计方案,分析了EdgeX Foundry各微服务功能模块及其关键技术.该方案从整体上提高了物联网设备数据的实时性和传输效率,适用于对数据实时性和智能化处理有更高要求的物联网应用场景.

    边缘计算物联网网关EdgeXFoundry云计算

    基于窄带网络的铁路地质灾害监测数据传输方法研究

    邹文露杨学锋刘勇杨森...
    161-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无网络环境的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数据传输速度慢、效率低、无法满足通信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高效的窄带数据传输方式.通过将自定义协议、压缩、完整性校验的方法应用于采集仪主站与从站、主站与数据中心的传输方案上,实现自组织网络环境下监测数据的可靠传输,以保障铁路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经实际测试,证明了其高效的数据传输性能,对窄带下的数据传输方式具有一定的工程参考意义.

    窄带网络地质灾害监测数据传输

    基于EtherCAT协议的伺服性能分析工具设计及应用

    谢希杨李翔龙侯欢
    164-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控制领域对于实时性和精确性要求的不断提高,EtherCAT总线技术在伺服控制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而伺服系统的性能对于实现精准的运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EtherCAT报文数据的伺服性能分析方法.首先,利用Wireshark网络封包软件截取EtherCAT通信数据,并导出为pcapng文件格式,然后,根据EtherCAT协议的报文规范,采用VC++对其进行解析,以获得过程数据对象,最后,利用这些数据对象分析伺服系统的定位误差、位置跟踪误差、位置稳定时间和定位时间.EtherCAT报文解析工具的设计为伺服性能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工具支持.

    EtherCAT协议伺服系统伺服性能报文分析

    地下管网排查硬件数据实时传输接口集成研究

    王宵郭剑桥邓娟杨鑫...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正确的管网数据是智慧城市、管网攻坚战、一体化调度等成功的关键,而存量管网排查与监测数字化则是管网数字化的基础与核心.针对传统管网排查行业中需要多终端、多软件频繁切换、数据多次转换、大量机械重复工作等问题,基于RTK精准的测量定位技术,并结合长期一线管网数字化、信息化工作经验,构建了管网排查外业数据采集硬件实时传输功能,开发了通用硬件接口集.通过以上研究,一线管网外业采集人员通过手机app在录入数据的同时,可以快速调用RTK等硬件设备的配置、传输功能,简化外业操作,减少多系统之间的转换,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与数据准确度.

    RTK管网数字化管网排查外业数据采集GIS

    热网通信效率优化的研究与应用

    张闯王志红孟超姚新宇...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热网系统的通信技术不仅负责热网系统内部设备间的信息交换,还负责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监控,其通信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热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提升热网监控平台主站与锅炉房及换热站等子站间的通信效率,研发一种物联网智能终端设备,接入锅炉房及换热站等子站与热网监控平台主站系统间的通信链路,优化其通信过程.经仿真测试,验证了系统的运行效果,主站和子站间的通信延时从100 s以上缩短到1s以内.

    热网系统通信技术物联网终端

    国产操作系统软件部署依赖性分析及解决方法研究

    刘航李鹏山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国产Linux操作系统UOS为例,分析了国产操作系统软件的部署依赖性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首先介绍了某国产操作系统的概况、应用场景和市场前景;然后探讨了软件部署的概念和流程,包括软件包管理器、手动编译安装以及虚拟环境和容器的使用;最后讨论了国产操作系统中常见的软件依赖性问题,包括库依赖性、版本依赖性、架构依赖性等,并分析了这些问题在国产Linux操作系统中的具体表现.

    国产操作系统软件部署依赖性问题

    一种基于长短帧的串口实时通信方法

    魏烈祥汪天照廖辉文韬...
    179-181,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一种基于长短帧的串口实时通信方法,将上位机、下位机通信协议设计成短帧和长帧 2 种不同的帧结构,短帧为1个字节,长帧为多个字节.长帧的帧头和帧尾与短帧一起进行编码.基于短帧的通信是实时的,基于长帧的通信是非实时的.采用这种帧结构设计方法,在实时数据量不大的情况下,提高了串口通信的数据吞吐率.从帧结构设计到软件实现及实例论证了该实时通信方法的可行性,完成了基于该方法的核检测仪器γ能谱仪上的通信应用.

    长短帧γ能谱仪串口通信

    基于北斗定位技术个人救生定位终端的研制与应用

    刘继海魏三喜樊智一陈鑫...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通信方式受限于移动通信信号的覆盖范围,因此,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的救援变得更困难.为此,旨在开发一种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个人救生定位终端,为广泛的户外活动提供备用通信和紧急救援手段,以最大程度地保障遇险人员的人身安全.为实现上述目标,通过系统硬件设计和系统软件设计研发基于北斗定位及卫星通信技术的个人救生定位的可穿戴式终端,并将该终端在广东、湖北、新疆等成功应用,大大提高了紧急情况下的救援效率和成功率.

    北斗定位技术短报文通信应急救援

    电网调度WAMS系统高速数据总线的设计与实现

    武杨马云龙王恒杜鹏...
    185-18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广域测量系统(WAMS)中海量数据的高效、可靠传输,提出了一种面向广域测量系统的海量数据传输总线.该总线采用订阅/发布机制、数据缓冲区管理、一对多并发传输、数据传输链路管理等关键技术,实现了WAMS系统中海量数据在进程间和网络上的快速传递,与传统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消息中间件相比,其在数据通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有明显提升.实践证明,海量数据传输总线能够满足WAMS系统海量实时数据的高实时、可靠传输需要,保障WAMS系统海量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广域测量系统海量数据传输总线数据缓冲区管理消息中间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