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孙怀义

双月刊

1001-9227

auto81@163.com

023-63050371

401121

重庆市渝北区人和杨柳路2号B区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Journal Automation & Instrument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技术刊物。旨在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中国自动化与仪器仪表的发展,为自动化和仪器仪表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视觉效果的图像色彩智能优化研究

    张坤
    55-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图像的视觉效果,对面向视觉效果的图像色彩智能优化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LLLUT的ACE优化算法.首先,对标准自动色彩均衡(ACE)算法进行研究;然后针对标准ACE算法存在的缺点进行改进,以降低其计算复杂度、提高算法对图像均衡处理的速度性能为目的,选择局部线性查找表(LLLUT)法对ACE算法进行优化;最后对基于LLLUT的ACE优化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LLUT的ACE优化算法校正后的图像,均值都明显下降并调整到120-130之间,符合人眼的最佳视觉范围.其中,针对光线不足的图像,本算法的均值较标准ACE算法的均值增加了 4.726 5,标准差增加了 2.407 3,熵值增加了 0.084 2;针对曝光过度的图像,本算法的标准差较标准ACE算法的均值增加了 3.137 3,熵值增加了 0.164 2;针对对比度的雾霾图像,本算法的标准差较原始图像提高了 33.745 2,较标准ACE算法的标准差增加了 10.121 9.在进行图像校正时,针对尺寸为300*400的图像,标准ACE算法需要耗费701.223 s,本算法仅需2.727 s;针对尺寸为1 600*1 600的图像,标准ACE算法需要耗费418 247 s,本算法仅需336.414 s.综上可知,提出的基于LLLUT的ACE优化算法具有可行性与有效性,在提高图像视觉效果的同时,有效地提升了算法的计算速度.

    视觉效果图像色彩ACE算法

    基于多阶排样方式的矩形件二维板材下料算法

    潘卫平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二维剪切下料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多阶排样方式的优化算法.递归构造多阶排样方式,称若干行若干列同种矩形件按照相同方向排列在一起形成的排样方式为0阶排样方式,n(n为正整数)阶排样方式由两个n-1阶排样方式沿着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拼合而成.设计多阶排样方式的递归生成算法,按照阶数从小到大顺序生成多阶排样方式.将列生成算法与多阶排样方式生成算法相结合得到下料方案,按照板材使用张数最少原则确定下料方案中每个排样方式的使用次数.将这里排样方式分别与文献中的匀质条带三块排样方式、双排多段排样方式、简单块占角排样方式和递归四块排样方式进行对比,实验计算结果表明,多阶排样方式的排样价值高于以上4种排样方式.进一步地,将该下料算法与文献下料算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下料算法可提高板材利用率.

    二维下料下料算法多阶排样方式列生成矩形件

    改进SSD算法的无人喷雾机避障路径规划

    张恪莱
    63-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无人喷雾机避障路径规划算法存在规划路径规划精准度与规划效率无法平衡的问题,导致在高精度规划设定下,算法寻优过程较为复杂,整体规划效率偏低;设定高效率寻优条件下,所得路径偏差较大,严重影响正常农业生产.为了解决精度与效率的平衡问题,引入改进的SSD算法,对无人喷雾机避障路径规划过程进行全程优化;通过建立改进的SSD算法卷积模型、创建障碍目标注意力机制、避障路径规划;实现提升模型特征影响程度,优化路径障碍分析能力,增强障碍路径规划计算能力的效果.通过对比实验数据表明,经过提出算法优化后的无人喷雾机避障路径规划精准度与规划效率均有所提升,能够更好地平衡障碍规避精度与路径规划效率,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改进的SSD算法无人喷雾机避障路径规划

    地震作用下锚固边坡的动力响应试验与数值分析

    张妙芝李楠周运锋
    67-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在地震作用下锚固土质边坡的动力响应规律,采用1∶7缩尺模型振动台试验,分别以Kobe波、汶川波和El Centro波作为输入波,监测坡体加速度,以此来研究锚固边坡加速度的响应规律和地震动参数(地震波类型、地震波幅值)对坡体加速度的影响,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随着边坡的高度上升,PGA放大系数随之增大,且在坡肩处达到峰值,即动力加速度响应最为强烈的位置在边坡顶部;在水平方向上,坡体的PGA放大系数无明显变化.当对于同一测点输入不同地震波时,Kobe波作用下的锚固坡体动力加速度响应最大,汶川波最小;对于同一种地震波而言,各测点处的PGA放大系数随着地震波幅值的逐渐增大,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边坡顶部的变化趋势更明显.

    土质边坡锚固系统地震作用振动台试验数值模拟

    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卷积神经网络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喻皓
    7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故障诊断技术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移动网络故障诊断中,由于故障样本数量有限,传统方法难以准确诊断出故障类型.因此,研究提出了一种融合朴素贝叶斯模型(Naive Bayesian Model,NBM)和图卷积神经网络(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GCN)的移动网络故障诊断方法.通过GCN与NBM的融合,故障诊断方法能够提取到更多故障数据,用于对故障的识别和诊断.结果表明,模型方法的故障诊断准确率平均值和故障误检平均值分别为92.18%、9.13%;同时模型方法在网络故障分类识别效率为75.00%,且在故障识别开始时的平均时间开销为11 s.所有结果均优于对比算法,这说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出移动网络故障类型,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和鲁棒性.

    人工智能朴素贝叶斯模型图卷积神经网络网络故障检测效率

    智慧校园监控视频系统构建和人脸识别技术

    郭政华仲文强
    77-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校园监控系统对目标人物的识别准确度,从人脸检测算法与人脸识别算法两个模块对系统进行改进.一方面通过替换检测网络颈部结构中的常规卷积层为DO-Conv,并改进IOU损失函数,提高YOLOv5人脸检测算法的检测精度;另一方面通过引入h-swish激活函数与SE注意力机制,提高Mobile Face Net人脸识别算法的识别效果.实验证明,所提改进人脸检测算法,在保持YOLOv5算法较快运算速度的情况下,提高了算法的精确度,检测精度达到91%,综合性能最佳;所提改进人脸识别算法的识别精度同样在保证较小的参数量与较快的运算速度的同时,提高了算法的识别精度,相较于原始Mobile Face Net算法与SphereFace算法,提高了 0.11%和0.16%,具有更好的识别结果.基于改进人脸检测算法与改进人脸识别算法搭建的校园安全监控系统,对目标人物的识别准确率较高,平均准确率达到913.31%,符合校园安全监控需求,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目标检测人脸识别校园安全监控系统SE注意力机制

    基于机器视觉的运动动作多特征识别算法研究

    张楠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特征设计方法的兴趣点泛化能力弱、可迁移性差等问题,研究首先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学习的卷积神经网络,然后引入跨模态训练对光流图改进,最后使用运动激励和时间聚合模块进行优化,最终得到基于机器视觉的舞蹈运动动作多特征识别算法.研究结果显示,在FolkDance舞蹈数据集与AIST++舞蹈数据集中研究并提出的算法融合准确率分别为98.1%与74.3%,且在仅需1.73 s就可对舞蹈动作实现精准识别.综上所述,研究提出的方法能极大减少人工与时间成本,对复杂的舞蹈运动视频中的舞蹈动作能实现精准识别,在实际应用中具有更强的适用性.

    机器视觉多特征学习舞蹈运动人体动作识别跨模态预训练激励模块

    基于贪心迭代算法的网络信息传输安全威胁动态识别方法

    苏杉张冠珠李国新洒艳...
    87-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信息传输安全威胁识别过程中易出现漏检现象,影响网络入侵特征检测的准确性,为此,提出基于贪心迭代算法的网络信息安全威胁识别方法.采用动态网关入口节点监测方法,采集网络信息传输的动态数据集,提取多帧频谱特征量;结合网络拓扑结构重组方法,实现对网络传输信息的动态特征分布式重构,根据组合频域因素分布式融合技术,实现对网络信息传输的动态迭代处理,采用离散傅里叶变换,实现对网络性安全威胁的时间序列频域转换控制,根据网络攻击类型进行网络入侵特征检测和分类识别,根据贪心算法迭代结果,实现对网络信息安全威胁的动态识别和监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网络信息安全威胁识别方面具有优秀的特征检测能力,能够根据不同的入侵威胁程度对安全威胁进行有效的分组识别,该方法的漏检率最低仅为0.021.

    贪心迭代算法网络信息网络安全威胁识别

    基于相位式激光测距的废树脂界面测量技术研究

    刘晓莉朱澳张博马敬...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后处理废树脂界面接触式测量方法的故障率高、后期检修维护困难等问题,设计了基于相位式激光测距的废树脂界面测量仪表,并针对测量原理、硬件设计、软件开发、性能测试开展研究.本设计采用光纤分体式结构实现辐射区域与安全区域隔离,利用非接触式激光测距方法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同时根据测量工况设计了相应的软件算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在0~6 m的测量范围内实现了±10 mm的液位测量精度以及±25 mm的树脂界面位置测量精度.由此分析可知,设计的系统在废树脂贮槽内的双界面测量中检测精度较高,为后处理厂废树脂界面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位式激光测距废树脂双界面测量信号处理

    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风光互补电站出力预测研究

    邓韦斯戴仲覆鲁聪张旭东...
    97-100,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风光互补电站出力预测准确度,研究了风光互补电站的出力预测方法.分析了风光互补电站机组出力情况,建立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和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用于训练历史数据.提出改进动态组群合作优化求解算法,利用该算法对风光互补电站出力进行预测,并利用仿真分析论证了提出模型的有效性,说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预测误差,改善预测精度.

    神经网络风光互补出力预测自适应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