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政法论丛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政法论丛
政法论丛

孙培福

双月刊

1002-6274

sdzflc@163.com

0531-88599868

250014

山东济南市解放东路63号

政法论丛/Journal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政法论丛》创刊于1985年4月,同年10月10日出版创刊号,季刊,内部发行;1987年10月从内部发行变为国内外公开发行;1995年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政法论丛》以繁荣社会主义法学、促进学术交流、扶持人才、为三个文明建设和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服务为办刊方针和宗旨,倡导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研究原则,坚持政法与学术导向性,强化质量意识,追求高品位,实行开放办刊,积极传播和吸纳国内外优秀的法学成果,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刊特色,即以法学为龙头,注重导向性、学术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创新性,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越来越受到法学理论与司法实务界、高校师生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喜爱。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据"可否纳入知识产权客体范畴?

    肖冬梅
    13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民法总则》(草案)第108条将"数据信息"纳入知识产权客体范畴,虽然该规定最终未获通过,但却引发了学界和业界的热议,数据可否纳入知识产权客体范畴的讨论方兴未艾.根据"信息链"理论,事实、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之间是呈现一种由下至上逐步提炼加工的链式关系,数据与信息、知识、情报之间依次包含.但数据并不符合知识产权客体的一般特征,若将"数据"整体直接纳入知识产权客体的范畴,会冲击已有的权能和体系,影响知识产权客体家族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应对数据进行分类保护,在现有知识产权保护基础之上,增设数据产权保护模式,数据主体就个人原始数据享有数据人格权和数据财产权;企业就其加工处理取得的衍生数据享有数据财产权,企业这种财产权利取得的门槛低于知识产权取得,不必要求独创性、创造性或显著性等知识产权客体的一般特征,宜采取弱保护模式.

    数据知识产权客体原型范畴理论家族相似性理论

    人在法律中的形象与"法律人"学术内涵的重建

    夏扬
    149-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律以权利义务的遵守描绘"人"的形象."人"的形象随着权利义务实现压力的减小而走向暗淡.经过主观努力即可获得遵守的假设在现实生活中不能经常实现,法律描绘"人"的形象以弥补这一不足以使得假设成立.法律遵守依靠平等产生的普遍约束力,现实的不平等需要以"人"的形象来作出解释."人"的形象在现代法律重新利用,通过"矫枉过正"以揭示围绕遵守可能进行的制度改进.精神状态与生物外观的不符提示依据遵守可能性对政策目标加以调整,而难以遵守的法律通过制度改进来促进遵守."能够遵守法律之人"是"法律人"的基本学术内涵,学术研究依据遵守难易对制度优劣做出评价并加以改进,以此建立起法学理论的大厦.

    人的形象法律人生物外观精神特征遵守

    本刊稿件体例要求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