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AcciMap模型的施工升降机安全风险研究

    赵挺生冯楚璇蒋灵张伟...
    79-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施工升降机事故,分析36起施工升降机事故调查报告,采用Rasmussen社会系统层次模型,建立施工升降机安全风险管理框架;在梳理各层次事故致因因素基础上,通过信息提取、加工与整合,构建施工升降机事故AcciMap模型;根据模型中信息流的传递途径,制定施工升降机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结果 表明:施工升降机事故AcciMap模型可展示由深到浅层次间致因因素的影响路径,根据人机环管层循环信息流的戴明环管理方法,得到施工升降机施工的具体管控内容.

    施工升降机AcciMap模型安全风险循环信息流致因因素

    基于广义极值分布的流化床压力波动风险预警

    张进春陈昕张文俊吴士龙...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预警气泡运动所引起的流化床粉煤气化压力波动风险,提出预测压力波动极值以及压力波动重现水平的方法;首先采用自相关分析法将压力波动母样本数据合理分段,再用区间极值法统计子样本的压力波动极值数据,以广义极值(GEV)分布方法建立GEV分布模型和Gumbel分布模型,并经过模型诊断选择最优模型;然后通过子样本与母样本的参数关系得到母样本极值分布参数,进而基于母样本极值分布参数得到压力波动极值的期望值;最后以母样本极值分布参数为中心进行贝叶斯推断,得到压力波动的重现水平.结果 表明:采用GEV分布法得到的估计极值误差率控制在±10%以内,平均误差率控制在-1.7%~3.7%以内;有95%的信心认为压力波动重现水平将处于置信区间内.

    流化床压力波动广义极值(GEV)风险预警重现水平

    高海拔排土场边坡安全稳定性SBAS-InSAR监测

    董建军梅媛李昕刘士乙...
    92-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高海拔排土场边坡安全稳定性监测中常规监测仪器布置和人员值守的高投入、高风险问题,分析西藏山南桑日县某排土场边坡25景Sentinel-1A数据,利用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技术监测终了排土场边坡从2018年11月4日-2020年12月23日期间的地表形变,采用基线估计状态空间模型、自适应滤波和最小费用流进行相位解缠,经过影像配准、干涉处理和去平地效应,考虑高海拔地区跨越干湿季时温度和降雨对数据的影响,生成平均形变速率图,基于形变监测结果评判该排土场边坡的安全稳定状态.结果 表明:该排土场边坡坡体2018-2020年的平均形变速率最大值为-13.90 mm/a,且在2020年6月,达到黄色预警阈值,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后,沉降速率趋缓得到了有效控制.实践表明:SBAS-InSAR应用于高海拔排土场边坡,能够实现动态、全面覆盖、长期可靠的安全稳定性监测.

    高海拔排土场边坡安全稳定性短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BAS-InSAR)形变监测

    二硫化钼基杂化物对聚合物火灾安全性影响

    周克清翟丹阳印恋桂宙...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聚合物材料的火灾安全性,利用二硫化钼(MoS2)的独特性能,结合纳米复合、催化成炭等设计思路,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eMnOx-MoS2和CeFeOx-MoS2双金属氧化物-MoS2纳米杂化物,并将其分别应用到2种典型聚合物(聚氨酯和环氧树脂)中.结果 表明:2种杂化物均匀分散在聚合物基体中,可有效延缓聚合物材料的热降解速率、提高残炭率,复合材料燃烧时释放的可燃性气体以及CO等毒性气体和烟密度明显降低,火灾安全性能明显提高.

    二硫化钼(MoS2)杂化物分散性聚合物材料火灾安全性

    IAFSA-GRNN在油田集输管道CO2腐蚀速率预测中的应用

    郑度奎程远鹏李昊燃何天隆...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油田集输管道CO2腐蚀速率预测的准确性,针对原始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群智能算法优化原始GRNN的预测模型;分别使用GRNN模型、人工鱼群算法(AFSA)优化的GRNN(AFSA-GRNN)模型和自适应改进的AFSA-GRNN(IAFSA-GRNN)模型预测X65管线钢的CO2腐蚀速率.结果 表明:采用AFSA和IAFSA优化光滑因子S后,能大大提高GRNN模型的预测精度,预测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由36.09%分别减小至7.20%和6.90%;与AFSA相比,IAFSA优化的GRNN不仅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还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AFSA-GRNN在第164次迭代计算时收敛,而IAFSA-GRNN在第109次迭代计算时收敛,说明AFSA经自适应优化能提高优化过程的收敛速度和GRNN的预测精度.

    人工鱼群算法(AFSA)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集输管道CO2腐蚀速率预测精度相对误差

    阜山金矿进回风巷粉尘孔粒径分布及其分形特征

    徐晶格欧盛南刘建国金龙哲...
    118-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金属矿井下粉尘孔粒径特征,以阜山金矿为例,系统研究其进风巷粉尘(IAD)、回风巷粉尘(RAD)的孔粒径分布(PSD)情况.首先,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低温液氮吸附仪分别测试粉尘粒径与孔参数,然后利用分形理论计算并分析其粒度分形维数与孔分形维数.结果 表明:RAD粒径比IAD粒径小,两者最可几粒径分别为7.19、23.58 μm,可被人体吸入粉尘(粒径≤10 μm)占比分别为65%、40%,但IAD中的微细颗粒物(粒径≤1μm)占比多于RAD,两者分别为0.67%、0.39%;其次,IAD、RAD孔结构类型均以不透气性密闭孔为主,且RAD孔结构较IAD更为发达,金矿采场爆破作用是致使RAD孔结构发达的原因;此外,IAD、RAD均具有显著的粒径和孔分形特征,其中IAD的粒度分形维数与孔分形维数均大于RAD,说明IAD粒径分布更复杂、表面粗糙度更大、孔复杂度更高.因此,金属矿山应加强对IAD的重视与控制.

    阜山金矿进风巷粉尘(IAD)回风巷粉尘(RAD)粒径分布(PSD)孔结构分形维数

    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人群计数方法

    吴思张旭光方银锋
    127-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预测固定场景中的人群计数,在人群分析领域,采用一种融合注意力机制的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人群计数,该模块结合空间域注意力和通道域注意力,空间域注意力可以编码整个图像的像素级上下文信息,以更准确地表达像素级别的密度图,而通道域注意力可以在不同的通道中提取更多的区分特征使网络显著表达人群的局部区域,并在多个公开数据集上进行测试.结果 表明: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人群计数方法可以准确地估计拥挤场景中的人群数量,在平均完全误差和均方误差上均优于CSRNet.

    注意力机制人群计数空间域注意力通道域注意力密度图

    喷射火环境下石化管廊管道失效特征试验研究

    周宁吴露露李雪李徐伟...
    135-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喷射火灾下石化管廊管道热力学响应特征,依据流体力学相似理论搭建缩比试验平台,开展石化管廊管道热力学响应试验研究.通过分析火灾中管道热力学响应特征及事故多米诺演化特征,探讨各因素对管道升温和失效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强度理论建立管道失效时间定量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火灾功率是管道失效的主导因素,随着火灾功率的增大,管道失效时间缩短;水平方向喷射火影响程度最大,相较于垂直方向喷射火管道峰值温度提升近一倍;多喷射火源下火焰强度、覆盖范围急剧增加,受火管道峰值温度达到800℃,钢结构管道强度基本丧失;液相介质会加速管道失效,且管道压力、管道尺寸、距火源远近程度对管道失效影响显著.

    喷射火石化管廊热响应管道失效火灾功率

    考虑主动避让行为的养老场所人员疏散研究

    霍非舟刘昶马亚萍李盈...
    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主动避让行为对养老场所人员疏散的影响,建立考虑主动避让弱势群体行为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型分别考虑避让弱势群体前方行走区域、斜前方行走区域、前方和斜前方行走区域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分析不同避让方式下弱势群体比例、行人密度、弱势群体位置分布对整体疏散结果的影响.结果 表明:主动避让弱势群体行为能够降低疏散时间,增加疏散的通畅性;弱势群体比例的增加以及人员密度的增大会增加疏散时间,存在最佳的避让方式使得疏散效率最高.弱势群体分布在近出口区域能够显著提高疏散效率.

    主动避让行为养老场所人员疏散元胞自动机弱势群体

    基于飞行剖面的航空器试飞活动空管风险研究

    韩鹏王军王启赵嶷飞...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空中交通管理风险对航空器适航试飞活动不安全事件的影响,首先,依据航空器试飞科目绘制相应飞行剖面;其次,基于试飞活动飞行剖面,分析管制单位试飞保障流程,提取管制运行风险对试飞活动的影响因素;采用事故树分析法(FTA)分析事故发展过程,将事件和逻辑关系映射至贝叶斯网络(BN),依据国内外民航空管不安全事件分类统计结果和航空器制造商对试飞活动风险评估结论确定条件概率表,并基于变量消元法计算后验概率,推演事故主要诱因.结果 表明:航空器试飞活动出现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征候时,管理因素是导致试飞活动空管保障环节不安全事件的关键致因;试飞任务、空域环境及管制员工作差错也是导致试飞活动不安全事故的较大风险源.

    飞行剖面航空器适航试飞活动风险评估空中交通管理贝叶斯网络(B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