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校安全学科"两线一格"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探析

    佟瑞鹏王露露尘兴邦王乐瑶...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开展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简称安全学科)课程思政建设,推进学科知识传授、价值塑造与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研究安全学科课程思政内涵及育人模式.首先,辨析安全学科课程思政含义与特殊性;然后,提出安全学科"两线一格"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构想;最后,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安全学科为例,开展"两线一格"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实践.结果表明:安全学科课程思政可理解为在安全学科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以实现安全学科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统一;安全学科知识线与思政育人逻辑线("两线")是构建安全学科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重要支撑,人才培养目标、育人策略、育人效果评价与优化是打造安全学科思政育人格局("一格")的基本内容;通过应用"两线一格"育人模式,可满足安全学科德学育人需求,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安全学科课程思政"两线一格"育人模式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内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主要成就:基于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制度及相关文献的研究

    郑文博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水平,分析世界范围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特征,探究典型的国家制度安排,总结学术研究的成果和不足.结果表明:世界范围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整体趋势是从事故数量较多但致死率较低,转变为事故数量较少但致死率较高;我国事故数量和致死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维持在较低水平.美国更关注制度底层(企业及市场)的安全管理,中国和越南更重视制度的顶层(律法与组织)设计,新加坡则对二者均有严格把控.学术研究在确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探究事故发生和应对机制,测算安全管理投入,分析安全氛围作用机制等4个方面,取得丰硕成果.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安全事故安全管理制度国内外事故数量

    不合规任务对新生代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

    李乃文刘亚平牛莉霞
    18-2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不合规任务对矿工不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引入组织自尊与心智游移,构建链式中介模型;采用不合规任务量表、组织自尊量表、心智游移量表、不安全行为量表,调查499名新生代矿工;并运用SPSS26.0、AMOS23.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不合规任务可以直接预测新生代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或是通过组织自尊和心智游移的独立中介作用,以及组织自尊、心智游移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新生代矿工的不安全行为.有效管控不合规任务、组织自尊和心智游移,可以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频率,减少事故的发生.

    不合规任务新生代矿工不安全行为组织自尊心智游移

    风险态度量表的中文版修订及应用

    刘晋沈浩刘卓慧陈思同...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测量个体的风险态度,减少不安全行为,修订中文版风险态度量表,讨论在我国文化下该量表的结构;发放250份风险态度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20份,运用SPSS软件分析回收的问卷,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结果表明:修订后的风险态度量表由主动接受风险的态度、趋近接受风险的态度、规避风险的态度、拒绝风险的态度4个因子组成,共32个条目,累计贡献率为75.43%;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96,具有较好的信度;量表的卡方自由度比(CMIN/df)为1.832,增值拟合指数(IFI)为0.905,相对拟合优度指数(CFI)为0.904,均方根残差(RMR)为0.038,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49,量表结构效度较好;经过专家和相关学者的非结构化访谈,修改和删除部分条目,量表内容效度较好.

    风险态度量表中文版信效度建筑工人因素分析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安全重点风险管控机制

    王晓庆陈东王安娜钱城江...
    31-3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晰城市区域安全生产重点风险演变趋势,建立有效的风险管控机制,根据江苏省某地级市城区范围内实际调研结果,针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商业场所3类重点行业领域特性,深入剖析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运用系统动力学(SD)理论和方法,构建城市安全生产重点风险系统模型,并使用Vensim软件动态模拟城市区域安全风险值,结合调研数据、模拟结果,从3类重点行业实际风险角度,提出提升城市本质安全水平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区域安全生产重点风险演变趋势大致为缓慢降低→极速降低→趋于平缓;3类重点行业风险影响因素、风险总量、风险消除数量、风险消除速率、风险消除转折点等均因行业不同而有所差别.

    城市安全重点风险管控机制系统动力学(SD)重点行业

    双策略耦合优化的含瓦斯煤破裂过程信号辨识

    付华赵俊程刘昊刘雨竹...
    40-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含瓦斯煤破裂过程信号特征的辨识问题,以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为基分类器,提出一种基于AdaBoost算法与哈里斯鹰优化(HHO)算法双策略耦合优化的辨识模型.首先针对AdaBoost算法中错误样本占比随迭代不断增加影响最终强分类器辨识效果的问题,引入权重参数,以改变弱分类器权重,提高辨识精度;然后为确定最优的模型参数,结合HHO,优化辨识参数与权重参数,优化过程中HHO与改进的AdaBoost算法产生耦合作用,使得辨识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达到最优,平均准确率为91.36%,标准差缩小至0.017 4.研究结果表明:双策略耦合优化HHO-AdaBoost-BiLSTM含瓦斯煤体破裂过程信号特征辨识模型准确性更高,稳定性更强.

    含瓦斯煤破裂信号特征辨识双策略耦合优化AdaBoost算法哈里斯鹰优化(HHO)算法

    基于SNA的露天矿爆破安全风险评估

    柯丽华陈魁香胡南燕谭铭...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少露天矿爆破安全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构建露天矿爆破安全风险因素关系网络模型(A型模网)和安全风险因素与安全事故之间的关系网络模型(B型模网),研究风险因素之间以及爆破事故与风险因素的关联关系,提出基于SNA的露天矿爆破安全风险评估模型.确定爆破技术指导和检查不到位、安全意识薄弱、违规操作等因素是影响露天矿爆破安全的核心风险因素,重点管控的关键关系为天气恶劣→违规操作等;风险管控后模网的整体网络密度和中间中心势分别下降75%和100%.研究表明:通过靶向干预核心风险因素并切断关键关系,可有效管控风险.

    露天矿爆破安全事故社会网络分析法(SNA)安全风险评估关系网络模型

    基于改进Green-Ampt模型的边坡渗水破坏分析

    任青阳陈斌孟欣靳红华...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因降雨引起边坡渗水破坏的安全稳定性问题,以某桥基边坡为例,充分考虑坡面流水的汇集积水效应,改进Green-Ampt入渗模型;基于改进后的模型计算得到持续性强降雨下边坡雨水入渗时空特征,结合FLAC3D软件模拟边坡随雨水入渗的渐近性破坏过程.结果表明:由改进模型得到的湿润锋特征与工程实际相符,离坡顶越远雨水的入渗深度越大,雨水入渗速度随降雨时间延长而变缓;由坡面流水引起的湿润锋深度占总深度的比例较大,在前5 h内坡脚处其比例超过50%;边坡的破坏由坡脚向坡顶、由浅向深渐进发展,具有明显的时间间断性和多层逐级后退式渐近性破坏特征.

    Green-Ampt模型渗水破坏桥基边坡碎石土渐近性破坏数值模拟

    细水雾-惰性气体协同灭火性能试验研究

    罗振敏王欣王涛孟子骐...
    6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细水雾灭火效率,利用试验研究和数学模型分析,研究细水雾和惰性气体氮气(N2)和二氧化碳(CO2)的灭火性能及协同灭火效应.通过自主设计搭建的杯式燃烧器试验装置测试细水雾和惰性气体的单一及复合灭火效果,建立适用于细水雾和惰性气体的协同因子数学模型.结果表明:N2灭乙醇火和庚烷火的最小体积分数分别为34.92%和31.97%,CO2灭乙醇火和正庚烷火的最小体积分数分别为24.37%和22.15%;从协同效应来看,细水雾与N2存在正协同灭火效应,而与CO2协同灭火效应不明显,N2与CO2之间没有表现出协同灭火效应.

    细水雾惰性气体协同灭火灭火性能杯式燃烧器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

    王丹梁靖涵
    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风险,基于事故分析等方法提炼指标,建立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变权理论和贴近度替换传统物元可拓方法中的常权赋权法和关联度算法,构建基于改进物元可拓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模型;应用该模型进行案例验证,得出案例工程施工风险等级为1级,属于低风险,并通过对比改进模型与传统物元可拓模型的评价结果,验证改进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应用基于改进物元可拓方法构建的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模型,可以在事故发生前有效评价项目风险状况,达到提高风险管理效益的目的.

    装配式建筑施工风险评价物元可拓模型变权理论贴近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