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核电厂运行阶段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李鹏程许倩王烨
    60-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育良好的核电厂运行阶段安全文化,通过分析核电厂运行特征,总结已有的核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构建核电厂运行阶段安全文化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价值观、行为、系统和环境4 个层次,并细分出13 个二级指标和61 个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指标之间的非独立性和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关系,提出一种基于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以及网络层次分析法(ANP)相结合的综合方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结果表明:该方法结合调研数据,可得到核安全文化评价指标权重,并甄别出改善核安全文化的关键在于决策层的安全意识、以身作则等指标,为核电厂运行阶段安全文化的培育提供指导.

    核电厂运行阶段核安全文化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网络层次分析法(ANP)评价指标

    基于改进N-K模型的地铁盾构掘进安全风险耦合研究

    张建设黄艳龙李瑚均陈辉华...
    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预防和控制地铁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安全风险,并精准判断哪些风险耦合情境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显著情境,提出改进N-K模型研究地铁盾构掘进安全风险耦合;综合运用文献研究、事故案例、专家访谈等方法,辨识地铁盾构掘进的关键安全风险因素;基于N-K模型提出新的地铁盾构掘进安全风险耦合评估模型,并选用安全事故案例验证该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辨识得到地铁盾构掘进关键安全风险因素清单,包括4 类一级风险因素,21 个二级风险因素;地铁盾构掘进施工安全风险随着耦合因素种类的增加而变大,4 因素风险耦合值最高,3 因素风险耦合值次之,双因素风险耦合值最低,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和机械故障参与作用的耦合情境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改进N-K模型盾构掘进施工安全风险风险因素风险耦合

    基于Choquet模糊积分的煤矿安全投入经济效益评价

    姜福川金凤春张晓晓杨浩...
    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合理安排各项安全投入,构建一种解决指标间相关性的模型.首先,剖析基于安全投入的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结构指标体系;其次,利用熵权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然后,针对指标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基于安全投入结构,引入熵权-基于2-可加模糊测度的Choquet模糊积分模型,计算经济效益评价值;最后,选取某煤矿进行实证分析,验证所构建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模型比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更具有可靠性;该模型考虑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关联情况,能够得到较为准确、科学的评价结果.

    Choquet模糊积分煤矿安全投入经济效益2-可加模糊测度

    公共场所行人异常行为识别方法综述

    赵荣泳韦炳宇朱文杰郑程元...
    8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公共场所行人异常行为识别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首先,借助中国知网(CNKI)和Web版引文数据库(WOS),给出公共场所行人异常行为广义定义与泛在特征,将常见异常行为划分为危害行为、不合群行为和违规行为3 类;其次,从数据和技术基础视域,将现有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划分为人工设计法、人体骨架法、红绿蓝(RGB)图像法和可穿戴传感器法4 类;然后,梳理国内外主流人群异常行为数据集,分析相关算法在数据集上的性能表现;最后,从可用数据集和数据融合检测等方面总结现有研究方法局限性,给出未来研究方向与优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4 类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异常行为识别领域缺乏行为种类丰富、定义清晰、高质量的人群异常行为数据集;未来研究应聚焦稳健性强、准确率高的异常行为识别方法、模型及算法;探索多维数据融合互补检测方法,提升异常行为识别理论成果的应用场景的自洽性和自适应性,提高公共场所人群安全治理水平.

    公共场所行人异常行为识别方法可穿戴传感器异常行为数据集

    我国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特征及严重程度分析

    焦宇马玉蕾李显马洪亮...
    94-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我国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MWSA)数据的有效管理,减少事故发生及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基于2010-2022 年国务院安委会挂牌督办的278 起MWSA,建立通用的MWSA数据库,从事故发生时间、空间、行业、类型维度探究事故特征分布,并依据事故严重程度的综合量化指标,构建分位数回归模型全面识别事故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时空分布上,6-9 月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处于高峰,日照充足的白天(7:00-18:00)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占比多达 2/3,经济发达省/直辖市(京津江浙沪闽)事故较少;爆炸和车辆伤害为主要事故类型.在 0.05 的显著性水平下,事故类型、发生日期、季节、日照条件、天气、平均温度、企业员工规模、企业成立时长等 8个因素分别在不同分位点处与事故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其中,天气、平均温度是低严重度事故中影响事故后果的重要因素,100 人以下的企业员工规模因素增大了极端严重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MWSA)事故严重程度事故特征分位数回归异质性数据库

    基于耦合协调分析的火灾-经济-环境时空演化研究

    向月骆鑫秦毅钱一诺...
    103-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火灾、经济、环境的时空演化特征,基于 2000-2019 年中国火灾、经济、环境数据,建立火灾-经济-环境耦合协调模型,研究火灾、经济、环境系统的耦合发展水平;结合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研究我国31 个省域各子系统时空演变特征及聚集性,并基于Moran'I检验开展火灾、经济、环境空间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9 年火灾、经济和环境综合发展耦合良好.从时间维度上,2000-2019 年耦合度和协调度呈上升趋势,耦合度受火灾综合得分影响,协调度受经济子系统影响;从空间维度上,经济发展是影响31 个省域耦合协调度的主要因素.从耦合关系时空演变分析看,省域耦合度随时间呈聚集状态,耦合协调度在空间聚集中呈随机性.火灾、经济和环境对耦合协调的不同影响,导致协调类型及空间聚集状态不同.

    火灾-经济-环境耦合协调度时空演化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熵值法

    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的蒽醌法制备双氧水工艺风险评估

    张术琳王澜凝鲁义
    110-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降低因蒽醌法制备双氧水而引起的火灾爆炸风险,从蒽醌法制备双氧水工艺中选取危险性较大的萃取净化工序展开风险评估.首先,分析该工序的危险源,采用Freefta软件建立事故树模型,在该模型的基础上使用GeNIe软件绘制事故树转换的动态贝叶斯网络模型;然后,运用专家打分法和模糊分析法计算模型中基本事件的先验概率,运用GeNIe软件在设定的前置条件下计算模型中基本事件的后验概率;最后,比较先验、后验概率之间的变化幅度,确定重要基本事件,揭示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源并制定应急处置技术.结果表明:降解物与杂质造成污染、工艺副反应产生并增多、催化剂失效以及双氧水自身化学性质活跃4 种重要危险源对萃取净化工序火灾爆炸影响最大;从阻止火灾蔓延与液体疏通的角度针对重要危险源制定应急处置技术效果较好.

    蒽醌法制备工艺双氧水动态贝叶斯网络风险评估事故树应急处置技术

    人格特征对驾驶人驾驶行为的影响研究

    牛玥铧聂百胜
    117-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驾驶人不安全驾驶行为背后的人格特征影响因素,回顾自 2000 年以来国内外人格特征与驾驶行为关系的相关研究,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优先报告项目(PRISMA)标准在国内外知名数据库检索到17 688 篇文献,剔除重复文献 3 160 篇、不相关文献 14 263 篇、非优秀文献198 篇,最终将67 篇优秀文献纳入研究,归纳并梳理文献中不同人格特征与不安全驾驶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大五人格的5 个人格维度与驾驶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均存在不一致;感觉寻求和冲动性各自均为不安全驾驶行为的优秀预测因子,但相较之下后者的预测能力更强;驾驶愤怒对不安全驾驶行为的直接预测能力不强;无规范感、特质焦虑、利他及自恋对均不安全驾驶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相关研究较少;依恋、特质情商、集体主义和异常人格特质等人格特征受关注较少,需要更多检验;中国人样本的一些研究结果与多数研究结果存在不一致,需开展跨文化研究.

    人格特征驾驶人驾驶行为大五人格感觉寻求驾驶愤怒

    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视觉可达性BIM仿真分析

    郑霞忠吴俊晋良海杜发兴...
    124-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安全工效,改善安拆作业过程中人员的可视性,提出基于可视锥法的多主体视觉可达性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方法.首先,通过重型施工机械视觉任务分解,得到重型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任务;其次,以wk-35 型电铲安拆作业为研究对象,分析起重驾驶司机-信号工-司索工多主体视觉任务,运用计算机辅助三维交互应用(CATIA)人因仿真模块,构建安拆吊装作业多主体视觉的BIM仿真场景;然后,采用可视锥法,计算安拆吊装作业过程多主体视觉可达性量值,测度多主体视觉可达性水平,构建重型机械施工机械多主体视觉评价模型;最后,调节BIM模型的过程参数,推演多主体视觉变化趋势,评价安拆吊装作业多主体视觉可达性.结果表明:安拆作业中起重司机在起升下降过程中视觉可达性较差,在平移过程中视觉可达性较好;信号工和司索工的位置与其视觉可达性联系紧密,当信号工处于视野刚好覆盖起重司机和司索工的位置时,其视觉可达性最好,而司索工需不断调整位置,使其视觉可达性达到最佳.

    重型施工机械安拆吊装作业视觉可达性多主体建筑信息模型(BIM)仿真

    基于主次屏障的化工装置事故根因分析及"双预"机制应用

    王海清张玉倩郑威马佳雯...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重预防机制("双预")是当前国内危化品领域正在广泛推行的一种风险管控系统,但目前缺乏底层和运行层面的理论架构,更缺乏以根因分析(RCA)结果来指导实施"双预"的方法工具,为此,提出"主-次"屏障理论与事件与原因因素分析(ECF)相结合的可视化主-次屏障(VPSB)模型.ECF作为一种典型的RCA 技术,由特定主/次屏障失效模式组成灾害事件的致因路径,为VPSB建模提供可视化框图.应用该模型对英国石油BP 公司的Texas爆炸中的典型事故场景进行隐患识别和RCA,获得"双预"相关管理措施的具体失效模式,通过与美国化学品安全委员会(CSB)和英国石油(BP)公司对该事件的调查结果对比,发现CSB和BP 公司将人的不安全动作作为直接原因开展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将关注点放在了人的管理上,并将根本原因宏观地总结为安全主管失职和操作工违规作业,而VPSB模型则关注的是对重大事故隐患本身和工艺过程的管理,用描述具体的次屏障失效模式来突出管理系统存在的根本性问题,其中,在机械完整性管理上的问题最多,且主要是由于管理措施未被合规执行.这为企业优化"双预"的相关工作内容提供了重点整改方向和可操作性建议.

    可视化主-次屏障(VPSB)模型化工装置根因分析(RCA)双重预防机制事件与原因因素分析(ECF)事故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