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疫情影响下国际体育赛事外溢风险情景推演分析

    方丹辉徐思敏徐弘倩徐苗...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背景下国际体育赛事风险防控能力,梳理疫情发生以来23场国际体育赛事的案例数据,构建以新冠肺炎疫情为风险源的演化网络模型;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出入度、子网节点数、最短路径和平均路径对演化网络模型开展风险分析,找出关键风险事件节点,提出预防措施;通过分析风险链的成灾机制与类型,进一步找出关键风险链,提出断链减灾的对策建议.结果表明:举办地疫情严峻和病毒传播风险上升是演化网络的关键节点;政治关系-舆论循环链破坏性最大,需要推进舆情监测体系建设,加强赛事正面宣传力度.

    新冠肺炎(COVID-19)国际体育赛事外溢风险演化网络风险链情景推演

    脆弱性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空管亚安全态识别

    岳仁田张知波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防控空中交通管制(ATC)导致的航空事故和不安全事件,科学精准地识别空管运行亚安全态.首先,在脆弱性理论的基础上,得到ATC运行系统脆弱性的概念;然后,构建脆弱性因素耦合模型,分析特征要素演化过程中系统运行状态的变化特点,并参考免疫学理论分析亚安全态的本质;最后,利用N-K模型计算不同脆弱性因素耦合值作为评估各特征要素边界集合,利用云模型逆向云发生器评估特征要素边界,综合所有脆弱性因素,并验证系统最终运行状态.结果表明:双因素耦合系统暴露度为0.094 9,系统运行状态偏离0.077 6,系统状态恢复0.057 0,系统最终状态为0.962 1,3因素耦合分别为0.341 7,0.308 4,0.201 5,0.859 9,4因素耦合分别为0.861 0,0.877 9,0.541 7,0.663 8,与验证结果基本一致;亚安全状态出现在系统暴露度大于敏感度阶段,此时系统脆弱性演化过程为暴露度—适应度—敏感度—适应度.

    脆弱性空中交通管制(ATC)亚安全态多因素耦合云模型

    草原公路超车工况下驾驶人动态视觉特性及负荷

    吕贞戚春华朱守林
    15-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草原公路借道超车过程中驾驶人的视觉感知及负荷特征,开展典型草原二级公路实驾试验,采集驾驶人在自由行驶及借道超车过程中的眼动数据,对比分析驾驶人在自由行驶及超越不同车型车辆过程中典型眼动指标的变化特征及负荷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驾驶人在超车过程中的注视时长、注视频率、眼跳频率均显著大于自由行驶工况,且大小车型之间存在差异;超车过程中驾驶人的注视点范围集中,注视转移模式固定;在超越小型车辆时,驾驶人注视点在前方道路与后侧视镜之间的转移概率大于大型车辆;超车过程中驾驶人的眨眼时长显著低于自由行驶工况.说明超车工况驾驶任务需求的瞬时增加会导致驾驶人的注视特征出现突变,精神负荷出现显著增加.

    草原公路超车工况视觉特性精神负荷注视转移概率

    扎根理论下国内漂流旅游安全事故成因机制

    方雪谢朝武黄锐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漂流旅游安全事故的成因机制,基于扎根理论(GT),以2010-2019年的932条漂流旅游安全事故出险案例为原始资料,依次进行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研究结果 表明:漂流旅游安全事故风险包括人员风险、设备风险、环境风险和管理风险4大核心范畴,共计含有游客身体素质差、员工专业水平低、设备不达标、气象条件不佳、救援救治不力等13个主范畴.漂流活动各阶段受多风险的交互影响,在准备阶段埋下隐患,体验阶段爆发事故,终止阶段事故持续扩散,损失加大.

    扎根理论(GT)漂流旅游安全事故成因机制风险类型

    ST-GCN在建筑工人不安全动作识别中的应用

    刘耀焦双健
    30-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准确及时地识别施工现场工人的不安全动作,运用计算机视觉的方法,结合图像识别技术和建筑安全知识,提出一种基于骨架的实时识别方法.将姿态估计算法与动作识别算法结合搭建组合模型,通过全面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进而实现动作分类和不安全动作的识别,其中,AlphaPose用于姿态估计提取骨骼关键点坐标位置,时空图卷积网络(ST-GCN)用于动作识别,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识别爬梯危险动作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8.48%,同时,ST-GCN与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相比,具有更强的泛化能力.该方法通过对现场工人的不安全动作进行实时识别和预警,可改善传统安全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

    时空图卷积网络(ST-GCN)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动作识别AlphaPose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微凸体形状对砂岩节理摩擦因数的影响研究

    王来贵赵国超刘向峰赵娜...
    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微凸体形状对砂岩滑动稳定性的影响,采用 自制摩擦滑动装置对砂岩节理进行滑动摩擦试验,将砂岩表面微凸体形状考虑为规则正多边形,引入微凸体形状系数参数,建立包含微凸体参数的摩擦因数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微凸体长度越大,摩擦因数越小,变化范围越窄.微凸体长度一定时,微凸体形状系数越大,摩擦因数越小;微凸体形状系数不变时,微凸体长度越大摩擦因数越小.当微凸体长度取值在2~5 mm之间时,摩擦因数预测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微凸体形状砂岩节理摩擦因数剪胀角摩擦角

    综掘面风流调控下粉尘双目标优化研究

    龚晓燕童丹丹樊江江彭高高...
    44-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煤矿综掘面局部通风方式下,风筒出风口风流状态不能根据掘进过程实际需求动态调控,造成巷道内粉尘严重积聚的问题,利用流场模拟试验方法,分析获取出风口风流参数变化下粉尘浓度的回归数据,以掘进机司机位置处呼尘及回风侧全尘质量浓度最低为优化目标,构建风流调控下的粉尘浓度双目标优化模型,基于粒子群算法求解该模型,并选取理想解作为最优风流调控方案;利用自主研制的风流调控装置分析井下测试及降尘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最优风流调控,出风口距工作面5和10 m时,回风侧全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38.55%和42.11%;掘进机司机位置呼尘质量浓度分别降低26.05%和27.29%,为实现综掘面安全高效通风降尘提供依据.

    综掘面风流调控优化模型粒子群算法粉尘浓度

    低温氮吸附中煤阶对临界填充孔径的影响

    洪林王文静高大猛郭英超...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煤岩吸附理论及煤层气吸附机制,首先选用6种不同煤阶煤样进行低温氮(N2)吸附试验,分析煤中填充态N2分子的临界填充孔径(CPSD);然后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和微孔填充理论(TVFM)分析试验等温线特征,得到煤中完成微孔填充的临界填充压力(CFP)以及CPSD;最后结合相对压力分段法,通过Langmuir方程-D-A方程-BET方程拟合验证分析结果.研究表明:煤阶由低到高,煤样N2吸/脱附等温线由II型向I型过渡;低阶煤中以微孔填充和单分子层吸附形式赋存的N2分子比例大于高阶煤;煤阶由低到高,CPSD呈先减后增趋势;6种煤样的CPSD在1.61~2.19 nm之间,煤阶越高,CPSD范围越小.

    煤阶低温N2吸附试验临界填充孔径(CPSD)微孔填充孔隙结构

    煤矿瓦斯爆炸风险耦合演化路径研究

    成连华郭阿娟郭慧敏曹东强...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揭示煤矿瓦斯爆炸风险在事故发展中的演化过程,首先,分析289起瓦斯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基于"5W"分析法提取风险因素,并结合解释结构模型,实现风险因素分类与分级;然后,引入Pearson算法,界定风险耦合强度概念,应用SPSS21.0分析风险耦合;最后,依据风险因素间的时序关系和逻辑顺序,构建风险演化路径.结果表明:在以往瓦斯爆炸事故案例中,产生火花与违规放炮耦合强度最大;瓦斯爆炸强耦合风险演化路径有9条,其中最短风险演化路径3条;管控瓦斯探头不足、瓦斯漏检、放炮火焰是预防事故的3个关键措施.

    瓦斯爆炸风险耦合强度风险传递演化路径Pearson算法

    基于大涡模拟的油池火焰瞬态辐射传热研究

    孙玉佳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油池火焰燃烧过程中火焰辐射的瞬态辐射传热特性,基于大涡模拟方法建立甲醇油池火焰的燃烧模型,并采用准确性高的灰气体加权和模型(WSGG)模拟高温气体非灰辐射特性;研究甲醇火焰瞬态燃烧过程中的温度、速度、组分浓度变化及辐射热量的瞬态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燃烧气体温度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会不断地有高温气体在油池表面生成,然后上升、膨胀扩散,且在上升过程中气体速度先变大后减小.受此影响,池火液面受到的辐射热反馈随时间剧烈震荡,液面中心辐射热流密度在-17~-7 kW/m2之间变化,且向液面边缘逐渐减小;液面的热流密度概率密度分布呈现三角形;地面的辐射热量因为距离火焰较远及油罐的遮挡作用,比液面小一个数量级.

    油池火大涡模拟甲醇火焰辐射传热瞬态辐射热流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