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伊烈

月刊

1003-3033

csstlp@263.net;cssj@cosha.org.cn

010-64464782

100013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九区甲4号安信大厦A306室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Journal 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自从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CSSTLP)成立以来,1991年创刊了《中国安全科学学报》,它已经成为促进中国职业安全健康领域不断进步,完善安全科学技术学科体系,传播科研成果及制定有关政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它是中国安全科学技术(一级学科)领域的高层次学术性刊物,具有理论性、创新性、应用性及信息性等特点。 大幅度扩版后,它以崭新的面目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报道的范围,增加新的栏目及页数(2006年为144页),更广泛的反映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经验和各种见解;增加了社会和行为科学及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报道,如灾害预防和减灾,风险评估、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标准化、产业安全、大众安全、社区安全、安全文化建设等,使原来本刊所报道的传统的职业安全健康所涵盖的内容进一步得到延伸。 在报道研究成果的同时,也报道相关政策的论述,其宗旨是引导公众对安全与健康政策安全科技实践、安全活动技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为大众安全生产、安全生活、安全生存及其活动提供科学可行的依据;并鼓励和指导公众能掌握安全与健康的规律,能过上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和谐的生活。对于能提高对各种安全问题的了解和认识,以及解决问题方法的研究成果、原著仍将放在报道的重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GAE在列车牵引系统早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程超鞠云飞刘明陈宏田...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高速列车牵引系统的早期故障检测问题,首先,利用广义自编码器(GAE)处理系统采集的数据;然后,借助携带故障信息的残差生成器来检验统计量,有效增强早期故障检测能力;最后,在高速列车牵引控制仿真平台上,分别针对气隙偏心、转子断条、链路和轴承4种故障进行试验研究,验证其在线应用的有效性.结果表明:GAE的残差生成器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灵敏度,能够适应牵引系统的非线性特征,故障检测无误报,漏报概率低于6%.

    广义自编码器(GAE)高速列车牵引系统早期故障检测神经网络

    融合BiLSTM-CBA组合模型的高铁车载设备故障诊断

    林海香卢冉陆人杰李新琴...
    79-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高铁车载设备在运营维护过程中数据利用率,以CRH2型与CRH3型动车组列车中最具代表性的CTCS3-300T型车载设备的故障文本数据为例,提出一种将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与关联规则分类器(CBA)技术相结合的车载设备故障诊断模型.首先,该模型通过Word2vec工具对车载设备故障文本进行词向量训练;其次,针对故障数据分布不平衡的问题,通过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MOTE)算法,自动生成小类别文本向量数据;然后,利用BiLSTM获取故障文本特征;最后,采用CBA算法实现车载设备故障诊断,通过试验分析某铁路局近5年的车载故障文本数据.结果表明:该模型使故障诊断的精确率和召回率分别达到95.66%和96.29%,相较于未采用SMOTE算法的模型,其召回率提升11.77%;该模型能够保证整体分类准确率,同时,也具备较好的小类别分类性能.

    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关联规则分类器(CBA)车载设备故障诊断合成少数类过采样技术(SMOTE)

    重载铁路长大下坡曲线段列车行车安全性分析

    温登钦王飞时瑾任舒静...
    87-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重载铁路长大坡道曲线地段的行车安全,以车钩摆角、脱轨系数、轮轨横向力、轮重减载率、车轮表面疲劳指数、轮轨磨耗指数为评价指标,分析制动模式下长编组重载列车在该类地段的行车安全性能,建立列车-线路动力学模型,并基于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当车钩力达最大时,列车不一定行驶在曲线地段;对于1+1编组列车,最大车钩力出现在中部机车处;对于2+0编组列车,当列车从距直缓点900 m的位置处开始制动时的最大车钩力达最大,最大车钩力出现在第62位车钩处;曲线半径应不小于1200 m,困难条件下不小于1000 m,缓和曲线长度应不小于 150 m.

    重载铁路行车安全性能紧急制动长大下坡道曲线地段

    多级精细模型下的电机匝间短路故障诊断

    余伟王志鹏刘硕何刚...
    95-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诊断地铁轨道交通电机运行过程中的匝间短路故障,提出基于分数阶微积分表示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多级精细模型(整数阶、0.1级分数阶、0.01级分数阶)的故障诊断方法;在此基础之上,设计相应级别的多级观测器,生成相应的多级残差表示,设立相应的多级阈值;根据残差和阈值实现多级故障诊断,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整数阶模型仅能检测出20%匝间短路故障,0.1级分数阶模型可以检测出10%的小范围匝间短路故障,而0.01分数阶模型可以检测出5%的微小匝间短路故障,即所提出的方法能诊断电机的微小匝间短路故障,且实现故障的分级.

    多级精细模型匝间短路故障故障诊断永磁同步电机地铁轨道交通

    基于BLS的铁路安全事件文本分类研究*

    尚麟宇尹明肖畅程君...
    103-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预防铁路安全事件的发生,利用文本挖掘相关技术和宽度学习系统(BLS),探讨铁路安全事件分类,包括设备问题、施工问题、作业问题、外部环境问题4大类.通过清洗及结构化314条文本数据,运用Jieba分词+自定义词表+通用停用词表完成中文分词;基于卡方检验建立223个特征词,基于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计算特征词权重;基于BLS完成事件成因分类,设计3种基于BLS的分类方法.结果表明:该系统通过挖掘铁路安全事件报告的文本信息,能够形成有效的分类模型;利用BLS自身节省算力的特性,并通过添加特征增强节点的方式,可提高分类准确性,从而提高行业管理水平.

    宽度学习系统(BLS)铁路安全事件文本分类词频-逆文档频率(TF-IDF)文本挖掘

    多维字符特征表示的铁路设备事故信息抽取方法

    张鹏翔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铁路设备事故调查报告数据分析困难的问题,提出基于多维字符特征表示设备事故信息抽取方法,在数据预处理阶段,提出主题模式匹配方法,抽取命名实体所属的主题段落;在文本特征表示中,提出多维特征表示方法将文本转化为特征向量;采用长短时记忆网络(BiLSTM)与条件随机场(CRF)神经网络实现铁路设备事故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训练;采用铁路设备事故调查报告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通过主题模式匹配预处理,多维字符特征+BiLSTM+CRF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标提升22.86%,多维字符特征表示方法相比word2vec特征表示方法,能够使BiLSTM+CRF模型的综合评价指标提升4.89%.

    多维字符特征铁路设备事故信息抽取主题模式匹配命名实体识别

    高速列车铝合金MIG接头应力腐蚀失效研究

    林森韩晓辉李刚卿王鹏...
    115-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升高速列车服役安全性,探究焊接接头应力腐蚀失效断裂机制,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硬度测试、室温拉伸、恒载荷应力腐蚀等测试方法,研究6005A铝合金熔化极惰性气体(MIG)保护焊接头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和应力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焊接热影响下热影响区(HAZ)晶内析出相粗化及回溶、晶界无沉淀析出带(PFZ)宽化;接头硬度分布呈W型,硬度最低点位于HAZ区,且室温拉伸和恒载荷应力腐蚀试验中接头均断裂于HAZ区.随着加载应力的增大接头应力腐蚀敏感性增大,加快接头沿晶应力腐蚀失效断裂,且高应力水平(0.9 Rp0.2)下,接头平均断裂时间约为42 h.

    高速列车6005A铝合金熔化极惰性气体(MIG)保护焊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基于国内外铁路运营数据的列车运行时间预测模型

    唐涛甘靖
    123-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准确预测列车运行时间,考虑铁路调度工作准确性和及时性需求,构建列车区间运行时间预测模型.首先,提取并分析列车时刻表数据,确定可能影响列车区间运行时间的因素;考虑列车运行时间数据分布的偏态性,引入Box-Cox转换正态化处理数据;然后,基于决策树以及网格搜索算法,分别优化模型输入特征和超参数,提升模型性能;最后,应用装箱梯度提升树(HGBT),基于优化后的特征和超参数,建立列车区间运行时间预测模型,并分别利用我国某铁路线路和欧洲某铁路线路的运营数据评估各阶段工作.结果表明:Box-Cox转换可显著提高数据正态性,提升列车运行时间预测模型的拟合效果;网格搜索算法可同时提高列车运行时间模型效率和精度;相较于其他常用的运行时间预测模型,HGBT模型具有高精度和高效率的优势.

    铁路运营数据列车运行时间预测模型Box-Cox转换决策树装箱梯度提升树(HGBT)

    基于RBF-ADRC的高速列车速度控制算法

    宋莉郭伟李飞刘乐钰...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时变与非线性模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径向基(RBF)神经网络(RBFNN)优化的高速列车速度自抗扰控制(ADRC)算法.首先,以单质点模型建立列车动力学方程;其次,将ADRC技术应用到列车上,以列车外干扰作为扩张部分,借助非线性误差反馈控制律实时观测和补偿系统扰动,设计基于RBFNN优化的ADRC控制器;然后,以CRH380型列车参数进行目标速度曲线仿真追踪,验证RBF-ADRC控制器追踪性能;最后,将设计的RBF-ADRC控制器与传统ADRC控制器在抗干扰性能和追踪误差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RBF-ADRC的控制器抗干扰性能高于传统的ADRC控制,且追踪误差更小,适用于列车严格运行条件.

    高速列车径向基(RBF)神经网络(RBFNN)自抗扰控制(ADRC)目标速度曲线追踪性能

    基于OpenStack的城市轨道交通高可用私有云平台研究

    唐涛田谨源朱力王悉...
    137-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资源利用率以及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资源共享,基于OpenStack系统搭建高可用私有云平台.首先介绍OpenStack的原理,分析云失效模式下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说明建立高可用平台的必要性;然后,参考高可用集群的常用架构,设计集群结构,选择合适的方案部署集群;其次,给出测验平台高可用性的多个指标,并分析平台的故障重建性能;最后,将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上云,以检验云平台上ATS系统的运行情况及平台的高可用性.研究表明:基于OpenStack的私有云平台可以保证轨道交通ATS系统的高可用运行.

    轨道交通OpenStack高可用私有云平台列车自动监控(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