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抢救

    张珉
    220-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急诊抢救。方法对2012年12月至2013年5月间于我院治疗的28例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在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后,均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PaO2(动脉血氧分压)和SpO2(血样饱和度)的指标变化。结果机械通气治疗后PaO2(动脉血氧分压)和SpO2(血样饱和度)的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生呼吸衰竭的患者送进医院后要及时治疗,适当的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后再采用机械通气的方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有机磷农药中毒呼吸衰竭急诊抢救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经验总结

    张丽英
    22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后生存的质量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为96.7%,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对照组为(111±6)分,观察组为(137±10)分,进行对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中,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较为明显,患者生存质量提高,值得推广。

    慢性支气管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

    分娩与肺通气功能

    张俊青
    221-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分娩结局与肺通气功能的关系,提高医务人员在产妇分娩时对肺通气功能的要求和认识。方法对2012年9月---2012年12月住院分娩的产妇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及文献学习。结果在符合标准的93例分娩产妇中,肺通气功能正常>83%70例,2.9%剖宫产;轻度80%-83%,10例,6例,66.7%剖宫产;中度50%-79%,9例中8例,88.9%剖宫产;重度30%-49%及极重度<30%均2例,100%剖宫产。结论在产妇分娩之前完善肺通气功能检查非常重要,如果存在肺通气功能下降剖宫产的几率将增加。

    产妇肺功能分娩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观察

    张鸿雁
    222-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米非司酮150mg顿服,次日甲氨蝶呤50mg/㎡单次肌肉注射,2周内观察,定期测血><β-HCG值及超声监测包快改变情况。结果30例异位妊娠病例,25例获得成功。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安全、可靠。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米非司酮甲氨蝶呤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分析

    张春华
    223-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法。方法对我院从2000年1月---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继发于剖宫产术后的经病理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患者中12 s例为足月剖宫产,2例为中期妊娠剖宫取胎。发病时间为术后6个月-15年。结论通过典型的临床表现及病史可以诊断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明确诊断应尽早手术,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规范手术操作,术中注意保护切口,是预防子宫内膜种植的关键。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剖宫产

    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分析

    张彩勤李春营
    223-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本院50例ASAI-Ⅱ级的患者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麻醉方法均采用硬膜外阻滞,术后镇痛随机分为硬膜外镇痛(PCEA)组和静脉镇痛(PCIA)组两组,每组各25例。 PCEA组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连接1.5mg/ml 罗哌卡因+2.5ug/ml芬太尼止痛泵4ml/h维持镇痛,锁定15min按压一次给药0.5ml/次总镇痛时间2d。 PCIA组术后拔出硬膜外导管静脉连接5ug/ml芬太尼+1mg/ml氯胺酮止痛泵2ml/h维持镇痛,锁定15min按压一次给药0.5ml/次总镇痛时间2d,记录两组术后12h、24h、48h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12h,24hPCEA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PCIA 组患者(P<0.05);术后48h 两组 VAS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PCEA组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PCIA组。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术后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静脉镇痛,硬膜外自控镇痛更适用于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镇痛,有利于患者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

    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硬膜外镇痛(PCEA)静脉镇痛(PCIA)视觉模拟评分(VAS)

    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炳志
    224-224,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锁定钢板方法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均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结果术后平均掌倾角11.4°±5.1°,平均尺偏角16.7°±3.2°,钢板固定无松动,骨折无再移位,无感染、无肌腱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和腕关节评估标准[1],其中优23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96.7%。结论通过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效果安全可靠且稳定性好,患者术后可进行早期锻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不稳定骨折桡骨远端

    特殊肩关节脱位手法整复讨论

    袁海升
    225-225页

    肩关节脱位手法讨论

    转移因子治疗秋季腹泻疗效观察

    袁媛
    225-225,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转移因子治疗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把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日一次肌注转移因子3 u ,连用7天,脱水者口服 ORS或静脉输液,给1/2张含钠液+炎琥宁;对照组:常规ORS口服或静脉输液,给予1/2张含钠液+炎琥宁。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95%,对照组67.74%,治疗组在腹泻治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有高度统计学意义。结论转移因子是细胞免疫的增强剂和调整剂,它不仅能调节细胞免疫功能,使受其调控的体液免疫失衡得以改善,而且尚有非特异免疫刺激作用,提高了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了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所以转移因子对秋季腹泻有很好的疗效。

    转移因子秋季腹泻疗效

    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特点的研究分析

    于洋
    226-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早发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脂类代谢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就诊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10例,按照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PCAD组)60例及非早发冠心病组(非PCAD组)50例。对两组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脂类代谢特点,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吸烟、饮酒史。结果 PCAD组吸烟、阳性家族史比率显著高于非PCAD组(P<0.05);有高血压、糖尿病史患者比率低于非早发性冠心病组(P<0.05);PCAD组患者甘油三酯水平较高(P<0.05);PCAD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为主要病因;并且病变以单支管状血管为主;轻度病变比率较非PCAD组高(P<0.05)。结论 PCAD患者具有受吸烟、饮酒以及冠心病家族史影响大;病变程度通常较低且以单支管状血管不稳定性病变为主;甘油三酯水平高等临床特点,阳性家族史以及饮酒吸烟是造成早发冠心病的重要因素。

    早发冠心病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家族史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