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徐联国
    611-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在诊断急性阑尾炎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的诊断价值与鉴别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2年1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疑似急性阑尾炎的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诊断资料与手术病理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阑尾炎阳性患者有97例,阴性患者有3例,诊断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97%,准确性为97%。结论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与鉴别,具有高准确性的特点。

    彩色多普勒阑尾炎诊断

    30例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分析

    武贵宏
    6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初步探讨肺结核病人免疫功能的特征。方法 选择我我院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因肺结核住院的30例病人,入院后半月内取静脉血分别以形态学方法和全量法测定其淋巴细胞转化率,淋转活性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同时查抗体IgA、IgG、IgM,观察30例患者淋巴细胞转化率、玫瑰花环、抗体IgA、IgG、IgM的分布情况。结果 30例中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者22例,玫瑰花环降低者26例,体液免疫中IgG升高者14例,IgA升高者4例。结论 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大多数细胞免疫功能是降低的,淋转和玫瑰花试验的降低与拍菌和病变范围无关,体液免疫的改变大多为免疫球蛋白的增高。

    肺结核病免疫功能特征分析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张连连李敬田刘建立李双宏...
    613-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经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证实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463例为研究组,研究组再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31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151例),另设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证实为冠脉正常者(76例)作为对照组。根据CAG检查结果将ACS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LISA法)测定血清中MIF,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中hs-CRP在各分组中的浓度变化。结果 ①冠心病组MIF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ACS组高于SAP组(P<0。05)。②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ACS患者MIF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血清MIF及hs-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二者均可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而血清MIF水平为反映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提供更好的临床价值。

    急性冠脉综合征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

    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超声诊断价值

    张红艳
    6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间4260例高危妊娠孕妇的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期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60例高危妊娠胎儿中,发现心脏大血管畸形45例,其中心内膜垫缺损12例,肺动脉狭窄9例,法洛氏四联症8例,单心房4例,单心室3例,右室双出口2例,室间隔缺损4例,永存动脉干2例,主动脉离断1例,漏诊1例室间隔缺损。结论 超声作为一种无创性和可重复性操作的诊断技术,是产前诊断的常规检查方法,也是胎儿先心病最理想的检查方法,四腔心切面是观察胎儿心脏的基本切面,多切面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胎儿先心病的检出率,为临床医生的诊断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产前检查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

    曾毅
    615-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患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方法 选取我科收治的重症监护患者88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针对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肺部感染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重症监护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从而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重症监护长期卧床肺部感染住院时间护理干预

    脑外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魏涛华
    6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脑外伤手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18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结果 脑组织缺氧缺血,迟发性颅内血肿,体位不当,术中阻断回流静脉急性脑充血,脑血管紧张性调节中枢受累等均为引起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正确摆放头位,大骨窗减压,过度通气,使用脱水剂,控制性降低收缩压等是防止术中脑膨出的有效措施。结论 颅内肿瘤术中急性脑膨出由多种因素引起,针对病因采取积极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可以预防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发生,减轻其发生后引起的脑组织损害,降低术后致残率和死亡率。

    脑膨出脑水肿防治

    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

    马丽红
    617-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抢救的6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通过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道、降低颅内压、止血和利尿、严密观察病情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 54例患者得到及时抢救已经好转,6例患者因错过就医时机,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脑出血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脑出血急救护理预防并发症

    梅花针联合拔罐等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鲁勃文明春平杨忠友孙欣...
    618-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梅花针联合拔罐等治疗眼部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100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只采取西药(阿昔洛韦片以及泼尼松等)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梅花针联合拔罐等方法治疗。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梅花针联合拔罐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西药治疗,能有效减轻后遗性神经疼痛,减少角膜炎、虹膜炎等眼部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带状疱疹梅花针拔罐疗法

    额角穿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22例治疗体会

    刘日祖谢开友邹于鹏杨帅枝...
    619-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交通脑积水手术时机和方法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交通性脑积水,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回访0。5年-5年,术后无感染;术后意识状态,精神状态,大小便失禁不同程度改善以及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分流管1例堵塞;有1例因其它疾病死亡。结论 与后角或三角区分流,手术时间,并发症的对比,值得推广。

    颅脑损伤交通性脑积水额角入路脑室-腹腔分流术

    冠脉多支病变不同治疗策略的预后及再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研究

    郭莉娜张爱元侯瑞玲
    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不同治疗策略的冠脉多支病变(MVD)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并研究再发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治疗策略不同将396例患者分为三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组、药物组,比较三组的预后,本文即指术后(PCI组和CABG组)或造影后(药物治疗组)12个月MACCE发生率。将PCI组分为两组:完全血运重建组和不完全血运重建组,比较不同血运重建方式对预后的影响。将所有病例分为MACCE组及非MACCE组,比较两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分析再发MACCE的危险因素。结果 药物组MACCE发生率最高,与其他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PCI组中不完全血运重建组MACCE发生率高于完全血运重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CE组老龄(年龄≥65岁)、男性、体重指数、吸烟史、糖代谢异常、甘油三酯水平与非MACCE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 不同治疗策略的冠脉多支病变患者12个月MACCE发生率药物组最高,提示MVD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欠佳,应采取积极的血运重建治疗策略。而完全血运重建优于不完全血运重建。老龄(年龄≥65岁)、男性、体重指数、吸烟史、糖代谢异常、甘油三酯水平可能为再发MACCE的危险因素。

    多支病变血运重建危险因素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