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特点分析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

    郑丽
    1457-1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特点分析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针对我科78例外科手术的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经系统的心理分析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心理干预前后患者的整体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此组患者干预后患者的心理存在问题较干预前明显减轻,甚至消除,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此组外科手术的患者通过心理问题的分析总结,并给予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患者能够保证情绪稳定,积极的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强化治疗的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值得临床上使用推广。

    血液透析心理问题护理干预

    探讨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政策

    张毅荣
    1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政策。方法 针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总结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并制定有效的管理政策。结果 较早的发现和预防护理中安全隐患因素能够降低了护理工作中的差错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结论 手术室护理中往往存在多种安全隐患,及时的针对性护理管理对策,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全方位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安全。

    手术室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孕产妇产前心理问题探索及如何护理

    刘红
    1459页

    孕产妇产前心理问题探索护理

    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

    李君利杨珍珍张秀丽
    14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12例攻击型人格障碍伴抑郁症患者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采用药物护理、安全管理、工娱治疗和契约协议等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信心,有效减少了冲动、自伤、外逃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建立了良好的治疗性护患关系。

    人格障碍抑郁症攻击型临床护理冲动行为风险评估

    探讨两种不同手卫生方法对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

    吉庆凤刘景艳王玉丽
    1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手卫生方法对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临床护理人员162名,随机分为观察组78名,对照组84名。分别给予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和六步洗手两种方法进行手卫生干预。观察两组护理人员手卫生效果及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监测合格率97。4%,对照组监测合格率95。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x2 =0。62,P>0。05)。两种手卫生干预方法的依从性分别为观察组94。9%,对照组30。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 =17。83,P<0。01)。完成两种手卫生方法平均时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32,P<0。01)。结论 速干手消毒剂揉搓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高,消毒效果肯定,且能减少护理人员体力消耗,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易于推广和接受。

    手卫生方法对护理人员依从性工作效率影响

    留置针滴血法在婴幼儿采集血标本中的应用

    董冰玲柴长湖
    14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留取血标本的可行性,有效减少因反复穿刺给患儿所带来的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增加患儿亲属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以180例住院患儿为例,根据其年龄、性别、病种、采血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90例,实验组90例,实验组采用浅静脉留置针采集标本(简称滴血法)。对照组采用穿刺针采血法(即一次性采血针接一次性真空管采血,采集血标本,分析两组婴幼儿采血成功的例数,溶血例数以及患儿亲属满意度例数。结果 实验组应用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滴血法成功率以及患儿亲属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的采血法。结论 滴血法溶血率明显低于传统的采血法,而且能达到一针多用的高效目的,减轻患儿因反复穿刺所带来的痛苦,因此,婴幼儿采用静脉留置针滴血法采集血标本是完全可行的。

    留置针滴血法空针采血法婴幼儿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心理影响

    吴婉瑚胡丽红胡碧兰
    1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后,两组的SCL-90心理健康状况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实施个异化护理干预可改善孕妇的心理健康状态,稳定其情绪,促进病情的康复。

    未足月胎膜早破个体化护理干预心理

    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汤金兰李伟
    1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组治疗护理基础之上接受心理干预和系统健康教育,参考QOL自评量表制作《肺癌患者生存质量调查表》,并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结果 对照组治疗一月后胸积水所导致的咳嗽、胸痛等症状得到有效改善,和入院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一月后生活治疗总评分(38。12±2。15)和入院前(35。21±3。21)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为(70。10±2。64)分,观察组患者入院前生活质量评分为(35。12±2。78)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化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较为显著。

    护理干预健康教育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心理干预

    心理护理在儿童输液过程中的应用

    李涛
    14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针对儿童在治疗时能够顺利完成输液过程而进行心理护理的分析应用。方法 通过对266例儿童针对不同的年龄以及不同性格进行分析,在输液过程中对部分患儿进行试验分析,对照两组患儿在进行心理护理方法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有233例患儿顺利的完成了输液过程,而其他33例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干扰,输液过程不是很理想。结论 在儿童输液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缺乏安全感,对父母极具依赖性,对护理人员会产生恐惧感,为了改善患儿在治疗时恐惧的心理特征,针对不同年龄及性格对其进行心理安抚护理,能够使儿童输液过程进行的非常顺利。

    儿童输液过程心理护理护理应用

    外科围手术期护理

    邹蓓蕾
    1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科全麻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全麻围手术期患者术前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手术区与供皮区的皮肤准备及全麻常规准备,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观察伤口渗血等症状,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 手术治愈出院,无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围手术期的风险极大,而精心、细致、周到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外科全麻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