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骨不连的病因及手术治疗进展

    于海强金帅星
    312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随着骨科器械及材料的不断更新,技术的不断进步,骨科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创伤骨折的治愈率也有显著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创伤骨折后期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及骨不连,这一直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难题,为此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对骨不连的认识也更加深入,治疗手段、疗效不断提高。目前,针对骨不连的治疗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两种。本文对骨不连的病因及手术治疗进行综述如下。

    骨不连创伤骨折治疗

    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与非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的临床对比

    姜厚军郭翠霞庄艳
    3122-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和非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两种疾病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克雷伯杆菌引发的肝脓肿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肺炎肝脓肿和非肺炎肝脓肿患者的临床情况、治疗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肝脓肿患者共90例,其中患有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患者有62例,患有非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患者有28例,两组患者在年龄、合并症、死亡率、迁徙性感染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p<0.05。结论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的发病年龄较非肺炎肝脓肿低,多合并有糖尿病症,且多为单发,其迁徙性感染率较高,但死亡率较非肺炎肝脓肿低。

    肺炎克雷伯杆菌肝脓肿临床对比

    活化小胶质细胞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宫琨
    3123-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活化小胶质细胞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诊疗提供靶点与途径。方法配置小胶质细胞标记液并建立急性脑梗死模型小鼠,分别于12h、24h、72h输注,测定相关指标对比。结果于手术后12h、24h、72h移植,小胶质细胞于小鼠体内分布差异显著,小胶质细胞随着时间推移向梗死病灶周围聚集;12h后移植小鼠使用前肢的次数较24h、72h后移植显著增加;12h 后移植小鼠脑梗死面积小于24h、72h 移植者,差异显著( P <0.05)。结论活化小胶质细胞在急性脑梗死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抑制神经细胞坏死促进神经细胞存活,进而影响患者神经功能与梗死体积,对预防、诊疗急性脑梗死具有一定的价值。

    活化小胶质细胞急性脑梗死机制研究

    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的影响

    李东虎
    3124-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患者进行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研究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90例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和对照组(男24例、女26例),监测治疗前后超敏CRP以及营养学指标(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的变化。结果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4周、12周后,治疗组CRP水平下降,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升高。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可降低 CRP水平,升高血浆白蛋白、转铁蛋白水平,显著改善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

    高通量血液透析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

    神经内窥镜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姜启永赵燕爽
    3124-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神经内窥镜在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神经外科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80例颅内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窥镜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治疗,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均显著得到改善。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神经内窥镜对神经外科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神经内窥镜神经外科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小儿诊断性空气灌肠的临床应用

    张维民邹仲林
    3125-3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空气灌肠在诊断与治疗小儿灌肠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我院200例疑为空气灌肠病例,所有病例均为1-10岁儿童,确诊后行空气灌肠。结论握好适应证与禁忌证,早期及时采用空气灌肠,有助于提高肠套叠的整复率,空气灌肠治疗肠套叠是一种安全性能高、无创伤性的治疗措施。

    小儿诊断性空气灌肠临床应用

    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

    吴昊于秉起赵飞
    3126-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1.1---2013.12.31间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6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治疗前、治疗后72小时治疗组较对照组临床症状、PaCO2及PaO2等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病人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刘大成
    3127-3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股骨粗隆间骨折多见老年人。因老年人骨质疏松,跌倒时下肢突然扭转或急剧过度外展或内收,或外力直接冲击大粗隆即可发生骨折。若不及时治疗,因长期卧床,可引起褥疮等并发症。且治疗不当可引起畸形愈合,影响患肢功能,所以应及时治疗。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

    新生儿气胸的病因分析与治疗

    皇甫春荣王华恩
    3128-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总结2009年7月至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共29例新生儿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气胸中,病理性气胸15例(51.7%)、医源性气胸8例(27.6%)、自发性气胸6例(20.7%)。肺压缩比≤30%5例,采用保守治疗,肺压缩比>30%24例(82.3%),均用留置针行胸腔闭式引流;自2012年8月后发生的10例气胸患儿除胸腔闭式引流外再加用高频振荡机械通气,经过治疗后,患儿治愈28例(96.6%),放弃治疗1例(3.4%)。结论窒息复苏、机械通气、胎粪吸入综合征是导致新生儿发生气胸的高危因素,治疗的主要手段是胸腔闭式引流和高频振荡机械通气;加强对新生儿气胸的认识和早期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的减少气胸的发生,提高救治的成功率。

    气胸新生儿病因治疗

    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中的应用

    胡蓉斌
    3129-3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在牙体牙髓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治疗的80例牙体牙髓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为(71.9±12.6min)多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41.3±10.3);实验组患者治疗过程中麻醉后清醒时间为(20.6±5.2min),治愈率为72.5%、治疗后2例患者失败且患者手术后并发症为1(2.5%)这些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医护人员对牙体牙髓患者采用根管显微镜联合超声技术进行诊断治疗效果显著,患者治疗后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使用。

    根管显微镜超声技术牙体牙髓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