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6238145;57415503

100037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11号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浅析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预防并发症的综合护理干预

    施卉婷
    3976-3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预防并发症的综合护理干预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10月份到2013年10月份收治的100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人患者为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预防并发症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纠纷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并发症预防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综合护理干预

    护理教学培训团队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作用

    孙素贞韩法章王佐荣
    39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教学培训团队在临床教学管理中的作用。方法 成立护理教学培训团队,负责临床业务教学管理,对护士、护生进行护理理论、护理技能、专科护理、行为礼仪等培训考核。结果 临床教学质量和护士、护生素质提高。结论 教学培训团队能有效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

    教学培训团队护理临床教学质量

    新生儿消化道穿孔36例临床分析

    叶安张生格阮开容冯运红...
    3978-39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新生儿消化道穿孔的形成原因、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2013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消化道穿孔患儿的穿孔部位、原发疾病、手术方式及预后情况。结果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8例,先天性胃壁肌层缺如6例,先天性肠闭锁4例,胎粪性腹膜炎5例,腹股沟斜疝嵌顿1例,特发性肠芽孔1例,先天性巨结肠1例。治愈29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19。4%。结论 早发现、早诊断、正确的手术方法及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可降低新生儿消化道穿孔的死亡率。

    婴儿新生儿穿孔胃肠道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刘星崔建坡张清义王胜...
    3979-3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护理效果。方法 回顾22例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针对疾病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和护理后,存活20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 护理机械通气治疗RDS的患儿,只有从其疾病特点出发,才能更有效促进疾病康复。

    机械通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研究脑出血患者急性期的护理方法

    田红琴
    3980-39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脑出血急性期的护理措施与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79例急性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与讨论,针对病人病情的特征及需要,护理人员需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急救护理,对于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等进行密切的观察,做好术前准备,针对病情给予患者疾病治疗配合、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结果 患者经过有效全面治疗与护理后,显效率74。2%,有效率为23。9%,无效率为0。9%。结论 对于急性期的脑出血患者进行急救护理措施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得变化,在患者需要时针对性进行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满意度。

    脑出血急性期护理措施并发症

    双向测评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探讨

    唐玫瑰
    3981-3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在实习护生中应用双向测评法提高实习带教质量。方法 教学管理人员、实习护生代表和临床教学专干共同设计调查表,将146名护生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72名,采用双向测评法对教与学的过程进行效果评价,对照组护生74名按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将2组效果评价进行对比。结果 以双向测评模式实习的护生,整体素质有显著提高,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双向测评法的合理运用,可以发现带教过程中师、生双方各自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监督解决,从而规范带教行为,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双向测评护理教学临床应用

    护士院前急救

    罗静
    3982-3983页

    护士院前急救

    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穆艳芹
    3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1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比较,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比较此二组病人运动功能恢复与生活能力情况的异同。结果 对照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生理能力与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比较均差于实验组,两组具有明显的不同(P<0。05)。结论 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脑梗死偏瘫患者能明显提高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康复护理脑梗死偏瘫生理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

    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手术病人护理的应用研究

    朱敏
    3984-3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产科妊娠高血压行剖宫产患者的血压及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的妊高症患者48例为观察组,对其实施人性化护理,并选取同期收治行常规性护理的45例妊高症产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胎儿出生的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8。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先兆子痫是在观察组(P<0。05)。胎盘早剥,肾功能衰竭,DIC发病率与观察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9。6±1。4)比对照组(7。8±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均出现下降,与护理前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高血压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及胎儿死亡率,对母婴结局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母婴结局产前监护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8例的护理

    魏淑梅
    39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4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并且给予健康指导。结果 治愈38例,病情好转10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通过护理干预措施使患者了解关于脑血管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措施和注意事项,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增加了痊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TIA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