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月刊

1004-7484

yishi010@163.com

010—52580688

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871-009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Journal China Hw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综合保温对围手术期患者效果的研究

    李春华
    107-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2种不同的保温方法对患者体温的影响及出现寒战、心率增快及苏醒延迟的发生率。方法:选择全身麻醉的择期手术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入室时、术中及术毕温度以及两组患者出现寒战、心率增快及苏醒延迟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入室时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术中及术毕体温在正常范围,并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寒战、心率增快及苏醒延迟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对围手术期的患者采取综合保温措施,更能有效维持患者体温的恒定,降低寒战、心率增快及苏醒延迟的发生率,是围手术期患者体温护理的一种有效方法。

    低体温围手术期综合保温护理

    小儿钙营养状况及合理补钙研究

    何茹
    107-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小儿钙营养状况及合理补钙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3月-2012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患儿100例,从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研究儿童的钙营养状况,并对钙营养状况较差的儿童采取具体合理的补钙措施。结果:患儿的钙营养状况较差,平均钙摄入量低于标准的800mg 钙摄入量。经过合理补钙,患儿的钙营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血清钙值也恢复正常,骨量正常的患儿由补钙前的56%提高到85%,骨量减少的患儿下降到17%,仅有3%的患儿T值<-2.5有骨质疏松20%的患儿骨密度<1500。结论:钙营养元素的摄入对儿童的健康以及将来身体的发育状况有着重要的作用,及时合理的给予钙元素的摄入对儿童的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儿童钙营养状况合理补钙研究

    胃穿孔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观察

    宋德成
    108-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胃穿孔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09年7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86例急性胃穿孔患者,将其随机划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7例患者接受单纯胃穿孔修补术治疗,治疗组39例患者接受胃大部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治疗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组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胃穿孔患者实施准确有效的早期诊断,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其中胃大部切除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胃穿孔术急性胃穿孔临床观察

    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汤浪
    109-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正畸治疗运用于口腔修复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的60例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上述案例按照年龄分成两组,每组30人,即青少年组与成人组。比较两组的修复效果与托槽脱落情况,调查并比较满意度。结果:对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发现,两组的修复效果与满意度差异不明显,青少年组的托槽脱落率高于成人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对口腔修复患者临床上运用正畸技术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低,并且获得比较理想的美观性,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一步推广。

    正畸治疗口腔修复临床疗效应用

    澳式手法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伍国维
    109-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澳式手法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方法:椎动脉型颈椎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澳式手法结合龙氏正骨手法,对照组采用中频电疗加牵引,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71.1%,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澳式手法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效果优于中频加牵引。

    椎动脉型颈椎病Maitland手法龙氏正骨牵引中频电疗

    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的治疗

    桑敏胡敏吴效科
    110-110,111页

    高危人群社区干预对控制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

    薛晓红
    111-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干预降低高血压高危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的效果。方法:在社区选取240例高血压高危人群实施社区干预,内容包括建立高危人群电子信息档案、纳入社区管理、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健康宣教、成立自我管理小组、心理指导等干预措施。结果:经过1年的社区干预,分析得出240例高危人群中有11例转为高血压患者,发病率为4.58%,比我国18岁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18.8%低。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有效降低高血压高危人群的患病率,提高高危人群的生活质量。

    高危人群社区干预控制高血压患病率

    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及血脂检测的相关性研究

    韦志臣
    111-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及血脂检测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资料选自本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86例,并将其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到本院体检的体检健康者86例,将其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血流变以及血脂进行检测,并对其一般资料、检测方法及其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血脂水平的比较中,研究组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为(5.72±1.32)mmol/L、三酰甘油为(2.73±1.12)mmol/L、低密脂蛋白为(4.21±0.78)mmol/L以及载脂蛋白B明显高于对照组TC、TG、LDL-C以及ApoB;研究组血脂指标中高密脂蛋白为(1.07±0.39)mmol/L,载脂蛋白A为(0.96±0.13)g/L,明显低于对照组HDL-C以及ApoB;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Ⅱ型糖尿病患者与对照组体检健康者的血流变学水平比较中,研究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以及红细胞电泳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红细胞变性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液呈高凝高黏度的状态,增加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因此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及血脂检测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血流变血脂检测相关性

    两种药物调整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的临床研究

    韦静曾定元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黄体酮胶囊与去氧孕烯炔雌醇两种药物在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月经周期调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0年7月至2012年3月123例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随机分入黄体酮胶囊组(61例)和去氧孕烯炔雌醇组(62例),治疗后观察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结果:去氧孕烯炔雌醇组月经周期调整的有效率96.7%,黄体酮胶囊组有效率98.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去氧孕烯炔雌醇组平均出血量32.3±12.1 ml,黄体酮胶囊组平均出血量56.1±21.5 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氧孕烯炔雌醇组阴道出血时间5.6±2.1d,黄体酮胶囊组阴道出血时间5.9±2.3d,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药物对绝经过渡期功血的调整月经周期治疗中均是安全、有效的。

    月经周期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黄丽芳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环状混合痔患者70例,随机分为PPH联合外剥内扎术组和Mil igan-Morgan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PPH联合外剥内扎术和Mil igan-Morgan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疼痛、便血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PPH联合外剥内扎组与Mil igan-Morgan组相比,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疼痛、便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门狭窄、肛缘水肿、痔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PPH外剥内扎术混合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