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月刊

1004-7484

yishi010@163.com

010—52580688

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871-009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Journal China Hw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恩格贝磁化酒对大鼠血黏度影响的实验研究

    3567-3568页

    常见的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日常检验项目的影响观察

    3567-3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前因素对临床生化日常检查项目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反应分析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液样品进行检测分析,观察溶血,乳糜血以及肝素抗凝剂血液样品生化指标GLU、CK、TBIL、ALP、LDH、ALT、AST的检测结果。结果:溶血血液样品对生化指标检测有影响,乳糜血液样品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有部分影响,肝素抗凝血液样品对生指标检测结果无影响。结论:溶血和乳糜血能影响生化指标检测结果的正确性。

    溶血乳糜血抗凝剂生化检查

    COPD患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研究

    3568-35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动脉硬化之间的关系,以及COPD患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分别检测COPD患者与健康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情况,以及血中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和吸烟指数,进行组间比较。将COPD患者颈动脉IMT之间相关因素做多元回归分析。比较COPD患者狭窄组与非狭窄组上述生化指标和临床资料。结果:COPD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纤维蛋白原水平、IMT厚度、斑块检出率及吸烟指数均高于健康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指数、血中CRP 和TC水平与COPD患者颈动脉IMT呈显著正相关系(P<0.05),而TC、TG、LDL-C、HDL-C水平均低于无狭窄组(P<0.05)。结论:COPD患者动脉硬化相关因素水平均明显异常于健康人。了解COPD患者是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通过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测颈动脉IMT厚度则是我们必要的筛查项目。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早期和超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3569-3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和比较超早期和早期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并接受钻孔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的8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超早期手术组(<6h)和早期手术组(6-12h)。比较两组平均血肿清除率, GCS评分,再出血和其他并发症发生率。远期神经功能结局评价包括术后6个月的GOS评分和病例总死亡率。结果:两手术组的平均血肿清除率分别为80%和75%,无明显差异。术后两组GCS评分分别为10.1±0.8和11.2±0.7。早期组明显优于超早期组。再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3.8%和7.9%。早期组明显低于超早期组,两组手术的优良率(GOS 4,5)分别为66.7%和65.7%,无差异。早期组术后死亡率(2.6%)明显低于超早期组(9.5%)。结论:早期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和6个月死亡率均低于超早期手术组,值得推广应用。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钻孔引流术超早期

    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3570-3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20年以来,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研究进展迅速。本文对治疗2型糖尿病的新药: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研究进展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目前已上市的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有西格列汀,维格列汀和沙格列汀。本文以沙格列汀为例对二肽基肽酶(DPP-4)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沙格列汀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胰高血糖素糖肽-1低血糖肠促胰素

    放化疗联合治疗复发性结直肠癌临床观察

    3570-3570页

    复发性结直肠癌放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

    对输液贴代替无菌纱布包扎PICC接头可行性的研究

    3571-3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包扎PICC接头所使用的工具进行了探索,看传统的无菌纱布包扎是否可以被输液贴所取代。实验方法:本文以某院2011年11月至2012年3月60位留置PICC的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通过统计学手段将其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就是对PICC输液接头进行输液贴包扎,对照组就是对PICC输液接头进行无菌纱布包扎。以每隔7天培养实验全部对象的PICC输液接头上的细菌,实时将细菌生产情况记录下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所进行细菌培养结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P<0.01)。结论:采用输液贴包裹PICC输液接头优于无菌纱布包扎PICC输液接头,将有效的防治细菌侵入,在临床医学上具有一定可行性与积极意义。

    肿瘤患者PICC输液贴

    医学超声治疗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探究

    3572-3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超声治疗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新的医学超声技术还在不断进步,已经从诊断领域深入到了治疗领域。医学超声治疗技术的的研究与发展关系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与进步,加强超声治疗技术的研究与运用才能使其更好地为人为服务。

    超声治疗技术研究聚焦超声

    药物配合超短波治疗早期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3572-35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药物配合超短波治疗早期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选择早期面神经麻痹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配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24例,显效3例,愈显率96.4%;对照组治愈21例,显效2例,愈显率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药物配合超短波治疗早期面神经麻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面神经麻痹疗效药物超短波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对临床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3573-3573,3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不仅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且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疗器械的更新对临床医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都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与临床结合紧密,实践性很强。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接受教育的地位,这种教学手段已经更不上时代的发展了。文中探讨了实验教学的方法和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临床医学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