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月刊

1004-7484

yishi010@163.com

010—52580688

100871

北京市北京大学871-009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Journal China Hw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观察藤柏妇炎消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容艳红
    4557-4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藤柏妇炎消胶囊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组患者选用不同方法的治疗,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随后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其复发状况。结果:2组治疗后,TNF-a 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 TNF-a 水平(11.22±3.51)pg/ml 高于对照组的(7.58±2.08)pg/ml(P<0.05)。腹膜增厚、炎性包块、盆腔渗出在2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的炎性包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效率为87.5%,治疗组为95.0%,两者不存在统计学差异(χ2=1.73,P=0.19),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47.5%,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72.5%,2组间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χ2=5.50,P=0.02)。经过两年的随访,发现治疗组复发4例,复发率为10.0%,对照组复发7例,复发率为17.5%,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0.75,P=0.39)。结论:藤柏妇炎消胶囊对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藤柏妇炎消胶囊慢性盆腔炎临床

    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影响及意义

    张萍黄泗霖
    4557-4557,4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100例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钙组和常规治疗组各50例。阿托伐他汀钙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每天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RP的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阿托伐他汀钙组血清CRP水平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O.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具有抗炎作用。

    阿托伐他汀钙C-反应蛋白急性脑梗死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王天义王艺吴小冬吴军...
    4558-4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促红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对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AK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EPO 6000U,每周2次,皮下注射。观察2组患者的血压、尿量、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视黄醇结合蛋白(U-RBP)、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BUN、Cr、U-RBP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Hb及Hct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b及Hc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上升(P<0.01),而2组治疗后血压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EPO可用于AKI的治疗,且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

    促红细胞生成素急性肾损伤临床研究

    探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

    吉莉萍
    4559-4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总结临床针对产生不良反应的对策,以指导医务工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对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对我院2012年~2013年间临床治疗中发生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随机抽取100名,观察并记录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症状,总结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机理,归类统计患者不良反应的相关救治方式和抢救后效果。结果: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所致的不良反应中,一代、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均占较高比例,其临床不良反应涉及多系统。结论:头孢菌素类药物联合其它药物使用产生的不良反应涉及多系统,情况复杂,个人体质和药物纯度也会导致不良反应,临床医生对临床产生的不良反应需及时抢救、积极治疗。在工作中也应建立孢菌素类药物的风险防御意识,使头孢菌素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发挥最大价值。

    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特点科学用药

    西替利嗪、雷尼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李英
    4559-4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西替利嗪、雷尼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的疗效。方法:60例CIU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用西替利嗪、雷尼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用西替利嗪、雷尼替丁治疗。结果:治疗第28天两组治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结束随访4周后两组复发率差异有著性(P<0.05)。结论:西替利嗪、雷尼替丁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CIU痊愈率高,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西替利嗪雷尼替丁孟鲁司特钠荨麻疹慢性特发性

    胃肠安丸辅助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疗效观察

    郝立成李小亚董琰高静云...
    4560-45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胃肠安丸对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急性期予常规静脉抗感染及解痉镇痛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胃肠安丸,7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胃肠安丸理气止痛,健胃导滞,对肠系膜淋巴结炎辅助治疗有显著作用。

    肠系膜淋巴结炎胃肠安丸治疗效果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米非司酮终止中期妊娠与利凡诺引产的疗效比较

    盛喜霞王兆杰杨利娟郑燕...
    4561-4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米非司酮终止中期妊娠与利凡诺引产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113例孕周在14~27周之间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8例。观察组于早晚各服用米非司酮片50 mg,服药前后2小时空腹,连服3 d(月份较小者可酌情减药),3 d后根据宫颈软化程度及宫缩情况,每隔3-6 h阴道后穹隆放置卡前列甲酯栓1 mg,并卧床30分钟,最大剂量不超过4 mg。对照组予以羊膜腔内注入稀释后的乳酸依沙吖啶100 mg终止妊娠。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完全流产率比较,观察组为81.81%,对照组为63.7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流产时间比较,观察组为5.82±2.65 h,对照组为58.24±3.48 h,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阴道出血量比较,观察组为89.43±6.28ml,对照组为168.56±23.32 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孕栓与米非司酮联合用于中期妊娠引产,解决了中期妊娠孕周小,羊水少,穿刺困难、宫颈条件不成熟等问题,避免了宫腔操作和宫内感染的可能,安全无创,经济便利,可操作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卡前列甲酯栓米非司酮利凡诺终止妊娠

    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

    刘喜英
    4562-45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7例肺心病加重期患者,依照患者就诊编号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及口服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接受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观察两组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在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联合丹参酮治疗方案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适宜在临床推广使用。

    依那普利丹参酮肺心病

    探讨高血压患者药物利用与依从性的关系

    刘艳
    4563-4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orisky推荐的高血压药物治疗依从性的评价指标对进行评定。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患者药物利用与用药依从性关系。结果:共发放问卷467份,回收463份(99.14%)问卷,其中规则服药254例(54.85%),不规则服药209例(45.14%);患者了解不依从性的危害,药品标示完整,对药品知识了解,用药频次≤2次/日;给药途径、使用剂型数及品种数均≤2种为提高用药依从性的重要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不佳会影响血压的有效控制,因此,临床医生宜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有效措施合理用药。

    高血压药物利用依从性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疗效观察

    张丽萍邹文雅
    4563-45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6例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1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6.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和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小儿手足口病喜炎平利巴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