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2917135;52917136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邮局84-168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TDRS视力表评估残余视力对低视力儿童康复效果的影响

    杨小丽易美超杨桢
    1245-1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运用ETDRS(Early Treatment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Study)视力表评估6-14岁低视力儿童不同残余视力对佩戴光学助视器的效果影响.方法 对普通门诊标准对数视力表验光较好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0.5的儿童,进行ETDRS视力表散瞳栓影验光、眼底等检查,确诊79名低视力儿童,并根据患儿残余视力分为1级低视力、2级低视力与2级盲,同时运用ETDRS视力表检测各组康复视力,比较不同组患儿使用光学助视器的脱残率来评估患儿康复效果.结果 经过ETDRS视力表检查,14名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的非低视力儿童被诊断为低视力;2级低视力儿童脱残率为93.5%,1级低视力儿童的脱残率为51.9%,2级盲的脱残率为19.0%,低视力儿童脱残率2级低视力>1级低视力>2级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①ETDRS视力表低视力栓出率更高.②残余视力越好,低视力儿童使用远用光学助视器康复效果越好.③视力<0.05佩戴远用助视器后部分低视力儿童仍有效果.

    低视力儿童ETDRS视力表残余视力

    住院患儿“四方联动”志愿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刘芳屈英和宋歌翟月...
    1246-1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方联动”志愿服务模式是指医务社会工作者、患儿家属、医护人员、志愿者四方共同开展促进患儿身心全面发展的本土化志愿服务新模式.本文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小儿肿瘤科住院患儿为例,阐述开展“四方联动”志愿服务模式的实践经验,并对未来服务模式提出建议.

    住院患儿志愿服务服务模式

    浅谈科研院所如何优化人才队伍

    吕茜茜杨翊
    1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优化人才队伍这一系统工程.方法 通过优化管理人才队伍、合理配置、建立合理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等手段.结果 最终实现推动科研事业的发展,推动科研院所的全面发展.结论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优化人才队伍,最终实现人才管理的合理化、科学化、规范化.

    人才队伍优化合理机制

    嘉峪关市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

    王亚军
    1247-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对嘉峪关市120急救网络院前呼叫反应时间影响因素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嘉峪关市院前急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缩短院前急救反应时间.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12年4241次院前急救调度数据,并进行统计和描述分析.结果 嘉峪关市急救网络医院平均反应时间在22.63min,其中城区平均呼叫反应时间为15.20min,乡镇平均呼叫反应时间为30.06min,低于全国中小城市水平.结论 无论是在城区还是在乡镇,都存在急救车到达现场时间过长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调度人员的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急救体系内人员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市民的交通意识以及健康教育意识,道路交通状况等有密切关系.

    院前急救反应时间影响因素对策研究

    诱导多能干细胞与p53基因的探讨

    饶淑梅杨旭光范文娟
    1248-1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诱导多能干细胞与p53基因的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诱导多能干细胞与p53基因方面的研究,实施嵌合实验.结果 实施嵌合实验后得知,白鼠可利用ips细胞,发育并生成小鼠个体.结论 诱导多能干细胞的研究非常广泛,不过其中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亟需解决.

    诱导多能干细胞p53基因ips细胞

    74例结肠癌患者在诊治中的效果分析

    赵鹏飞
    1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肠癌患者的诊治效果与诊治时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2年12月间收治的74名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意愿等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在保守治疗后二十四小时后进行,观察组在保守治疗后二十四小时内进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显效28例,占总数的71.79%,有效8例,占总数的20.51%,无效3例,占总数的7.69%,总有效率为92.31%,有14名患者手术后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35.90%,无死亡发生;对照组中显效18例,占总数的51.42%,有效6例,占总数的17.14%,无效11例,占总数的31.43%,其中有6例死亡,死亡率为17.14%,有19名患者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54.29%,治疗总有效率为68.57%.两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在结肠癌患者的诊治中应尽可能的抓紧时间,以提高治疗效果.

    结肠癌诊治临床效果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强化治疗方案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研究

    胡晓勇李小易
    1250-1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强化治疗方案对中枢性协调障碍(Zentrale koordinations storung,ZKS)患儿的疗效.方法 2002年7月——2009年7月250例ZKS患儿为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方案;2009年8月——2012年12月100例ZKS患儿为治疗组,采用强化治疗方案对比这两种治疗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0%、有效率98%,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9.2%、有效率为8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强化治疗方案比以往普通治疗方案更能促进神经运动各项发育正常化,治愈率更高,应该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取代以往的普通治疗方案.

    中枢性协调障碍强化治疗神经发育促技术

    无线通讯设备辐射对SLE患者免疫系统影响的探讨

    周倩
    1251-1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的以多种免疫反应异常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受到环境中多种因素的影响.笔者在跟师门诊中遇到一SLE患儿无明显诱因补体持续下降,因患者有长期使用无线通讯设备史,故从辐射的种类、生物学效应、对SLE有何影响进行总结分析.指出无线通讯设备辐射会通过热效应、非热效应、自由基等方面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效应,从而影响SLE患者的病情.

    辐射SLE免疫系统

    NiTi环抱式接骨器在小儿漏斗胸矫形术中的应用效果

    谢乂民姚明木吴建国宁金波...
    1252-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NiTi环抱式接骨器在小儿漏斗胸矫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总结胸骨悬吊术矫治小儿漏斗胸的经验.方法 对54例漏斗胸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4例采用胸骨悬吊加NiTi环抱式接骨器环抱、钢板内固定;对照组30例采用胸骨悬吊钢板内固定.观察术前、术后1周和术后1年胸骨末端后缘至脊柱前缘的距离、胸廓外形的满意程度及并发症.统计学处理采用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术前及术后1周治疗组与对照组胸骨末端后缘至脊柱前缘的距离、胸廓外形的满意程度比较p均大于0.01,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1年治疗组与对照组胸骨末端后缘至脊柱前缘距离、胸廓外形的满意程度比较p均小于0.01,有显著性差异.所有病例获1-3年随访,治疗组有4例皮下脂肪较薄,前胸壁可明显扪及内固定物;对照组除6例可扪及内固定物外,有2例分别于术后6月、1年发生固定钢丝断裂,前胸壁轻微凹陷.结论 加用NiTi环抱式接骨器内固定可提高胸骨悬吊术矫治漏斗胸的远期效果.

    漏斗胸胸骨悬吊术NiTi环抱式接骨器钢板

    结肠癌患者血清己糖激酶活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张晓林刘娜翁闪凡
    1253-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结肠癌患者血清己糖激酶(HK)的活性变化,探讨HK与结肠癌病理类型、淋巴转移、临床治疗、年龄及性别等的关系.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分别检测对89例结肠癌患者和40例体检健康人群进行血清己糖激酶(HK)活性.结果 结肠癌患者血清HK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淋巴转移与综合治疗前患者的血清HK活性显著升高(P<0.01),但不同病理类型、年龄与性别之间的HK活性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结肠癌患者体内糖酵解反应较为活跃,血清HK活性检测或对结肠癌的临床评价及诊断有重要作用.

    己糖激酶结肠癌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