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近10年来辽宁省本溪地区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发病特点的变化.方法 对我院2003年——2005年(对照组)和2010年——2012年(观察组)收治的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161例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两组在性别、年龄、职业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两组在发病地区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7.131,P=0.028).观察组郊区及城市发病比例上升.发病季节对照组全年各月份均有发病,以10月至次年7月为主,尤其以11月-12月最高,而观察组病例发病呈2个发病高峰,即11月-12月和次年5月-6月.两组临床表现比较在头痛、腰痛、腹痛、恶心呕吐、“三红”、皮肤瘀斑、尿膜状物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查两组病例白细胞(WBC)总数变化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7.256,P =0.064).血小板(PLT)数目变化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0.746,P =0.000).两组病例总胆红素(TBIL)异常率(X2 =6.968,P=0.031)、血糖(PG)异常率(X2=7.611,P=0.02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异常率(X2 =6.041,P=0.014)、血肌酐(Cr)异常率(X2 =6.667,P=0.03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率(X2 =3.275,P =0.194)、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异常率(X2 =0.655,P=0.721)、肌酸激酶(CK)异常率(X2=0.942,P =0.3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两组病例消化道出血(X2 =3.879,P =0.049)、ARDS(X2 =15.759,P =0.000)肾破裂(X2 =5.788,P=0.016)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近年来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仍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发病季节呈2个发病高峰,即11月-12月和次年5月-6月,发病地区转向郊区和城市,典型症状缺乏,血常规血小板明显减少比例升高,肾脏和肺部损伤更严重,心肌损害减轻,以高血糖多见.近年来,重症肾综合征出血热不典型病例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