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段卫国

月刊

1004-7484

zgbjyy68@126.com

010-52917135;52917136

100084

北京市清华大学邮局84-168信箱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Journal China Health Care & Nutri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气活血胶囊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临床研究

    商蕴波
    3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益气活血胶囊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2014年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益气活血胶囊组.对照组单纯使用盐酸美替洛尔滴眼液日二次滴眼,均30天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情况.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临床表现并无显著差异性,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视力、眼压、视野、症状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益气活血胶囊治疗慢性单纯性青光眼对降低眼压,恢复视功能具有一定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

    益气活血胶囊慢性单纯性青光眼

    益气健脾化痰法对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b-FGF的影响

    李竹英王丽芹郅扶旻高风丽...
    3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益气健脾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中b-FGF的影响,客观评价其作用.方法 将70例COPD稳定期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爱全乐或舒利迭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健脾化痰方.分别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b-FGF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FGF水平明显减低(P<0.05),且治疗组合量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益气健脾化痰法可有效减低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b-FGF水平,改善COPD的气道重塑.

    益气健脾化痰法COPD稳定期b-FGF

    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波动的改善作用

    陈春燕赵丽华陈卫军苏建彬...
    3725-3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生活方式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波动的改善作用.方法 我院就诊的孕24-28周妊娠期糖尿病28例(GDM组)接受4周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同时以正常妊娠妇女20例(NGW组)为对照组.GDM组干预前后、NGW组均使用CGMS进行持续72小时血糖监测.结果 ①干预治疗前,GDM组MBG、SDBG、MODD和MAGE明显高于正常NGW组(P<0.05).②GDM组干预治疗后MBG、SDBG、MODD和MAGE均较治疗前改善,MAGE与正常NGW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MBG、SDBG和MODD仍高于正常NGW组.结论 CGMS能够监测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波动,且生活方式有利于改善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波动.

    血糖波动妊娠期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生活方式

    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疗效分析

    杨旭王琳
    37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淋巴细胞联合主动免疫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黄体酮用于治疗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疗效,以及指导临床使用.方法 选取我院62例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患者,采用联合主动免疫治疗,妊娠成功后分别采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黄体酮进行保胎治疗.结果 62例患者经治疗后,36例妊娠,其中26例已分娩,3例处于孕晚期,2例处于孕中期,5例再次流产,妊娠成功率86.1%.主动免疫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疗法妊娠成功率84.2%,主动免疫联合黄体酮疗法妊娠成功率88.2%,两者比较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采用淋巴细胞主动免疫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黄体酮治疗原因不明习惯性流产简单有效,两种联合主动免疫疗法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淋巴细胞主动免疫习惯性流产

    Mir-21在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表达中的研究

    班自芹李斌李冠英韩军强...
    3727-3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Mir-21在大鼠PCOS模型中的含量变化,探讨mir-21可能与PCOS的发病关系.方法 选取40只6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给予来曲唑,对照组无特殊处理,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大鼠的卵巢中mir-21的表达情况,PCR内参选用snRNAU6,每组均设置2个平行复孔.结果 分析显示模型组mir-21相对对照组的表达量约是0.48.结论 推测PCOS患者的卵泡发育成熟障碍可能与mir-21含量的减少有关.

    MicroRNAs动物模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研究

    冯小兵屈建华谭捷吴常杰...
    3728-3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Anatomic locking Plate;PFALP)治疗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行内固定治疗的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85例,按内固定材料的不同分为两组:PFNA组43例,PFALP组42例.对其术后疗效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行对比分析.结果 随访12-31个月,85例患者均获得了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6周-35周,PFLAP组并发症的发生率(21.43%)明显高于PFNA组(6.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ALP适合于Evans分型的Ⅰ和Ⅱ型的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适用于Evans分型的Ⅲ型、Ⅳ型及Ⅴ型不稳定性和所有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股骨转子间骨折

    小剂量L-甲状腺素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临床观察

    程碧霞
    3729-3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小剂量L-TT状腺素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共收治的66例CH患儿,根据总T3(TT3)、T4(TT4)与TSH水平分为亚临床型、轻型与重型三组.三组均给予6-8μg/(kg·d)剂量的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在1、2、3个月对其血清TT3、TT4及TSH浓度进行测量.结果 治疗1个月后,全部患儿的平均TT3与平均TT4达正常值.结论 小剂量L-甲状腺素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疗效肯定.

    L-甲状腺素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为靶点的RNA干扰治疗卵巢肿瘤的体外研究

    张曦
    3730-3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将以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催化亚基P110α为靶点的RNA干扰技术应用于人卵巢癌的体外模型,探讨其抗肿瘤效应及相关机制.方法 用短发夹RNA(shRNA)来抑制人卵巢癌细胞SKOV3的P110α表达,通过MTT检测和流式细胞学分析来评估谈靶向性shRNA在细胞生长和凋亡方面的作用.结果 具有序列特异性的shRNA可以有效抑制SKOV3细胞中的p110α表达.shRNA介导的p110α沉默可降低细胞生存力、诱导细胞凋亡.结论 shRNA介导的p110α靶向治疗有显著的体外抗肿瘤效应,其机制可能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磷脂酰肌醇3-激酶催化亚基RNA干扰卵巢癌凋亡

    调整服药方法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

    吴小琳
    3731-3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服药方法对于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晨峰血压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经动态血压监测(ABPM)确诊为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采取随机、平行对照设计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每天7:00服用氯沙坦钾50mmg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治疗组:每天7:00服氯沙坦钾50mg,下午4点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观察8周,治疗前后均行ABPM监测,比较两组血压昼夜节律及晨峰血压的变化.结果 两组均能有效的降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在治疗后杓型血压回复率为20%,治疗组在治疗后杓型血压回复率为47.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清晨时段(06:00-08:00)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据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节律特征及降压药物的代谢动力学特点,清晨及下午分次服用氯沙坦钾及苯磺酸左旋氨氯地能更有效控制非杓型高血压,改变血压昼夜变异率,控制晨峰血压,从而达到保护靶器官的目的.

    服药方法非杓型高血压氯沙坦钾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平行冠状缝穿刺引流防治新生儿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症的应用研究

    王君康崇梅娄红民宿红伟...
    3732-3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冠状缝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CSF)防治新生儿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并发症的疗效.方法 将新生儿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患儿8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8例)采用常规治疗加腰穿,治疗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加冠状缝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结果 治疗组CSF压力和细胞学检查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快(P<0.05),不同时间痉挛指数及脑梗死、死亡的例数、再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疗效评价采用出院时GOS评定,显示两组间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 冠状缝穿刺引流血性脑脊液(CSF)防治新生儿重度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并发症的疗效确切,能促进神经功能的尽快恢复,减少并发症.

    冠状缝新生儿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