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博物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

马自树

季刊

1002-9648

als@ciae.com.cn

010-64031809

100007

北京市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博物馆学会

中国博物馆/Journal Chinese Museum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博物馆》系中国博物馆界的领军学术刊物,至今已经走过了20年的发展道路。《中国博物馆》是于改革开放初期的1984年创办的一份学术季刊,由中国博物馆学会主办,故宫博物院协办。最初名称为《博物馆》,1985年改为现在的刊名。20年来,它致力于中国博物馆学的学科建设,在理论博物馆学、应用博物馆学方面进行了积极和富有成效的探索,促进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壮大和中国博物馆学的成长,提升了中国博物馆界的专业研究水平,促进中国博物馆学走向成熟。同时,它注意探讨与实践密切相关的学术问题,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紧跟世界博物馆界学术的发展动态,是国际同行了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重要窗口。20年来,《中国博物馆》也担当着培育博物馆界学术人才、扶掖后人的作用。它不仅团结系统外博物馆和高校教研力量充实到编委会,作者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已成为博物馆界研究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沟通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人工智能的博物馆智慧导览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辽小博"AI智慧导览系统的探索实践

    康宁刘冠辰蔡莹莹孙岱萌...
    8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博物馆导览正在朝着个性化、定制化的方向转型发展.在博物馆智慧导览系统中应用基于知识图谱和大模型融合微调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更加精准、智能、个性化的知识问答、内容推荐和位置导航服务,为观众带来新鲜有趣、千人千面的博物馆学习体验.辽宁省博物馆"辽小博"AI智慧导览系统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文博专业领域智慧导览服务方面进行了可行路径的探索.

    博物馆人工智能博物馆导览大模型知识图谱个性化导览

    从数字化到数据化——知识服务视域下的博物馆数据应用

    刘健
    93-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博物馆在经历了多年的数字化建设之后,已经有必要推动数字化往数据化的方向转变.数据化除了将为博物馆的业务运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之外,也会对博物馆的各项业务和今后的人工智能技术的介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厘清目前国内博物馆的数据现状和数据应用的基本状况,审视它在博物馆以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为核心的知识服务中的作用,对推动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至关重要,也是中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能否深入的关键.

    博物馆数据化知识服务知识生产数据应用

    试述"博物馆之都"在洛阳的探索与实践

    余杰
    103-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洛阳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古都城市,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将众多考古遗址、古代建筑、传统村落和工业遗存打造成极具特色的博物馆.2018年洛阳市正式提出"博物馆之都"规划构想,这是对全市博物馆事业发展现有成果的深化和提升,也是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新定位对洛阳城市底色塑造的现实需要.通过深入的调研、制定科学的工作目标和量化指标、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博物馆之都"实践成效逐渐显现.下一步,洛阳市将建设特色鲜明的博物馆体系,努力实现规模质量双提升,建立健全博物馆共建共享机制,加强交流合作,不断扩大"博物馆之都"的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

    博物馆博物馆之都文化遗产洛阳

    "博物馆研究"的概念、范畴与历史

    汪彬
    111-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门新兴的跨学科领域,博物馆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走向成熟.但是,以往学者对这一研究领域的理解却存在差异和分歧.对博物馆研究基本概念、时空范畴、发展历史等元博物馆学层面的知识考察表明,博物馆研究不但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流行区域与兴起时间等方面不同于东欧地区、法语国家、拉美地区的博物馆学,而且还有着自身的学科特征:在时间范畴上,以20世纪60年代为开端;在空间范畴上,以英语国家为主体;在发展历史层面,经历了职业培训、批判博物馆学、后批判博物馆学三个阶段;在学科构成层面,包括职业培训、理论方法、实践内容三个部分.对博物馆研究的考察不但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这一研究领域的特征,而且也为我们了解不同地区博物馆学的差异提供了帮助.

    博物馆研究英语国家元博物馆学博物馆学

    美国鲁宾艺术博物馆闭馆引发的思考

    谢颖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国纽约鲁宾艺术博物馆宣布将于2024年秋季关闭其场馆,计划转型成为一个无实体空间的全球性博物馆.这一消息引发了博物馆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探讨该博物馆以及疫情之后美国、英国等地中小型博物馆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经收集并分析相关材料,笔者认为疫情影响了这些博物馆的财务状况,此外,Z世代参观模式的改变也给传统博物馆运营方式带来了挑战.因此,一些博物馆开始尝试运营数字博物馆以及无实体博物馆,积极应对危机和挑战.

    鲁宾艺术博物馆Z世代无实体博物馆数字博物馆

    日本学艺员培养课程体系: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于晖刘阳
    125-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强调博物馆作为充满创新活力的教育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这对于在落实主题的工作中,参与藏品管理、展览策划以及教育普及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本学艺员培养制度历经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且富有特色的体系,在选拔、培养和成效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回顾早期学艺员培养课程内容及对当前学艺员培养现状的分析,有助于探究不同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博物馆人才专业化培养的实现途径与措施.

    博物馆人才培养学艺员,职业资格博物馆法

    "守正创新: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多样化传播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博物馆协会社会教育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综述

    周靖程郭丽芬陈颖
    133-134页

    "赋能与新塑:博物馆管理的新实践新挑战"研讨会暨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管理专业委员会2024年年会综述

    汤世芬
    135-137页

    英文摘要

    138-139页

    《中国博物馆》征稿启事(2024年)

    《中国博物馆》编辑部
    后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