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出版
中国出版

姜军

半月刊

1002-4166

010-87320413 87319679

100023

北京市朝阳区2350信箱

中国出版/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地出新知:国际传播精准化实现路径

    王维佳翟秀凤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的国际传播研究惯常在数量统计的意义上理解"精准传播",却往往忽视域外知识和实践调研才是产生精准性和有效性的必要前提.文章梳理了国际传播主流研究范式在知识视野上的局限,讨论了这些局限在学科发展和实践工作上带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跨学科融合与大力加强实践调研是国际传播研究获得突破的有益途径,并给出了跨学科发展的具体建议.

    国际传播区域国别自主知识体系精准传播

    技术突围与数字交往:人工智能背景下精准化国际传播突破方向

    涂凌波张萌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准化传播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手段,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实施精准化的国际传播面临重大挑战与机遇.一方面,在技术硬件、规则、系统三个层面,智能技术对国际传播生态产生深刻影响,国际传播面临着底层架构、平台垄断、技术代差等方面的制约,亟待"技术突围".另一方面,智能技术也带来了跨国间丰富多样的人际交往、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活动,数字交往可以促进主体间的共享、共鸣与共通,可以作为精准化国际传播的重要路径.我们应当关注并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人,发掘主体间的交往潜力,从节点化、场景化、数智化、在地化等方面探索国际传播精准化的突破方向.

    国际传播精准传播生成式人工智能数字交往技术哲学

    从"转译"到"桥接":面向精准国际传播的文化出海范式革新

    何天平蒋贤成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化作为国际传播的重要载体,日益发挥影响国际传播效能的关键作用.作为具有广泛性、下沉性的国际传播形式,文化出海正在经历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转译向文化桥接的精准化趋势转向,逐渐减轻早期因为简单向其他国家"搬运""迁移"造成的文化折扣问题."桥接"强调文化在国际传播过程中意义生产的协商机制,也观照不同国际传播主体基于自身文化身份认同而开展的文化内化实践,由此形成提升文化国际传播精度和效能的可能性路径.文章结合文化国际传播典型领域的典型案例,从内容桥接与社群桥接两个维度解析面向精准国际传播的文化出海范式革新,从而为新时期文化国际传播的提质增效提供启发.

    国际传播文化出海精准传播转译桥接

    知识·事件·内容·形态:出版营销破圈发展进路

    鲍娴王浩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媒体深度融合是媒介演进的新形态,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全领域、深层次、强关联3 个方面.媒体深度融合视域下出版营销面临难触达、难转化、难链接、难传递四大困境,破圈思维可尝试作为新的方法和路径,助力出版营销的全新升维,即以知识破圈、事件破圈、内容破圈、形态破圈来构建出版营销的新路径.

    媒体融合媒体深度融合出版营销破圈

    范式、体系与价值:生成式人工智能语境下的科幻出版

    王炎龙陈榕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将对科幻内容的生产方式与传播方式产生深远影响,推动科幻创作向人机协同模式转型,引领科幻出版迈入智能时代.面对技术的不断革新,科幻出版机构应积极应对,以"技术服务论"为指引,全力构建科幻智慧服务新体系,实现内容生产和出版发行的全流程智慧化升级.在智慧服务的实践过程中,必须始终坚守科幻出版的伦理价值、文化价值、市场价值和共享价值,在使用技术的同时防范技术风险,在打破数据壁垒的同时完善版权制度,在丰富泛在智能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加强体系管理.

    生成式人工智能科幻出版科幻创作

    新时代十年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成就与未来展望

    朱小妮施勇勤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了我国过去 5 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提出将继续推行高质量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文章以高质量发展理念为主线,从顶层设计、历史成就和未来展望 3 个面向,引述产业规模、市场活力、产品结构和传播效能等多维指标,透视产业发展的理路与图景.提出出版业应以人民为中心创作时代精品,以数字为驱动力推动产业生态重塑,以现代评价体系为保障夯实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根基.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中国式出版现代化新时代党的二十大

    出版业国际标准应用建设及发展建议

    香江波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出版业采用国际标准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近些年来,以ISO、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起草的国家标准 21 项,采标的国际标准已经覆盖了我国新闻出版行业所需标准的绝大部分,分别运用于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等各个方面.除采用国际标准以外,1989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我国出版业发布的 475 项与出版、版权、发行、信息相关的标准涉及了 278 项与出版业相关的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文章通过对这些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的梳理和统计,提出了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方面的一些问题与建议.

    标准化工作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国内出版业应用采标

    情感与人文:实体书店故事营销探析

    江凌王雨眺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探讨书店故事文本的情感理性化、书店故事营销中的情感商品化、书店故事的情感体验与情感商品化之间的矛盾,反思书店故事营销带来的情感商品化挑战,据此提出实体书店故事营销的优化路径:在书店空间场景中注入话题故事,营造有温度的阅读场所;发掘符合书店经营理念和人文情怀的书店故事,设计故事情节、细节和话题;创新故事表达方式,提高媒体平台的受众关注度和故事的情感商品化转化率;遵守故事营销伦理,传播价值导向正确的"真善美"故事,提升书店的文化品味和人文情怀.

    书店故事情感资本故事营销优化路径

    著作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运行机理及优化路径

    邹艺陈前进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著作权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惩罚性赔偿制度运行是以惩罚为手段,以全面补偿为前提,在激励维权的保障下,实现威慑侵权的目标.制度施行两年多来,梳理 294 份诉请著作权侵权惩罚性赔偿的案例发现,当前还存在防范重点不突出、法院支持度低、证明和计算难、制度兼容性不佳等问题,需要规范加示范,引导对重点著作权侵权领域的严厉惩治;探索集体诉讼制度,排除法官对制度的适用阻力;提升能力和动力,突破权利人的证明计算瓶颈;突破公私法桎梏,合力形成著作权的大保护格局.

    著作权版权惩罚性赔偿制度运行

    智能出版数据应用版权法律风险思考

    高雅文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出版是数字化技术在出版领域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出版数据应用法律风险的内涵需要从数据应用行为和产品两方面界定,未经权利人授权许可的数据输入、处理和生成都可能面临版权侵权风险.为打造高品质智能出版产品,出版主体应依法依规对应用数据进行审查,设立预先授权机制,与权利人明确约定授权范围与风险监管责任,在充分利用版权例外制度和避风港规则基础上,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建立风险预警制度,借助快速协同多元化纠纷解决路径,降低智能出版数据应用的版权侵权风险.

    智能出版数据应用著作权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