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出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出版
中国出版

姜军

半月刊

1002-4166

010-87320413 87319679

100023

北京市朝阳区2350信箱

中国出版/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理论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出版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五个面向

    王鹏飞褚晓雨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文化产业的主要内容,出版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媒介技术迭代的累积更新,更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发展范式革命.就其内涵特征与发展路径而言,主要有五个方面:方向维度上面向创新,技术维度上面向智能,服务维度上面向场景,生产维度上面向绿色,产品维度上面向文化.

    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场景出版业出版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驱动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三个着力点

    张新新刘骐荣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出版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引擎.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在劳动者质变方面,须提升编辑数智素养,建设高素质的出版人才队伍;丰富编辑岗位类型,设立首席数据官,引领新生产要素应用;革新编辑机制,构建充分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机制体系.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在劳动资料质变方面,须着力研发出版业新质生产工具,在融合出版ERP、专业语料库嵌入型的智能编校排系统、出版领域垂直大模型以及数据化转型技术装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高质量发展,在劳动对象质变方面,须分类分级建设出版数据,强化出版数据产品服务供给,构建出版要素机制,推动出版数据供给、交易和使用,从而激发出版业数据要素潜能,实现出版业数据要素价值增值.

    数字出版新质生产力数据出版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出版高质量发展

    服务与超越:新质生产力与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双向互动

    李治堂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从新质生产力和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双向互动关系出发,探讨了出版业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方式以及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出版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进一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和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互动机制,提出二者之间存在社会协调、创新反馈和数字赋能三种机制.

    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互动机制

    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三维路径

    陈少志李平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质生产力赋能下,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将迎来数智技术革命性的突破,为培育出版新业态、提升融合出版质量效率、加速数据化智能化进程带来三方面的机遇.与此同时,出版业也将面临着出版转型步伐缓慢、出版生产能力不足、商业模式重构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等方面的挑战.基于此,探索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三维路径,即基于新型劳动者视角的融合出版编辑素养提升、基于劳动资料质变的出版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基于劳动对象质变的数据生产要素价值挖掘.

    新质生产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生产要素出版高质量发展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出版业讲好中国故事创新策略

    范军息慧娇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版是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重要力量.出版界要积极策划出版有关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主题出版物,既要利用现有的渠道平台,更要创新设计新的渠道平台,摆事实、讲道理,消解唱衰中国经济的各种奇谈怪论,揭穿一些西方媒体唱衰中国经济的真实目的,向世界讲好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经济发展故事.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出版经济

    新时代学术出版走出去提升途径探析

    张铤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术出版走出去是展现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提升中国学术话语权的有力抓手和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纽带,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新时代中国学术出版走出去肩负新的使命,要统筹兼顾、多维并举,采取有效方略着力推动学术出版走出去,主要可以从五方面入手:加强选题策划,提升学术出版走出去针对性;贴近国外受众,提高学术出版走出去精准度;利用数字技术,探索学术出版走出去新方式;建设人才队伍,完善学术出版走出去人才库;构建长效机制,增强学术出版走出去实效性.

    学术出版走出去国际传播

    乡村儿童阅读帮扶行动研究——基于湖北省公安县的实证调研

    吕山苏映潭陈珂
    3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儿童是乡村振兴战略关注的重要群体之一,有效提升乡村儿童阅读实践能力,生成全面持续的乡村儿童阅读服务机制,已成为拓宽乡村振兴发展空间的重要环节.为强化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的结合,对湖北省公安县乡村小学展开阅读帮扶的行动研究,基于对乡村儿童阅读需求的分析,设计阅读帮扶行动框架并进行精准实践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家庭辅助—学校增能—村社支持"的阅读帮扶互动机制是改善乡村儿童阅读现状的可行路径,在乡村振兴的框架下从个体需求把握动态化、家庭与学校运作高效化、帮扶体系持续化三个关键要点出发,有助于推动乡村儿童阅读帮扶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乡村振兴乡村儿童阅读帮扶行动研究

    生成式人工智能嵌入教育出版路径优化

    郭宇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技术的嵌入与运用对智能教育出版秩序能够产生深刻影响,以大型语言模型(LLM)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在选题策划、信息获取、内容生成和出版发行等环节呈现出自动化、自决策的特征,并提供针对不同情境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帮助,延伸教育出版价值链,满足受教育者对出版多样态的现实需求.然而,现阶段智能出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数字产品存在内容精准性难以保证、解释性缺乏等现实问题,教育场景应用与智能技术相融合路径亟需优化.因此,在风险不可完全认知和规制手段有限的情况下,应秉持生成式人工智能与教育出版协作互补和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从多个维度强化生成内容的可解释性,避免智能教育出版场景应用失序而诱发价值认同失落和思想防线失守.

    生成式技术智能出版数字教育嵌入风险治理

    人工智能赋能学术期刊深度融合发展:理论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

    刘红霞程富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解析人工智能赋能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并从内容平台、出版流程、学术工具、知识服务、开放成果、传播模式六个方面,阐释其现实困境,进而提出构建一体化内容协同资源集成平台等实践进路,为加快推进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建设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学术期刊提供参考.

    人工智能赋能学术期刊出版融合高质量发展

    人工智能生成图片中用户的独创性贡献——以"AI文生图"著作权案判决为例

    郑海味张伟君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法院的"AI文生图"著作权案判决试图从用户选定AI输出的初始图片与指引AI修改初始图片的行为中,证明用户对"AI文生图"模式下产生的图片作出美术作品创作意义上的独创性贡献,笔者认为这一观点难以成立.在人工智能行业的各方参与者并没有紧迫和强烈需求的情况下,司法进行裁判规则的创新,未必符合人工智能产业的实际现状和发展需要,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未来方向也不一定是一致的.

    人工智能AI文生图美术作品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