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草地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草地学报

侯向阳

双月刊

1673-5021

zgcdxb@126.com

0471-4928361

010010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120号

中国草地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国家级草地科学学术期刊,内容以我国草地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兼纳开发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主要包括草地与牧草资源,牧草遗传育种与引种栽培,草地改良建设与培育利用、草地生态与保护、饲草料生产与调制加工、草业发展战略、草坪与环保、草学基础理论研究等,立足全国,面向世界,适于科研、教学人员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种群生态位的影响

    王琪郑佳华张峰乔荠瑢...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放牧强度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群落结构及生态位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优势植物生态位宽度与种群特征的关系,以不放牧(NG)为对照(CK),设置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和重度放牧(HG)3个处理,载畜率分别为0.91(只羊/hm2)、1.82(只羊/hm2)和2.71(只羊/hm2).于2020年8月植物生长高峰期对短花针茅荒漠草原植物物种重要值、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物种种群特征与生态位宽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K、LG、MG和HG群落中物种数分别为18、15、12和5,表明随着载畜率增加,群落中物种数减少;与CK相比,LG提高了优势种短花针茅、无芒隐子草等的生态位宽度,降低了半灌木冷蒿和木地肤的生态位宽度,而MG和HG降低了优势种的生态位宽度;与CK相比,LG显著降低了群落中物种生态位重叠平均值,而MG和HG显著增加了群落中物种生态位重叠平均值;建群种短花针茅的生态位宽度与种群特征均无显著相关性,优势种无芒隐子草的生态位宽度与其密度和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银灰旋花与无芒隐子草相同.综上所述,载畜率为0.91只羊/hm2是荒漠草原较为适宜的放牧强度,有利于优质牧草生长.

    载畜率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群落结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宁夏天然草原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对环境梯度响应研究

    刘万弟师斌闫秀黄文广...
    10-1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北到南在宁夏11个国家级草原固定监测点设置样地,测定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物种多样性、生物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夏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为116.98 g/m2,地下生物量为85.27 g/m2;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为227.77 g/m2,地下生物量为273.59 g/m2;草甸草原地上生物量为304.88 g/m2,地下生物量为406.02 g/m2.荒漠草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33、0.66、0.81和5.44;典型草原分别为2.28、0.83、0.85和15.05;草甸草原分别为2.69、0.87、0.90和21.2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与地上、地下、总生物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而Pielou均匀度指数与生物量间无显著相关关系.冗余分析显示,环境因子解释了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79.80%的方差,土壤单独影响要大于气候.其中土壤单独解释23.00%的方差,气候单独解释13.60%的方差,二者共同解释了 36.60%的方差.通过蒙特卡洛置换检验筛选,土壤全磷、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是影响生物量最主要的环境因子,年降水量是影响物种多样性的最主要因子.

    天然温性草原物种多样性生物量土壤气候

    基于APSIM模型的未来气候中燕麦产量变化及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

    杨轩贾鹏飞侯青青朱敏...
    20-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田间实测数据验证了动态模型APSIM(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ystems Simulator)模拟土壤水分的能力,并基于全球气候模型(Global Climate Model,GCM)预测的未来情景模拟探讨了多种水分条件下饲用燕麦生产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APSIM模型适宜模拟研究区的土壤水分;无限制灌溉处理的饲用燕麦产量于未来情景显著降低;各限制灌溉处理中,播期灌溉处理的饲用燕麦产量最高且水分胁迫指数与产量损失率最低;未来情景中饲用燕麦产量的损失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较历史情景更低.研究结果强调了未来气候会导致饲用燕麦潜在产量降低,及产量对水分胁迫的敏感性降低的结果,而注重播期灌溉、更新灌溉设备与提高田间管理水平等可在一定程度缓冲水分胁迫造成的饲用燕麦减产.

    农牧交错带饲用燕麦作物模型气候变化产量水分

    阴山北麓不同恢复年限弃耕地植物群落生物量与土壤养分变化

    贺启珅陈大岭李邵宇张峰...
    3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阴山北麓不同自然恢复年限(5年、15年、20年)弃耕地为对象,以天然草地为对照,测定群落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以及土壤全氮、全磷、有机碳含量等指标,探究弃耕地演替过程中植物群落、土壤养分的变化以及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随弃耕年限的增加,多年生禾本科植物种类不断增加;弃耕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地上生物量在弃耕第5年最高,其次是弃耕20年,弃耕15年最低;地下生物量随弃耕年限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总生物量随弃耕年限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均低于天然草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逐渐增加,有机碳含量在弃耕20年后仍显著低于天然草地(P<0.05),土壤全氮在弃耕20年显著高于天然草地(P<0.05),土壤全磷仅在弃耕5年高于天然草地且有显著差异(P<0.05).弃耕过程中,植被演替促进了土壤养分的积累,植物群落生物量变化受土壤养分的影响较小.

    弃耕地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全磷

    甘肃省永昌县小黑麦、饲料大麦、燕麦不同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综合评价

    王蕾张想平周琦邓超超...
    38-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5个小黑麦、3个饲料大麦和3个燕麦品种(系)开花期、乳熟期和成熟期的产量和品质进行比较,以明确甘肃省永昌县一年生禾草小黑麦、饲料大麦和燕麦产量、品质差异及其适宜收获期.结果表明,在开花期和乳熟期,小黑麦平均干草产量为8.70 t/hm2和12.98 t/hm2,与燕麦(8.58 t/hm2、11.66 t/hm2)无显著差异,但显著(P<0.05)高于饲料大麦(6.34 t/hm2、9.58 t/hm2).小黑麦成熟期干草和籽粒产量分别为10.55 t/hm2和7.58 t/hm2,高于饲料大麦(7.50t/hm2、4.72 t/hm2).开花期小黑麦酸性洗涤纤维、木质素、240 h NDF体外不可消化率显著高于饲料大麦和燕麦,而淀粉、相对饲草品质、总可消化养分、产奶净能、产奶当量和代谢能均低于饲料大麦和燕麦;乳熟期小黑麦和燕麦品质低于饲料大麦.成熟期小黑麦干草和籽粒品质均优于饲料大麦.采用灰色关联法与主成分分析对三种一年生禾草进行综合评价,从开花期到成熟期干草综合排名前两位的均为乳熟期GS1、乳熟期GK6,成熟期籽粒综合排名前两位的均为S18-1和S17-6.综上可知,小黑麦、饲料大麦和燕麦分别适宜成熟期、乳熟期和开花期刈割,永昌县适宜推广种植的小黑麦品种(系)为XXH4和S18-1,饲料大麦为GS1,燕麦为ZJY-5和P361844.

    小黑麦饲料大麦燕麦产量品质

    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紫花苜蓿花荚脱落的影响

    李浩天隋晓青马雪瑶刘美君...
    47-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花苜蓿花荚脱落率高,是实际生产中导致种子产量低下的原因之一.选择'新牧4号'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XinMu No.4')为试验品种,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通过对花柄脱落部位进行细胞组织学剖析,分析紫花苜蓿花柄离区形成中内源激素含量与细胞壁水解酶活性的变化特征,探讨二者对紫花苜蓿花荚脱落的影响,以期为PGRs调控紫花苜蓿种子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生产依据.结果表明:紫花苜蓿花柄离区分化后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断裂,对小花的支撑力开始下降,最终导致脱落.纤维素酶(C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在PGRs调控下活性增高,促进紫花苜蓿花荚脱落,同时PG活性在紫花苜蓿发育后期受到内源赤霉素(GA3)正向调控.喷施PGRs可降低紫花苜蓿花荚脱落率,其中以初花期喷施20 mg/L GA3和250 mg/L多效唑(PP333)效果最好.

    生长调节剂紫花苜蓿内源激素细胞壁水解酶花荚脱落

    苜蓿轮枝菌的生物学特性及抗病种质材料筛选

    张园园于飞高婧王乐...
    58-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室内对苜蓿轮枝菌菌株Ms197和Ms198的最适生长温度、pH值、碳源、氮源、产毒能力及致病力进行测定,同时利用蘸根接种法对37份苜蓿材料的抗病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苜蓿轮枝菌菌株Ms197和Ms198在温度5~35℃和pH值4~11范围内均能生长和产孢,具有较强的温度和酸碱度适应性,在温度5~35℃范围内菌落生长速率分别为0.20~4.14 mm/d和0.48~4.12 mm/d,产孢量分别为3.17×105~4.12×108和1.02×106~4.27×108.在pH值4~11范围内菌落生长速率分别为1.26~3.96 mm/d和1.39~3.97 mm/d,产孢量分别为5.5×105~4.35×108和7.67X 105~4.70X 108.最适菌落生长温度和pH值分别为25℃和6~9,最适产孢温度和pH值分别为20℃和9;可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生长,综合来看,碳、氮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牛肉膏的培养基最适于菌落生长,碳、氮源分别为D-牛乳糖和胰蛋白胨的培养基最适于菌株产孢.菌株Ms197和Ms198的产毒能力和致病力无显著差异.将菌株Ms198接种于37份苜蓿材料,28 d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黄萎病症状,发病率、死亡率和病级分别介于5.33%~100.00%、0.00%~88.20%和1.05~4.88之间;表现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的材料分别为14份、8份、7份和8份,占比分别为37.84%、21.62%、18.92%和21.62%,未发现免疫品种.

    紫花苜蓿苜蓿轮枝菌生物学特性抗性评价

    高寒草甸多枝黄耆根际促生菌特性研究与鉴定

    柴加丽姚拓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选择培养基分离高寒草甸优势豆科牧草多枝黄耆根表土、根表面和根内的促生菌,用钼蓝比色法、乙炔还原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菌株促生特性进行测定,并通过16S rDNA测序和序列同源性比对鉴定优良促生菌.结果表明:从多枝黄耆根际共分离到65株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复筛出13株具有多种促生特性的PGPR,其溶解有机磷量在11.17~152.14μg/mL之间,溶解无机磷量在257.21~513.77μg/mL之间,固氮酶活性在17.05~132.19 nmol C2 H4/(h·mL)之间;复筛的13株菌株中有5株能分泌吲哚乙酸(IAA)、反式玉米素(t-Z)和赤霉素(GA3),分泌量分别为 0.126~0.495 μg/mL,0.127~0.996 μg/mL、0.836~19.980 μg/mL;共鉴定出 8 株优良PGPR,其中5株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1株为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1株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1株为泛菌属(Pantoea),研究结果丰富了植物根际促生菌菌种资源库,也为后续微生物菌剂研制提供了菌种资源.

    高寒草甸多枝黄耆促生特性溶磷菌固氮菌植物激素

    不同沼液施用量对土壤养分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康婉青徐娅玲徐晓玲朱永群...
    7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洪雅基地,通过设置5个施肥处理水平:不施肥(NF)、300 kg/hm2化肥(CF)、225 kg/hm2化肥+75 t/hm2沼液(沼液替代25%化肥,QBS)、300 t/hm2沼液(沼液代替全部化肥,WBS)、600 t/hm2沼液(只施2倍沼液,DBS)和1个大田试验:450~750 t/hm2沼液(LSP),运用土壤养分测定方法和Illumina技术进行16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阐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群落代谢与沼液还田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QBS处理对土壤养分无显著影响,WBS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DBS处理显著增加了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此外,不同沼液施用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不同,在门和属分类水平上,分别测得优势类群为变形菌门和鞘氨醇单胞菌属.通过土壤细菌群落Alpha指数分析,WBS处理的土壤中细菌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最高,但与CF差异不显著;不同的土壤细菌属丰度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综上,在青贮玉米与多花黑麦草轮作时,青贮玉米施用225 kg/hm2化肥+75 t/hm2沼液(沼液替代25%化肥,QBS),可以获得最佳产量,不仅有效减少了土壤养分的流失,且鞘氨醇单胞菌属和溶杆菌属等土壤益生菌有所增加,为当地沼液合理还田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沼液还田化肥替代土壤养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

    东北草原围栏禁牧政策牧民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王骞雷榕榕薛贤茹宋美垚...
    84-9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恢复严重退化的草地,我国北方大部分草原于2003年开始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围栏禁牧政策是该工程的一项重要措施.围栏禁牧的实施成效如何可通过牧民的满意度来反映.以入户深度访谈和调查问卷为手段,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科尔沁和吉林省西部松嫩草原的117户牧民进行了围栏禁牧政策满意度的调研,借助有序回归(Ordinal regression)模型分析了不同牧区牧民对围栏禁牧政策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3个牧区的牧民对围栏禁牧政策总体满意度综合指数仅为29.91%.其中,松嫩草原牧民满意度最低,为27.58%.呼伦贝尔和科尔沁草原牧民满意度则分别为33.33%和31.04%.(2)调查对象的职业(专门从事畜牧业生产或兼业)、对政策生态效益的认知和文化程度分别是影响呼伦贝尔、松嫩和科尔沁草原牧民对围栏禁牧政策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据此,提出了实施多样化的围栏休牧政策,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牧业配套工程建设,在当地开展环境教育,提高牧民的文化水平和生态意识,强化围栏禁牧政策成效的建议.

    围栏禁牧政策满意度影响因素东北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