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草地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草地学报

侯向阳

双月刊

1673-5021

zgcdxb@126.com

0471-4928361

010010

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街120号

中国草地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国家级草地科学学术期刊,内容以我国草地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兼纳开发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主要包括草地与牧草资源,牧草遗传育种与引种栽培,草地改良建设与培育利用、草地生态与保护、饲草料生产与调制加工、草业发展战略、草坪与环保、草学基础理论研究等,立足全国,面向世界,适于科研、教学人员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导率法评价紫云英种子活力并预测田间出苗表现

    陶奇波孙继鹏聂宇婷张亚锜...
    95-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不同种源紫云英种子为材料,分析浸种3、6、12、24、36、48和60h的种子浸出液的绝对和相对电导率,并测定各样品的标准发芽率和田间出苗表现,以期探求适宜于紫云英种子的活力评价技术.12个紫云英样品的标准发芽率在87%~97%之间,且回归分析表明其和田间出苗率及田间幼苗干重无显著相关性,无法准确反映各种子样品活力水平.随浸种时间增加,种子浸出液的绝对和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且和田间出苗表现的相关性逐渐增强.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浸种24h,种子浸出液的绝对和相对电导率与田间出苗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决定系数分别为0.897和0.876;随浸种时间继续延长,相关性不再显著增加.因此,浸种24h的种子浸出液的绝对或相对电导率均可以作为评价紫云英种子活力且预测田间出苗表现的适宜方法,且能够在1d完成测定,兼具精确性与时效性.

    标准发芽率电导率田间出苗种子活力紫云英

    紫花苜蓿镰刀菌根腐病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支旭欣张帆杨青川王珍...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紫花苜蓿根腐病是我国苜蓿产区普遍发生的病害之一,其主要致病病原为尖孢镰刀菌.采用水培接菌法接种尖孢镰刀菌,测定58份供试苜蓿材料的病情指数、株高、根长、地下生物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紫花苜蓿种质材料苗期根腐病抗性.结果表明,株高、根长、地下生物量与病情指数均呈负相关.病情指数变化范围为12.50~70.83,根据病情指数共划分出4个不同抗性等级,分别是抗病材料、耐病材料、感病材料和高感材料.其中,抗病材料共1份,耐病材料共22份,感病材料共25份,高感材料共10份.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8份紫花苜蓿材料大致分为可分为三类,分别为15份耐病材料、24份感病材料和19份高感材料.虽然部分材料与病情指数划分结果不是完全一致,但抗病材料和感病材料在聚类分析结果中能够被明显区分.其中,不同分析方法都表明,PAMPA为抗病材料,阳高、甘农3号、新牧2号、龙牧1号、CF030056、狼山、北疆、敖汉、偏关、G 13608都为高感材料,没有对根腐病完全免疫的种质材料.

    紫花苜蓿尖孢镰刀菌根腐病抗病性鉴定

    施氮对苜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干草产量的影响

    李生仪孙延亮赵俊威刘选帅...
    113-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施氮量对紫花苜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干草产量的影响,设置4个施氮梯度,施氮量分别为:0kg/hm2(N0)、60kg/hm2(N1)、120kg/hm2(N2)和180kg/hm2(N3),测定紫花苜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干草产量,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施氮量达120kg/hm2(N2)时,紫花苜蓿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7.56、6.11和6.351g cfu/g;土壤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达到最高,分别为21944.44和944.04U/(g·d),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苜蓿干草产量在N2处理下达到最大值,为22.46t/hm2.通过综合评定,当施氮量为120kg/hm2(N2)时,有利于增加苜蓿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促进根际土壤酶活性,进而提高苜蓿干草产量.

    苜蓿施氮量根际土壤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