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电导率法评价紫云英种子活力并预测田间出苗表现

电导率法评价紫云英种子活力并预测田间出苗表现

扫码查看
以不同种源紫云英种子为材料,分析浸种3、6、12、24、36、48和60h的种子浸出液的绝对和相对电导率,并测定各样品的标准发芽率和田间出苗表现,以期探求适宜于紫云英种子的活力评价技术.12个紫云英样品的标准发芽率在87%~97%之间,且回归分析表明其和田间出苗率及田间幼苗干重无显著相关性,无法准确反映各种子样品活力水平.随浸种时间增加,种子浸出液的绝对和相对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且和田间出苗表现的相关性逐渐增强.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在浸种24h,种子浸出液的绝对和相对电导率与田间出苗率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决定系数分别为0.897和0.876;随浸种时间继续延长,相关性不再显著增加.因此,浸种24h的种子浸出液的绝对或相对电导率均可以作为评价紫云英种子活力且预测田间出苗表现的适宜方法,且能够在1d完成测定,兼具精确性与时效性.
Evaluation of Seed Vigor and Prediction of Field Seedling Emergence of Chinese Milk Vetch(Astragalus sinicus L.)by Conductivity Method

陶奇波、孙继鹏、聂宇婷、张亚锜、孙小同、牛天秀、唐伟、杨超、孙娟

展开 >

青岛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9

标准发芽率 电导率 田间出苗 种子活力 紫云英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山东省一流学科—草学项目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启动基金

CARS-3416190026631121038

2022

中国草地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中国草地学会

中国草地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347
ISSN:1673-5021
年,卷(期):2022.44(4)
  • 4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