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通肺化痰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杨振华徐成贺王茵梦罗一妍...
    135-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在肺胀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应用通肺化痰汤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某院 2021 年 1 月~2022年 6 月收治的 60 例肺胀急性加重期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观察组加用通肺化痰汤治疗,均连续治疗 14 d.对两组临床疗效、血清炎症指标、黏蛋白(MUC5AC)、水通道蛋白(AQP5)水平、肺功能指标、生命质量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 93.33%,高于对照组的 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介素-6(IL-6)水平(67.40±6.12)ng/L、C反应蛋白(CRP)水平(7.12±1.65)mg/L、黏蛋白(MUC5AC)水平(83.58±25.36)ng/ml,低于对照组的(72.34±8.36)ng/L、(12.33±3.06)mg/L、(104.61±24.81)ng/ml;水通道蛋白(AQP5)水平(9.89±2.45)ng/ml,高于对照组的(8.57±3.01)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水平(3.81±0.66)L、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2.79±0.39)L、FEV1/FVC水平(73.28±5.01)%,高于对照组的(3.20±0.64)L、(2.26±0.44)L、(66.92±4.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中的疾病影响评分(6.24±1.34)分、活动能力评分(16.68±2.07)分、呼吸症状评分(8.79±1.76)分,低于对照组的(8.39±1.11)分、(20.22±3.31)分、(12.20±1.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在肺胀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应用通肺化痰汤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和MUC5AC表达,增加AQP5 表达,缓解临床症状,利于肺功能与生命质量的改善,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案.

    肺胀急性加重期通肺化痰汤炎症反应安全性

    活血化瘀药治疗恶性肿瘤伴高凝状态的用药规律及安全性研究

    马海刚高宏王晓东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殷东风教授临床应用含活血化瘀药复方治疗恶性肿瘤伴高凝状态的用药规律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复方中活血化瘀类药伍用情况、使用频次与中医四诊的关系,患者处方中活血化瘀药的剂量与体力状态(ZPS,5 分法)的关系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统计未化疗患者用药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及凝血的变化.结果 殷东风在辨证论治的原则下遵循药物兼顾的病因病机或症状的数目多少、症状的普遍性及药物的对症性的用药规律,治疗 50 例恶性肿瘤伴高凝状态患者.活血化瘀类药的应用剂量在 10~15 g,剂量与PS评分的关系,从最大值、最小值和中位数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评分与其不相关;50 例恶性肿瘤伴高凝状态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 8%,无明显出血不良反应;30 例未化疗患者用药后无明显肝肾功能、血常规的异常变化(P>0.05),凝血功能中的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合理的用量及配伍前提下,含活血化瘀药复方治疗恶性肿瘤伴高凝状态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并能改善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

    恶性肿瘤高凝状态活血化瘀药用药规律安全性

    六君子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伴便秘的临床研究

    罗广彬陈慧玲高彬辉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六君子汤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伴便秘临床效果.方法 将 2019 年 2 月~12 月在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 50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伴便秘患者按照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观察组,双号为对照组,各 25 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支气管舒张剂、祛痰剂、吸入糖皮质激素和六君子汤药方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便秘主要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粪便性状、排便费力、下坠和不尽胀感、腹胀、排便频率评分比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观察组患者便秘主要症状评分均比对照组要低(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PAC-QOL评分和总分均比治疗前低(P<0.01),观察组中 4 个因子的评分和总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Z= 2.105,P<0.05).结论 六君子汤联合穴位贴敷能有效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功能性便秘患者症状,增加排便次数,提高临床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六君子汤穴位贴敷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便秘有效性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治疗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效果

    王晓霞王瑞先吴圣贤
    14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治疗在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三科某院 2021 年 3 月~2023 年 2 月 80 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 40)和观察组(n= 40),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治疗.评估治疗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生化指标、智力评分、血液流变学.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14 d、60 d后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 14 d、60 d后观察组的长谷川智力量表(HD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治疗效果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智力.

    半夏白术天麻汤针灸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伤科开胃膏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贫血及对食欲改善的研究

    陈帅严海霞张宏艺赵荘林...
    149-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伤科开胃膏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贫血和改善患者食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0月~2023年1月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需手术治疗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用数字表法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口服右旋糖酐铁分散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伤科开胃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用药前和用药2周后次日清晨血液检查,记录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红细胞压积(HCT)指标变化、对比两者中医临床证候疗效、比较纠正贫血和改善食欲的效果.结果 治疗2周后,对照组Hb、RBC、HCT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神疲、乏力、嗳气、纳差、头晕等中医症候及食欲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纠正患者贫血和改善食欲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补肝肾、益气补血、健脾开胃"等中医理论指导下,伤科开胃膏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改善贫血疗效显著,能纠正患者气血两虚,提高食欲.

    伤科开胃膏髋部骨折术后气血两虚贫血食欲中医药疗法

    MAP洗涤红细胞对DAT阳性患者输血治疗的疗效及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肖盼李峰
    152-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红细胞营养保存添加剂(MAP)洗涤红细胞对直接抗球蛋白试验(DAT)阳性患者输血治疗的疗效及输血不良反应情况分析.方法 选取某院 2019 年 9 月~2022 年 9 月符合条件的DAT阳性患者 88 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 44),其中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观察组采用MAP洗涤红细胞.评估两组患者输血疗效、血液指标、不同疾病的输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输血总有效率、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及红细胞比容(H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输血治疗后观察组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输注量多于对照组(P<0.05),而对于尿毒症的输注量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T阳性患者输血治疗采用MAP洗涤红细胞可提高临床输血疗效,提升患者的血液相关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输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MAP洗涤红细胞生理盐水DAT阳性输血治疗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诊刮术后低频电刺激疗法对子宫内膜修复影响临床研究

    翁郁玲李秀澜任指引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诊刮术后对患者实施电刺激疗法,观察子宫内膜修复情况.方法 将 2021 年 1~12 月在韶关市中医院妇科住院的 60 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各 30 例.两组均实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诊刮术治疗,A组术后不予特殊干预,B组于术后 7 d实施低频电刺激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子宫内膜修复总有效率、术后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下血流动力学参数、子宫内膜形态、月经量、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疼痛持续时间以及月经恢复时间.结果 B组总有效率(96.67%)要明显高于A组(70.00%)(P<0.05).术后 1 周,两组子宫内膜厚度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4 周,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动脉收缩期峰流速(PSV)水平有所上升,但B组子宫内膜厚度、PSV较A组更高(P<0.05).术后 4 周,B组黏膜下血流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A组,且内膜形态明显优于A组(P<0.05).术前,两组月经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B组月经量要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阴道出血持续时间、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月经恢复时间均要短于A组(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诊刮术后实施低频电刺激疗法能够进一步促进患者子宫内膜修复和改善子宫内膜血供状况,并促进月经恢复.

    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诊刮术低频电刺激子宫内膜修复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MCP-1、IL-8水平与内镜下疾病活动的相关性

    饶晶晶刘学江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内镜下疾病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某院 2020 年 2 月 1 日~2022 年 12 月 31 日符合条件的 70 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内镜检查,按照疾病不同的时期分为活动期(n= 35)和缓解期(n= 35),同时选取 30 例同期健康者为对照组.评估三组患者血清MCP-1、IL-8 水平及内镜分级,溃疡性结肠炎不同病变部位的血清MCP-1、IL-8水平,血清IL-8、MCP-1水平与内镜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MCP-1、IL-8水平均升高,且活动期患者内镜分级高于缓解期(P<0.05);与全结肠炎相比,左半结肠炎、乙状结肠炎及直肠炎的血清MCP-1、IL-8水平均降低(P<0.05);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8、MCP-1 水平与患者内镜分级呈显著正相关(r= 0.637 2、0.614 7,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MCP-1、IL-8 水平与内镜下疾病活动具有密切的相关性,检测血清MCP-1、IL-8 水平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利的证据,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活动相关性单核细胞趋化蛋白白细胞介素-8内镜分级

    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羊水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性分析

    肖林武谭伊丽何思玲钟华...
    162-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患者羊水中病原菌的分布情况以及各种菌群的耐药情况,为此类孕妇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某院 2020 年 7 月~2022 年 7 月收治的 100 例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孕妇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羊水并对其进行培养,了解羊水中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并分析主要致病菌的耐药性.结果 100 例产妇羊水中共检出革兰阴性菌 42 株,革兰阳性菌 34 株和真菌 24 株.其中排名前三的致病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B族链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且分别占比为 15%、19%和 21%.21 株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以及哌拉西林的耐药性较小,分别为 19.05%、14.29%和 23.81%.对剩余 9 种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具体如下:氨苄西林 52.38%,头孢呋辛 66.67%,头孢唑林 61.90%,头孢哌酮 61.90%,庆大霉素 57.14%,氧氟沙星 66.67%,左氧氟沙星 57.14%,庆大霉素 71.43%,氯霉素 61.90%.19 株B族链球菌对美罗培南、头孢吡肟、红霉素以及青霉素的耐药性都具有较低的耐药性且均为10.53%,剩余抗生素的耐药性分别为亚胺培南 31.58%,哌拉西林 36.84%,头孢呋辛 36.84%,头孢唑林 42.11%,头孢哌酮 31.58%,氧氟沙星 36.84%.15 株白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性较小为 13.33%,对剩余抗生素的唑类药物的耐药性分别为氟康唑 53.33%,益康唑46.66%,酮康唑 40.00%,伊曲康唑 53.33%,咪康唑 46.66%.结论 白假丝酵母菌、B族链球菌以及大肠埃希菌是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发生的主要致病菌,但由于产妇用药的特殊性,医师需结合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胎膜早破并宫内感染羊水病原菌药敏结果

    非伤寒沙门菌菌血症的诊治

    孙林琳邓超文叶海燕陈福和...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非伤寒沙门菌菌血症临床病例,总结病例的临床特征,给临床医师提供经验.方法 该研究收集 2016 年 1 月1 日~2020 年 5 月 31 日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住院、血培养分离出非伤寒沙门菌的 63 例患者,收集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胃肠外感染灶、细菌药敏模式、抗生素和疗程、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非伤寒沙门菌菌血症患者 2 岁以下幼儿占比35%.98.41%患者有发热,超过半数患者就诊时无典型消化道症状,无基础病的和有免疫缺陷的患者消化道症状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9.47,P= 0.002),多数免疫缺陷者无消化道症状.少数患者有意识障碍、肢体红斑等少见症状.50%的患者存在免疫缺陷.42%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水平普遍不高,中位数 31 mg/L.血培养分离的沙门菌D群占明显优势(57%).11 例患者存在胃肠外转移性感染,分别为泌尿系感染、胸膜炎,蜂窝织炎,骨髓炎、关节炎、动脉瘤、导管及皮下隧道感染、心包炎.22%患者存在医疗记录方面的感染复发.98%沙门菌对头孢曲松敏感,90%对复方磺胺甲噁唑敏感,39%对环丙沙星敏感.单纯菌血症治疗 2 周,有胃肠外转移性感染的患者,疗程 4~8 周不等,甚至终身治疗.结论 低龄、免疫缺陷、异常血红蛋白病是非伤寒沙门菌菌血症的危险因素.指导首诊医生积极送检血尿便培养,采用肛拭子替代便培养,或许可增加检出沙门菌的几率.所有非伤寒沙门菌菌血症患者必须采取相应方法仔细评估胃肠外转移性感染,依据转移灶情况决定抗感染疗程,但即使疗程足够,也有复发风险.根据药敏结果,抗感染首选头孢曲松,口服药可选择头孢克肟、阿奇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

    非伤寒沙门菌菌血症免疫缺陷胃肠外感染灶头孢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