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例小细胞肺癌含铂化疗致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分析

    孙薛蛟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细胞肺癌(small-cell lung cancer,SCLC)是肺癌中恶性程度最高、最容易恶化发生转移的一种组织学类型,占所有肺癌病例约15%,大多数SCLC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广泛期,失去手术根治的机会[1],依托泊苷或伊立替康联合铂类的传统化疗成为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而化疗后往往出现血液学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以红系、粒系、巨核系为主的细胞水平不同程度降低.而肿瘤化疗所致的严重血小板减少症(CIT)的发生较为少见,具有高出血风险、高感染风险的特点,同时延长住院天数和治疗时机.现将1例经多次化疗后出现严重CIT的患者进行用药分析,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小细胞肺癌铂类血小板减少症

    某院六种治疗药物血清药物浓度监测情况分析

    谢加力张晓明林彤远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分析某院6种治疗药物的血清药物浓度监测情况,探讨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的临床价值,促进临床个体化治疗.方法 收集某院2020年1月~2020年6月共243份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结果并统计分析.结果 243份样本中丙戊酸钠送检样本最多,占比34.16%;卡马西平样本有88.89%控制在有效血清药物浓度范围内;地高辛样本有83.33%血清药物浓度偏低;万古霉素样本有53.82%谷浓度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环孢素样本有47.62%谷浓度100~200 ng/ml;监测甲氨蝶呤大剂量冲击疗法后24 h、48 h、72 h血清药物浓度,有28例延迟排泄.结论 某院的血清治疗药物监测需提高送检样本量,加强动态监测,从而减少药物毒性反应,提高疗效.

    治疗药物监测血药浓度个体化给药合理用药

    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致皮肤过敏一例分析

    竺嘉幸黄爱文连霞谢小云...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致皮肤过敏的诊断和治疗中,如何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硫酸多黏菌素B致皮肤过敏患者的诊治过程,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与临床医师共同协商讨论,对药物不良反应相关性及发生机制进行分析,为治疗提出药学建议,制定合理的药品治疗方案.患者出院后临床药师进行随访,追踪病情转归.结果 医师在诊疗过程中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者的皮肤过敏是由硫酸多黏菌素B所致,停药后症状未加重.结论 患者在使用硫酸多黏菌素B用药期间出现皮肤过敏,考虑为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需权衡使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利弊来平衡疗效和不良事件,同时需谨慎考虑与其他可能导致皮肤过敏的药物合用.临床药师深入了解药品的安全性特征及潜在风险,能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以保证药物治疗水平及患者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硫酸多黏菌素B皮肤过敏不良反应

    诺氏评估量表法在拉莫三嗪致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郑天银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诺氏评估量表法,评估住院患者使用拉莫三嗪与心律失常的药品不良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结合实例,阐述诺氏评估量表在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中的应用.结果 采用诺氏评估量表法,根据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将整个治疗过程纳入至药品不良反应评估体系,根据各项条目进行评分,最终得分9分,判断该病例发生心律失常与服用拉莫三嗪"肯定有关".结论 诺氏评估量表简便实用、准确可信,对评估和确定药物使用与药品不良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具有重要作用.

    诺氏评估量表药品不良反应拉莫三嗪心律失常因果关系

    阳江市某三甲医院碘克沙醇致皮疹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赵子龙余倩体董丽雪苏丽...
    87-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患者使用碘克沙醇行增强CT造影致皮疹的情况,并进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的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阳江市某三甲医院2020年1月~2022年5月应用碘克沙醇行增强CT并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记录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肌酸激酶同工酶、血压、既往药物过敏史、既往过敏性疾病及哮喘史、碘克沙醇的总剂量、碘浓度、注射速率、合并用药、预防用药、药品储存温度、给药前碘克沙醇是否加热等信息,观察记录碘克沙醇致皮疹相关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碘克沙醇致皮疹的危险因素.结果 碘克沙醇致皮疹的发生率0.4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药物过敏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临床上认为与因变量密切相关的自变量,以及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危险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药物过敏史是碘克沙醇致皮疹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本地人群使用碘克沙醇致皮疹的发生率较低.既往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对碘克沙醇致皮疹不良事件.建议对应用碘克沙醇行增强CT的患者常规进行药物过敏史的咨询,个体化选择造影剂.

    造影剂碘克沙醇不良反应危险因素

    2017~2020年某院铂类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黄彦珊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铂类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与规律,提前规避风险,为肿瘤患者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7~2020年上报的124例铂类药物致ADR报告,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物使用及联用情况、ADR发生时间、ADR累及器官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4例铂类药物致ADR报告中,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ADR主要发生年龄段为50~69岁,共89例,占71.77%;病例数排序居前2位的药品为顺铂(38例,占30.65%)、奥沙利铂(26例,占20.97%);ADR多见于用药3~14 d后,共78例;其中累及血液系统的ADR 106例,占85.48%.结论 对具ADR高危发生因素的患者应提高警惕,有效预防和减少铂类药物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铂类药物药物不良反应血液系统

    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效果观察

    张燕锋张勇陈海坚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多巴酚丁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根据术前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多巴酚丁胺治疗.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肌酶谱指标变化、心功能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心率(HR)、中心静脉压(CVP)水平低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MA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肌肌钙蛋白(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容积(LVE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均随访3个月,观察组存活率97.50%(39/40)明显高于对照组存活率80.00%(32/40)(P<0.05).结论 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不仅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增强心功能,还能改善预后.

    早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多巴酚丁胺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心功能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血糖达标时间、酮体转阴时间影响

    李凤敏刘春梅
    97-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患者血糖达标时间、酮体转阴时间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胰岛素给药方式不同,将采取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方式的4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采取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方式的39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改善效果、血糖达标及酮体转阴时间、平均胰岛素用量、炎症及氧化应激水平变化情况、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FPG、2 hPG、HbA1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2 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酮体转阴时间及平均胰岛素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s-CRP、IL-6水平均下降,GSH-Px、SOD水平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IL-6、GSH-Px、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hs-CRP、IL-6水平低于对照组,GSH-Px、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为(1.24±0.26)(次/人),对照组为(1.69±0.38)(次/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81,P<0.001).结论 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给药方式治疗DKA可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水平,并可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加速酮体转阴,对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也有重要作用,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方式.

    胰岛素泵静脉滴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达标时间酮体转阴时间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分析

    董方亮陈新丽刘华静沈茜...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焦虑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对2021年4月~2022年5月收治的60例焦虑性抑郁症患者分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观察组加用阿戈美拉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片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同时观察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低,血清BDNF、5-HT及NE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阿戈美拉汀治疗焦虑性抑郁症可更好地缓解相关症状及体征,改善焦虑及抑郁情绪,同时可促进调节血清BDNF、5-HT及NE水平,且在治疗期间尚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阿戈美拉汀焦虑性抑郁症疗效不良反应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的效果分析

    管红斌李峻何凯平吕路...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门诊于2021年1月~2022年1月就诊的66例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缬沙坦治疗12周,观察组患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UACR)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SBP、DBP、BUN、SCr及UACR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BP、DBP的水平分别为(129.56±5.79)mmHg、(83.76±2.98)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6.43±5.33)mmHg、(89.46±3.0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UN、SCr、UACR的水平分别为(9.27±2.49)mmol/L、(95.67±21.78)μmol/L、(90.93±35.39)mg/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56±3.12)mmol/L、(110.25±22.51)μmol/L、(111.82±39.56)mg/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有效控制高血压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压,改善肾功能,不良反应少.

    沙库巴曲缬沙坦慢性肾脏病高血压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