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氟马替尼治疗初发Ph阳性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并文献复习

    孙艳舫王海南吕春颖任静...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cell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s,T-ALL)临床罕见,预后极差.我们报道 1 例初发Ph阳性T-ALL,应用多药化疗联合国产第 2 代酪氨酸酶激酶抑制剂(tyrosine-kinase inhibitor,TKI)氟马替尼治疗疗效显著,初次诱导后获完全缓解(CR),5 个月时流式微小残留白血病(minimal residual disease,MRD)转阴、BCR-ABLP190 评价获主要分子学反应,20 个月时,获分子生物学完全缓解(CMR),目前处于口服化疗方案维持治疗中,无移植干预情况下无复发生存期已近 24 个月.

    氟马替尼T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阳性

    一例注射用青霉素钠致白细胞减少及嗜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的早产儿病例分析

    肖洒雷露雯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注射用青霉素钠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例由注射用青霉素钠引起的白细胞(WBC)及嗜中性粒细胞(NEU)减少的早产儿病例资料,探讨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可能原因及防治策略,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提供参考及思路.

    注射用青霉素钠白细胞减少嗜中性粒细胞减少早产儿药学监护

    应用STOPP/START准则评估家庭病床老年患者用药

    詹晓敏唐干益吴洁柔黄文静...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家庭病床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发现其潜在不适当用药(PIM)和处方遗漏(PPO),为推进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STOPP/START准则(2014),对 45 例老年患者的用药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PIM和PPO情况.结果 应用STOPP准则(2014),涉及 21 项PIM;应用START准则(2014)发现 59 项PPO.结论 老年患者出现PIM和PPO比例较高.应用STOPP/START准则(2014)评估家庭病床老年患者用药,对推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STOPP/START准则(2014)潜在不适当用药潜在处方遗漏老年患者

    214例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梁瑶钟超于丽娟曾鸿莲...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214例中成药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其发生规律和一般特点,并分析其原因,为临床合理使用中成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院 2021 年度上报的 214 例中成药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合理使用评价.结果 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高于男性,以青年为主;不良反应累及消化系统最常见,其次为皮肤及附件;祛湿剂、理血剂和清热剂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类别;口服给药途径占比最多;大多数不良反应程度较轻,预后较好;不合理使用有 39 例,主要表现为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及遴选药品不适宜.结论 中成药不良反应诱因复杂,不合理使用是其重要因素,临床应当合理使用中成药,并加强对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中成药合理使用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用药安全

    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对504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分析

    明建军苏棋秦艳娥蓝晓步...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对医院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 2018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通过CHPS主动上报及主动监测的 504 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涉及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种类、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恢复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4 例ADR报告中,ADR的发生率女性(52.98%)高于男性(47.02%),男女性别比为 0.88:1;以 1~10 岁年龄段的患者最多(30.75%),其次是>70 岁的患者(23.61%);发生ADR的药物以青霉素类(40.48%)最常见,其次是头孢菌素类(27.98%)和喹诺酮类(9.13%);累及的器官-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最多(69.99%),其次为消化系统(8.43%)和血液系统(5.36%);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0~60 min内最多,其中皮肤及其附件相关的ADR多发生在输液过程中(0~30 min),81.15%的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在 24 h内恢复正常;504 例ADR报告中 488 例(96.83%)好转或痊愈.结论 医院应加强和重视 1~10 岁儿童及老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ADR监测,通过CHPS 的应用,及时监测抗菌药物的ADR及完成详细的上报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抗菌药物不良反应

    骨化三醇不同给药方式联合西那卡塞治疗维持血透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

    南娜佳朱琼琼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不同给药方式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的疗效.方法 选取 2020 年 6 月~2022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MHD继发SHPT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例.对照组给予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持续性小剂量治疗,观察组给予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间歇性大剂量治疗,治疗 6 个月.比较治疗前、治疗 6 个月后两组临床疗效,血清钙、血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皮肤瘙痒、睡眠障碍发生率、骨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体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 = 5.075,P= 0.024).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钙水平升高,血磷、iPTH、Scr、BUN水平降低,皮肤瘙痒、睡眠障碍发生率及VAS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磷、iPTH、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皮肤瘙痒、睡眠障碍发生率及VAS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 = 5.075,P= 0.024).结论 西那卡塞联合骨化三醇间歇性大剂量治疗MHD继发SHPT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钙磷指标及肾功能,不良反应少.

    骨化三醇西那卡塞维持血透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静脉滴注及脑室内注射美罗培南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观察

    尹宗杰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及脑室内注射美罗培南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 2018 年 1月~2022 年 12 月于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 62 例,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 31 例,观察组实施静脉滴注及脑室内注射美罗培南治疗,对照组实施静脉滴注美罗培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脑脊液生化指标变化(白细胞计数、葡萄糖、蛋白质)、术后恢复指标情况(退热时间、脑室外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 96.78%(30 例),高于对照组 80.65%(25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5 d后脑脊液中白细胞计数、蛋白质水平均比对照组低,葡萄糖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脑室外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 3.23%(1 例),低于对照组 19.35%(6 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应用静脉滴注及脑室内注射美罗培南联合治疗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脑脊液生化指标,促进术后恢复,降低不良反应发生.

    美罗培南静脉滴注脑室内注射重症颅脑损伤颅内感染

    咪唑安定和丙泊酚用于ICU患者机械通气中的镇痛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比较

    高俊娟
    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咪唑安定和丙泊酚用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机械通气中的镇痛镇静效果及不良反应比较.方法 选取2019年1 月~2022 年 2 月某院收治的 100 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研究组予以丙泊酚,对照组采用咪唑安定.比较两组用药前(T0)、用药后3 h(T1)、用药后6 h(T2)、用药后12 h(T3)、用药后24 h(T4)、用药后48 h(T5)、拔管时(T6)的镇痛镇静效果、循环及呼吸系统指标[心率(HR)、呼吸(R)、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用药剂量、住院时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T1、T2 时间点到达镇静目标的患者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时间点HR、R、MAP、SpO2 均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起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用药剂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患者机械通气治疗中应用丙泊酚可提升镇静镇痛效果,且对循环及呼吸系统影响较小,更具安全性.

    咪唑安定丙泊酚ICU机械通气镇痛镇静不良反应

    不同剂量猪肺磷脂辅助干预RDS早产儿的效果

    冯娟彭海燕杨振坤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猪肺磷脂辅助干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2022 年 5 月收治的RDS早产儿 19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98 例)、研究组(98 例).两组患儿均予以无创辅助通气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 100 mg/kg的低剂量猪肺磷脂气管内滴入;研究组予以 200 mg/kg的高剂量猪肺磷脂气管内滴入.观察两组的肺表面活性物质血清指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力学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研究组的SP-D、AQP-5 水平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研究组的PaCO2 更低(P<0.05);研究组的PaO2 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干预后研究组的IR更低(P<0.05);研究组的CL、FiO2 更高(P<0.05).两组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5.92%vs.48.98%,P>0.05).结论 200 mg/kg的高剂量猪肺磷脂辅助干预RDS早产儿,可提高患儿肺表面活性物质血清含量,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及呼吸力学指标,且安全性较好.

    猪肺磷脂RDS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

    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在足月引产中的作用效果

    郝艺霖代琳陈玫玫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在足月引产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某院 2020 年 2 月~2022 年 1 月 106 例足月引产患者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 53)和B组(n= 53),A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B组采用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生产情况、疼痛程度、羊水污染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的出血量少于A组,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短于A组,引产成功率高于A组(P<0.05);B组Ⅰ级疼痛程度发生率高于A组,而Ⅱ级和Ⅲ级疼痛程度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Ⅰ度羊水污染发生率高于A组,而Ⅱ度和Ⅲ度羊水污染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B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77%,低于A组的 15.09%(P<0.05).结论 相较于单独使用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米索前列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更具有优势,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产程和宫缩发动时间,减少出血量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引产成功率,且在该过程中降低了羊水污染情况发生率和疼痛程度,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米索前列醇间苯三酚足月引产生活质量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