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基于中国医院药物警戒系统(CHPS)对医院抗菌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 2018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通过CHPS主动上报及主动监测的 504 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对涉及ADR患者的性别、年龄、用药种类、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不良反应发生时间及恢复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4 例ADR报告中,ADR的发生率女性(52.98%)高于男性(47.02%),男女性别比为 0.88:1;以 1~10 岁年龄段的患者最多(30.75%),其次是>70 岁的患者(23.61%);发生ADR的药物以青霉素类(40.48%)最常见,其次是头孢菌素类(27.98%)和喹诺酮类(9.13%);累及的器官-系统皮肤及其附件最多(69.99%),其次为消化系统(8.43%)和血液系统(5.36%);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0~60 min内最多,其中皮肤及其附件相关的ADR多发生在输液过程中(0~30 min),81.15%的患者经过对症处理后在 24 h内恢复正常;504 例ADR报告中 488 例(96.83%)好转或痊愈.结论 医院应加强和重视 1~10 岁儿童及老年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ADR监测,通过CHPS 的应用,及时监测抗菌药物的ADR及完成详细的上报工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