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效液相同时测定感冒疏风胶囊中9种成分的含量

    何丽娜程雅丽刘春霞谢浙裕...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感冒疏风胶囊中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芍药苷、升麻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桂皮醛、甘草酸铵、蛇床子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100-5-C18 柱(4.6 mm×150 mm,5 μm),以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06 nm、240 nm、330 nm,分段记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盐酸麻黄碱、盐酸伪麻黄碱、苦杏仁苷、芍药苷、升麻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桂皮醛、甘草酸铵和蛇床子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平均回收率(n=9)分别为99.7%、98.3%、96.7%、97.7%、95.6%、95.5%、96.3%、97.4%、96.5%,RSD分别为1.5%、1.8%、2.8%、2.5%、3.5%、2.9%、3.3%、2.5%、3.4%.3 批样品含量分别为 2.88~3.12、1.48~1.96、0.28~0.34、9.52~10.49、0.65~0.73、0.58~0.67、0.20~0.25、1.09~1.25、0.065~0.081 mg/g.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可用于感冒疏风胶囊的质量控制.

    感冒疏风胶囊含量测定HPLC法

    延胡索乙素对神经病理痛大鼠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

    代丽娜李曦杨玉兰杨吉...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延胡索乙素对神经病理痛大鼠镇痛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 选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180~220 g,按照简单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DMSO组)、延胡索乙素低剂量组(10 mg/kg)、延胡索乙素中剂量组(20 mg/kg)和延胡索乙素高剂量组(40 mg/kg)5组,每组各10只.采用L5 脊神经结扎的方法(SNL)构建慢性神经病理痛模型,评估延胡索乙素对神经病理痛的治疗作用,即不同剂量延胡索乙素对神经病理痛大鼠一般行为(毛发、皮肤色泽、姿势步态改变以及有无缩足、自噬和运动障碍)、机械痛阈值、热刺痛阈值的影响.结果 Sham组大鼠术后未出现姿势步态改变以及缩足、自噬和运动障碍等现象,DMSO组大鼠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姿势步态改变以及缩足、自噬和运动障碍,常处于自我保护状态,延胡索乙素组大鼠术后随用药剂量的增加,从第3天起,上述症状逐渐减轻,所有大鼠在实验期间其毛发、皮肤色泽均未出现明显变化(P>0.05);给药治疗前5组患者的平均机械疼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治疗后,与Sham组相比,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治疗一段时间后,DMSO组与Sham组相比较,其机械痛阈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胡索乙素20 mg/kg、40 mg/kg组与DMSO组相比较,其机械痛阈值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延胡索乙素10 mg/kg组与DMSO组相比较,其机械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治疗前5组患者的平均热刺疼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治疗后,与Sham组相比,各组大鼠热刺痛阈值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治疗一段时间后,DMSO组与Sham组相比较,其热刺痛阈值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SO组相比较,延胡索乙素40 mg/kg组大鼠的热刺痛阈值显著上升,而延胡索乙素10 mg/kg、20 mg/kg组大鼠的热刺痛阈值虽有升高的趋势,但是其热刺痛阈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胡索乙素能够提高神经病理痛大鼠的疼痛阈值,减轻大鼠的神经病理疼痛.

    神经病理痛大鼠延胡索乙素机械痛阈值热痛阈值

    某院肺结核患者护肝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评价

    范正冉
    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肺结核患者护肝药物的临床使用合理性,为规范护肝药的临床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60例肺结核患者病例资料,提取患者性别、年龄、既往肝病史、抗结核治疗方案、肝功能检测指标、护肝药品种及用法用量,对患者护肝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男45例(75.00%),女15例(25.00%),平均年龄(47.65±19.48)岁.重度肝损害患者4例.异烟肼使用60例次,占比抗结核药使用总例次的20.13%.45例(75.00%)患者护肝药采用单药给药,15例(25.00%)患者采用联合给药,以二联为主.硫普罗宁钠使用例次最多(36例次),占药物使用总例次的45.12%,其次为水飞蓟宾葡甲胺(12例次,14.62%).结论 某院护肝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预防使用指征掌握不充分,应加强临床使用监督管理,开展处方专项点评,规范临床合理使用.

    肺结核抗结核药物药源性肝损害护肝药物合理用药

    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沙佳宇傅翔姚小静吴泽宇...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降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 通过品管圈活动,结合呼吸内科2019 年 5 月~2020 年 4 月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的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分析活动的实施效果.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呼吸内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活动前的(71.84±8.61)DDD/(100 人·天)下降至活动后的(56.40±13.70)DDD/(100 人·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品管圈活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合理用药

    某院2021年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分析

    陈冠宁
    5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点评中药饮片处方,找出不合理处方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规范化建议,以减少不合理处方数量,保障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2021 年 1 月~12 月,每月从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门诊中药房随机抽取中药饮片处方 300 张,以《中国药典》(2015年版)、《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为依据对处方进行回顾性点评分析.结果 2021 年共抽查中药饮片处方 3600 张,不合理处方 308 张,处方不合理率 8.56%;其中不规范处方 180 张(占不合理处方的 58.44%),包括电子处方修改后未二次签名、未注明特殊煎煮要求、临床诊断书写不规范和无理由疗程超过 7 d;用药不适宜处方 128 张(占不合理处方的41.56%),包括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和存在配伍禁忌.结论 某院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仍存在不合理应用情况,医师应重视处方开具的合理性,药师应认真履行处方审核的职责,确保用药安全.

    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合理用药

    出院带药流程优化探索与实践

    卓玉娟丁玲王鹤肖晴...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出院带药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方法 运用PDCA循环法,开展优化出院带药流程活动.首先梳理出院带药流程,找出导致患者出院带药时间长的关键环节和真因,然后针对真因制订对策并实施,最后通过活动前后 100 例患者平均出院带药时间等指标对本次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针对患者出院带药时间长的 3 个真因"手续繁琐"、"患者取药时间集中"、"药师调配时间长",采取"送药到病区"出院带药新模式,实现了患者"零跑路";加强系统信息化,让带药更便捷;优化路线、专人专岗,缩短了药品调配时间;加强"医护患药"沟通,实现了全院推广;床旁用药教育,完成了科学指导患者用药.出院带药时间由活动前的 75.6 min缩短为活动后的 24 min.结论 PDCA循环法能持续优化患者出院带药流程,缩短患者出院带药时间,有助于提升药学服务品质,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出院带药PDCA循环流程优化住院药房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并发分化综合征一例并文献复习

    冯可欣詹昱曲佳杨郁青...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提高临床医生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治疗过程中合并分化综合征(differentiation syndrome,DS)的认识.方法 报道 1 例APL(PML/RARα阳性,BCR-L型,高危组)患者,在诱导治疗期间发生DS,并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诊断及治疗过程,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37岁女性患者,起病时白细胞>10×109/L,合并肺部感染,为高危组,给予全反式维甲酸(All trans retinoic acid,ATRA)和亚砷酸(arsenic trioxide,ATO)、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诱导治疗,白细胞逐步下降,但在诱导分化治疗第 6 天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气促,很快进展为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提示 1 型呼吸衰竭,胸部CT提示双肺广泛渗出、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符合ARDS,诊断为DS,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减量ATRA和ATO后症状无改善,之后停用,并增加阿糖胞苷化疗,同时积极使用无创呼吸机改善通气,在积极改善凝血的基础上,行胸腔穿刺放液治疗.约 7 d后症状明显好转,复查胸部CT双肺渗出显著改善,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吸收.ATO停药 8 d后重新启动治疗,ATRA停药 21 d后重新启动治疗,之后未再次出现DS.第 7 周血细胞恢复,复查骨髓细胞学提示完全缓解,PML/RARα融合基因及转录本均转阴.结论 DS进展迅速,未及时处理病死率高,早期识别、早期治疗后,患者病情多能达到缓解,需要引起血液科医师的高度警惕.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分化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药师参与处置卡马西平致重型药疹的病例分析

    李轩吴一振滕树忠彭瑶...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卡马西平致重型药疹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应邀参与 1 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会诊,通过对病情和可疑药物进行分析,提出停用卡马西平,加用甲泼尼龙先行冲击治疗,而后转为维持治疗的处理建议.结果 医师采纳建议,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康复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可协助医师完善和优化诊疗方案.

    临床药师卡马西平重型药疹甲泼尼龙

    质量管理工具在人血白蛋白管理中的运用

    赵静韩凤昭
    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质量管理工具在人血白蛋白临床应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头脑风暴法、鱼骨图及PDCA循环原理法等管理工具,寻找某院人血白蛋白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持续进行质量改进.结果 通过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全院人血白蛋白的使用量下降 40.0%,目标科室肿瘤血液科、普外科和SICU的人血白蛋白使用量分别下降 60.5%,48.7%和 39.4%.干预后目标科室总体人血白蛋白处方不合理率由 62.72%下降为 53.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质量管理工具应用于人血白蛋白的管理,能有效发现并解决问题,促进临床人血白蛋白的合理使用.

    质量管理工具人血白蛋白管理措施

    氢化可的松注射液致严重过敏样反应一例

    梁瑶蒋佩琴钟超于丽娟...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报告 1 例氢化可的松引起的严重过敏样反应案例,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1 例 59 岁女性患者因泌尿系感染、脓毒性休克入院,既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病史,经补液、抗感染治疗 2 d后患者休克得到纠正.入院后查患者皮质功能减退明显,肾上腺危象不除外,在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心率快、血压、血氧饱和度下降情况,考虑为严重过敏样反应.结果 经停药及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缓解,生命体征稳定.结论 该案例提示我们,虽然氢化可的松等糖皮质激素常用于临床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但由于个体差异原因,其本身也可诱发过敏反应,应当引起临床重视.

    氢化可的松糖皮质激素过敏样反应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