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处方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处方药
中国处方药

陶剑虹 

季刊

1671-945X

cpdrug@163.com

020-37886861

510080

广州市东风东路753号天誉商务大厦西塔5楼

中国处方药/Journal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以药学、医学为基础,以新闻形式来深度报道和分析有关医药行业学术及经济活动、学术科研等方面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给业内业外以启发和思考。本刊将突出深刻、生动、全面、兼容的特点。我们希望能向医生和药师传递最新的药物研发动态、权威的药物评价;同时构筑医生和药师相互交流的平台、共同分享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与炎症因子、代谢及免疫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陈佳利欧阳艳菲李巧萍黎小霞...
    165-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痛风性关节炎(Gouty arthritis,GA)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并分析GA患者凝血指标变化与炎症因子、代谢及免疫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 1 月~2021 年 2 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 120 例G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入院第 7 天静脉采血,提取血清后完成凝血指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D-二聚体(D-D)以及纤维蛋白原(FBG)]与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α1-酸性糖蛋白(α1-AGP)]、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UA)、载脂蛋白-A1(ApoA1)以及载脂蛋白-B(ApoB)]及免疫指标[补体C3(C3)、C4、免疫球蛋白A(IgA)、IgM以及IgG]水平测定.另选取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 120 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探讨GA患者凝血指标与炎症因子、代谢及免疫指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_Clementine数据挖掘软件中的Aprior模块对凝血指标与炎症因子、代谢及免疫指标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GA组患者血清D-D(0.48±0.12)μg/ml以及FBG(3.91±1.05)g/L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依次为 9.874、6.347,P<0.05);而GA组患者TT、PT以及APTT略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指标变化分析结果表明GA患者TT上升的有 2 例(1.67%),PT上升的有 5 例(4.17%),APTT上升的有 8 例(6.67%),D-D上升的有 54 例(45.00%),FBG上升的有 62 例(51.67%).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GA患者TT与ESR呈正相关性,PT与hs-CRP、IgG呈正相关性,D-D与hs-CRP、ESR、α1-AGP、Hcy、UA、C3、C4 以及IgA呈正相关性,FBG与hs-CRP、ESR、TG、Hcy、UA、C3、C4 以及IgA呈正相关性(均P<0.05).关联规则分析结果表明D-D升高与hs-CRP、ESR、α1-AGP、Hcy、UA、C3 以及C4 升高有明显关联性,FBG升高与hs-CRP、ESR、TG、Hcy、UA、C3、C4 以及IgA升高有明显关联性.结论 GA患者高凝状态主要表现在血清D-D、FBG异常升高,且与炎症因子、代谢及免疫指标具有明显相关性.

    痛风性关节炎凝血炎症因子代谢免疫相关性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

    严慧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影响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依从性标准对 540 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服药情况进行判断,比较不同依从性患者相关指标上的差异.结果 540 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440 例(81.48%,440/540),依从性差100例(18.52%,100/540),服药依从性差中年龄≥75岁占66.00%、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89.00%、不良心理状态占57.00%、农村患者占 68.00%、慢性疾病数量≥3 种占 65.00%、未定期随访占 38.00%、服用药物种类≥5 种占 48.00%,医疗费用不报销占 12.00%、月收入<3000元占55.00%、药物不良反应占63.00%高于依从性好的54.09%、77.27%、42.95%、37.95%、51.14%、11.82%、37.27%、4.77%、43.18%、47.73%(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服药依从性因素:年龄≥75 岁(OR= 4.258,95%CI:1.653~33.653)、月收入<3000 元(OR= 5.347,95%CI:1.406~30.227)、未定期随访(OR= 6.237,95%CI:1.338~29.453)、小学以下文化(OR= 4.695,95%CI:1.085~24.458).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服药依从性较差,影响因素复杂,应实施相应对策提高服药依从性.

    冠心病介入治疗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

    不同负荷剂量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妇科宫腔镜手术麻醉镇静效果分析

    黄茂生彭志垦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负荷剂量苯磺酸瑞马唑仑对妇科宫腔镜手术麻醉镇静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 2022 年 2 月~2022 年 12 月收治的 86 例采用妇科宫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n= 29)、B组(n= 29)和C组(n= 28),分别采用 0.5 mg/(kg·h)、1.0 mg/(kg·h)和 1.5 mg/(kg·h)的苯磺酸瑞马唑仑维持麻醉.评估三组患者麻醉镇静效果、血流动力学、麻醉诱导期对BIS值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C组和B组的术中补救镇痛例数明显少于A组(P<0.05),C组和B组的苏醒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C组的手术中苯磺酸瑞马唑仑用量明显多于A组和B组(P<0.05),三组患者的起效时间统计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T0、T1、T2 及T3 时的HR均低于A组和C组(P<0.05),但三组患者在T0、T1、T2 及T3 时的SBP、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在诱导开始至BIS值<60 的时间呈下降趋势,且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麻醉诱导期三组之间的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中体动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三组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低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 6 mg/(kg·h)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后,1.0 mg/(kg·h)的苯磺酸瑞马唑仑维持麻醉相较于 0.5 mg/(kg·h)和 1.5 mg/(kg·h)苯磺酸瑞马唑仑维持麻醉应用于宫腔镜手术对患者的循环系统影响相对较小,诱导速度较快,安全性较高,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相对较小.

    不同负荷剂量苯磺酸瑞马唑仑妇科宫腔镜手术麻醉镇静效果

    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的高危因素分析

    张俊霞胡令英班存芳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新生儿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PIVH)的高危因素并进行分析,为治疗和预防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2022 年 1 月滨州市中心医院儿科收入重症监护室的 100 例新生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分为PIVH组和非PIVH组.再根据PIVH分级将PIVH组分为轻度PIVH组和重度PIVH组.对 21 个可能导致新生儿发生PIVH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新生儿发生PIVH及发生重度PIVH的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PIVH组母亲年龄≥35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 g、低体温≤35℃、发生窒息、辅助通气、新生儿感染、凝血功能异常占比较高于非PIVH组,PIVH组产前糖皮质激素足疗程、孕期补充钙剂、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占比低于非PIV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年龄≥35 岁[OR= 1.731,95%CI(1.244~2.636)]、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OR= 2.180,95%CI(1.487~3.431)]、胎龄≤32周[OR= 1.926,95%CI(1.470~3.008)]、体重≤1500 g[OR= 1.659,95%CI(1.211~2.521)]、低体温≤35℃[OR= 1.449,95%CI(1.085~2.163)]、发生窒息[OR= 1.849,95%CI(1.359~2.775)]、辅助通气[OR= 1.620,95%CI(1.275~2.604)]、新生儿感染[OR =6.032,95%CI(3.950~9.211)]、凝血功能异常[OR=13.118,95%CI(5.581~30.832)]是新生儿发生PIVH的危险因素,产前糖皮质激素足疗程[OR=0.309,95%CI(0.254~0.375)]、孕期补充钙剂[OR=0.218,95%CI(0.108~0.441)]、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OR =0.139,95%CI(0.021,0.898)]是新生儿发生PIVH的保护因素.重度PIVH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新生儿感染及凝血功能异常占比高于轻度PIVH组,产前糖皮质激素足疗程及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占比低于轻度PIVH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新生儿感染[OR=8.645,95%CI(2.812~26.578)]、凝血功能异常[OR=6.334,95%CI(2.898~13.847)]是新生儿发生重度PIVH的危险因素,产前糖皮质激素足疗程[OR= 0.217,95%CI(0.082~0.574)]、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OR= 0.312,95%CI(0.134~0.725)]是新生儿发生重度PIVH的保护因素.结论 ①母亲年龄≥35岁、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胎龄≤32周、体重≤1500 g、低体温≤35℃、发生窒息、辅助通气、新生儿感染和凝血功能异常与新生儿发生PIVH呈正相关,是新生儿发生PIVH的独立危险因素亦是新生儿发生重度PIVH的独立危险因素.产前糖皮质激素足疗程、孕期补充钙剂及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与新生儿发生PIVH呈负相关,是新生儿发生PIVH的独立保护因素;②产前糖皮质激素足疗程及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是新生儿发生重度PIVH的独立保护因素.

    新生儿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影响因素

    西地那非治疗子痫前期研究进展

    冯艳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子痫前期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妊娠期胎源性疾病,患者会在妊娠 20 周后出现明显的血压异常和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问题.子痫前期不仅会引发早产,更是临床上导致孕妇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子痫前期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通过风险因素的排查及孕妇基础疾病和病史的掌握,早期确诊并给予对应的干预治疗是保证母婴健康和改善妊娠结局的关键.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西地那非被认为可有效防治子痫前期,本文将对近几年来西地那非防治子痫前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西地那非子痫前期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信息动态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