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传媒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半月刊

1671-0134

cmkj@xinhua.org;hanzg@xinhua.org

010-63071478/4927

100031

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97号

中国传媒科技/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China's Mass Media
查看更多>>《中国传媒科技》月刊,原名《中国新闻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的一本以全国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决策人、管理人员、编辑和记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者为定向读者群体的实用型科技刊物。《中国传媒科技》积极推动全国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报刊报业的新闻采集、编辑制作、资料存储与检索、信息传播、出版发行及其设备的现代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繁荣,突出新科技、新产品、新工程、新应用的传媒,加强媒体决策人、编辑记者、技术工作者、设备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企业与用户之间交流信息、加深了解的桥梁。《中国传媒科技》诞生于1993年。自创刊之日起,她就以专业服务中国百万新闻工作者为己任,立志成为中国最好的传媒科技杂志。从信息技术推动传媒行业全面进步这个角度切入,十余年来《中国传媒科技》秉承“立意严肃、观点前瞻、通俗易懂、先进实用”的一贯风格,致力于对当代中国传媒科技发展问题的独立判断以及深刻剖析,重点关注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为媒体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是一份真正能够在中国传媒发展过程中起到引导与参谋作用的权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2023年学术年会在海口成功举办

    6-9页

    政务新媒体的创新与实践

    赵红勋李净
    10页

    政务新媒体创新机制与路径研究

    王鹏飞禄鋈魁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政务新媒体创新机制与发展路径,使政务新媒体在新媒体时代提高传播力,提升威信力。[方法]基于文献资料法与调查研究法,梳理政务新媒体高质量发展文献,调查政务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需要进行的机制与路径创新。[结果]政务新媒体提升传播力与影响力,需要以群众需求为中心,进行政务新闻通俗阐释、群众要闻专题策划、群众需求政务导向,注重原创新闻生产、多方服务群众。[结论]政务新媒体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报道数据性、文化性,提升政务建设性,注重媒介精准定位打造全媒体矩阵,反映群众需求,进行政务互动,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力与影响力。

    政务新媒体群众需求原创新闻媒介定位政务互动

    元宇宙背景下政务新媒体的创新路径研究

    王海燕安孟娇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政务新媒体本身就是技术创新的产物,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元宇宙技术背景下政务新媒体创新的具体路径。[方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理论归纳等方法,梳理政务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以及创新路径。[结果]政务新媒体经历了以政务网站为代表的PC互联网阶段,以政务"两微一端"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阶段,目前已进入政务短视频、直播和元宇宙协同发展的智能互联网阶段。但是仍然存在职责定位不清晰、内容缺乏深加工和技术赋能水平低等问题。[结论]元宇宙背景下,政务新媒体要明确自身定位、构建传播矩阵,转变话语策略、深耕专业内容,借力元宇宙技术、探索多元化传播。

    元宇宙技术政务新媒体创新

    "云游博物馆":文博类政务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创新与实践

    张婵
    2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索文博全链条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文博行业从数字化走向深度数字化,为文博机构文化传播提供借鉴。[方法]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国家博物馆等政务新媒体平台运作较为成熟的数家文博机构为研究对象。[结果]通过考察其矩阵平台创新、内容创新、话语创新和技术创新,探索当前文博类政务新媒体在日常运作中的创新性实践策略。[结论]研究发现:自上而下的政策规划与自下而上的技术推广双重路径相互交织,共同驱动了文博类政务新媒体平台矩阵的布局方向;内容供给是公共服务的核心内容,文博类政务新媒体通过揭秘考古过程、推广文创产品等讲述更为鲜活生动的文博故事;拟人化和年轻化是文博类政务新媒体主要的话语创新方式;而建构以"数字化+云化+AI化"为核心的文博新基建则不断赋能文博文化出圈,让文物真正从"活"起来到"火"起来,从而发挥持续长久的社会价值。

    文博类政务新媒体文化传播矩阵创新内容创新

    大数据时代智慧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刘丹刘雪龙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2018 年至今,我国 5G建设不断提速,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为政府治理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方法]河南省作为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省份之一,近年来在建设新型智慧社会的过程中,利用大数据+政务、大数据+监管、大数据+文旅、大数据+民生等形式从政务服务、社会监管、文旅产业、公共服务层面完成了对政府治理能力一体化、精准化、智慧化、人性化的提升。通过梳理河南省智慧政府治理能力提升的相关创新案例及现存问题,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提供可行性路径与建议。[结果]总体来看,河南省各级政府借助互联网技术升级创新了政府治理的应用形态和服务手段,但是,大数据生态系统建设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也阻碍了政府治理的快速和高效发展。[结论]适时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智慧政府建设,才能保证政府的现代化治理水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升级而不断提升。

    大数据智慧政府政府治理政务服务

    出版业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应用管窥

    秦艳华李一凡闫玲玲符家宁...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在出版业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方法]通过搜集整理现有数据和资料,归纳分析大语言模型在出版业的具体应用案例,分析应用中隐藏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策略。[结果]研究发现,大语言模型在出版业的应用,既为出版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也可能导致"技术异化"的诸多问题。[结论]大语言模型在出版业的应用,从通用型转向专用化、场景化,从高门槛转向简易化、轻量化,从数据分散转向数据协同,将成为趋势,出版业需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拥抱新技术。

    出版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ChatGPT

    自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研究——基于社会燃烧理论

    汪建康张慧儿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将大众带入自媒体时代,也将高校网络舆情推向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要完善高校网络综合管理制度,促进良好校园网络生态的形成,因此探索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路径势在必行。[方法]基于社会燃烧理论,深入分析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发展的新特点,并根据高校当前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的具体路径。[结果]将社会燃烧的三要素融入舆情治理的环节,实现舆情监测的深化与前置、舆情防控的及时与适时、舆情治理的系统与学生素养的提升。[结论]在自媒体时代,全面提升高校网络舆情治理能力,营造清朗的校园网络环境。

    自媒体高校网络舆情治理社会燃烧理论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中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杨丽萍夏雪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科技期刊发展模式,推动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方法]通过文献调研、调查法、定量与定性研究法总结了中国科技期刊的时代使命,分析了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结果]从政策导向、期刊评价体系、人才培育、集群化、平台化和数字化等方面着手,提出构建中国科技期刊创新发展模式,以加快形成同我国科技竞争实力相匹配的学术话语权。[结论]中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实践,不断提升科技期刊创新服务能力,助力科技期刊强国梦的实现。

    党的二十大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

    国际学术期刊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的启示和借鉴

    王佳燕黄艳史金端
    49-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具体方式和运行模式。[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对近年来国际学术期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结合中国科技期刊的特点,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建设提出建议和思考。[结果]国际学术期刊发展的趋势和特点主要为网络化、集约化、专业化、英文化和开放存取出版,当前我国科技期刊出版"小而散",分散经营的出版方式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投入。[结论]建议通过集群化、网络化,增强竞争力,专家化,建立质量保障,市场化、链化,建立自主生存能力,数字出版内容OA化、英文化和专业化等途径提升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

    科技期刊开放存取运行模式集群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