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传媒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半月刊

1671-0134

cmkj@xinhua.org;hanzg@xinhua.org

010-63071478/4927

100031

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97号

中国传媒科技/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China's Mass Media
查看更多>>《中国传媒科技》月刊,原名《中国新闻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的一本以全国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决策人、管理人员、编辑和记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者为定向读者群体的实用型科技刊物。《中国传媒科技》积极推动全国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报刊报业的新闻采集、编辑制作、资料存储与检索、信息传播、出版发行及其设备的现代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繁荣,突出新科技、新产品、新工程、新应用的传媒,加强媒体决策人、编辑记者、技术工作者、设备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企业与用户之间交流信息、加深了解的桥梁。《中国传媒科技》诞生于1993年。自创刊之日起,她就以专业服务中国百万新闻工作者为己任,立志成为中国最好的传媒科技杂志。从信息技术推动传媒行业全面进步这个角度切入,十余年来《中国传媒科技》秉承“立意严肃、观点前瞻、通俗易懂、先进实用”的一贯风格,致力于对当代中国传媒科技发展问题的独立判断以及深刻剖析,重点关注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为媒体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是一份真正能够在中国传媒发展过程中起到引导与参谋作用的权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媒介融合时代下广播电视的新闻生产创新研究

    王晨王文艳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媒介融合时代的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生产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本文以媒介融合为背景,探讨广播电视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产创新,旨在深入了解其面临的问题,从特征、矛盾、创新路径三个维度进行思考,为我国广播电视新闻的创新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方法]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媒介融合时代下,广播电视新闻生产必须不断创新以适应新媒体环境的变化,特别是要注重探索新的生产方式和传播路径,同时积极应对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所带来的挑战.[结论]当下,应积极把握与用户共同创造价值的机会,在新闻制作者与受众之间形成更加密切的联系.

    媒介融合广播电视新闻生产高质量内容传播格局

    多媒联动、资源共享、传播增力——媒介融合视阈下地方媒体新闻报道的"破圈"与"出圈"之道

    董紫怡张瑞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积极适应媒介融合发展趋势,探索地方媒体在融媒背景下的新闻生产方式,为地方媒体制作融合新闻报道、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案例分析法对典型融合新闻作品进行分析,对比同类新闻产品,对地方媒体的内容生产、技术开发及传播效果等方面的优化措施与转型路径进行探索.[结果]目前,部分地方媒体在整体上适应了媒体融合发展需要,虽然技术尚存不足,但也已主动加入优化转型主战场,值得我们借鉴、参考.[结论]地方媒体应顺应时代发展和媒体转型需要,积极采取优化措施、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优质报道.

    融合新闻媒介融合地方媒体具身传播技术创新

    垂直条线媒体融合发展要担起传播治理的重任——以中国邮政融媒体平台建设为例

    李旭昌
    100-10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中国邮政融媒体平台建设为例,探讨在部委、国企等垂直领域,如何以行业媒体为依托、以融合发展为抓手开展垂直条线的传播治理工作.[方法]总结中国邮政融媒体平台建设成功经验,分析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结合当下的互联网信息传播生态,找出垂直条线传播治理的解决之道.[结果][结论]主流媒体平台建设整体态势向好,中央、省级、市级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四级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主流媒体传播治理效果显著.各部委、国企媒体融合平台建设不能一味照搬主流媒体建设经验,要结合自身特点,以行业类媒体为依托以垂直条线传播治理为抓手开展新闻宣传工作、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传播治理国有企业融媒体平台建设数据抓取中国邮政

    浅析融媒时代报纸版面创新突围策略——以《池州日报》近十年的获奖版面为例

    伍晶晶
    103-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池州日报》作为地市级党报,在历届安徽新闻奖评选中,报纸版面多次荣获二、三等奖,本文通过对《池州日报》近十年来获奖版面进行分析,探究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和方法路径.[方法]通过对题材内容、视角话语、传播形式进行分析,探讨其设计特点和创新突围策略.[结果/结论]以真正做到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有机结合,为报纸版面编辑的未来创新与发展提供建议.

    媒体融合地市级党报版面设计设计特点创新策略

    数字化转型赋能传统出版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路径研究

    李辉
    107-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给包括传统出版业在内的多个行业带来了冲击.[方法]本文以数字赋能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传统出版业与数字出版业的特点及其之间的辩证关系.[结果]结合当前的发展现状,对传统出版业在数字化浪潮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结论]系统阐述如何通过数字化推动传统出版业的转型升级,旨在为出版行业的持续、快速、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数字化转型传统出版业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融媒体时代期刊编辑的职业倦怠及破解路径——基于积极教育视角

    杨鸿燕杨志平
    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融媒体时代对期刊出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刊编辑面临的挑战和压力加剧职业倦怠,亟须探究融媒体时代职业倦怠的破解路径.[方法]基于积极教育视角,分析融媒体时代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积极能力模型建构和职业倦怠的破解路径.[结果]积极教育理念认为要及时从积极情绪、积极投入、积极关系和积极自我四个维度构建期刊编辑的积极能力模型,为其持续的职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结论]积极能力助推期刊编辑的职业发展,需要编辑主动突破出版圈层以厚植积极情绪,重塑核心能力以促进积极投入,还需要加强多元交互以建构积极关系,最后要重构职业认知,从而形成积极自我.

    积极教育期刊编辑职业倦怠积极能力模型破解路径

    多学科交叉赋能专病科普的路径探索

    邹海刘洋莫少波宋宏伟...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多学科交叉在医学实践中是一种实用而有效的发展模式,由临床医学中诞生,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科普之中.[方法]在专病科普领域中,多学科交叉因大众与日俱增的健康知识需求,逐渐被树立为突破传统科普形式的新要求,也在提高科普信息质量,提升传播效能,实现精准科普等方面体现出了充分的优势.[结果/结论]本文通过多学科交叉在组建科普团队,由病例衔接学科,创新传播渠道等系列专病科普路径中的探索与实践,提出为多学科交叉赋能专病科普的新思路,为专病科普的不断发展提供框架构想.

    多学科交叉专病科普医学科普科普传播

    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科技期刊主客体全面发展

    王海科
    120-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传统的科技期刊发展路线在人工智能时代受到了挑战,最直接的表现在于其模式化、规律化的生产运营方式不再适用,迫切需要提高出版效率,提升知识服务能力.[方法]科技期刊编辑部必须秉持新时代发展理念,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从期刊主体编辑人员和客体期刊两方面推进期刊发展.[结果]科技期刊要抓住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理论在出版领域的应用技术,从客体上持续完善优化期刊出版流程,从主体上不断培养提高编辑队伍素质,全面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最终实现期刊主客体全面发展.[结论]科技期刊只有充分利用我国在体制和政策上的特色与优势,抓住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实现期刊主客体双提升,才能创建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人工智能科技期刊主体客体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

    阳谷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技术实施方案

    马修华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阐述阳谷应急广播系统建设技术方案,为应急广播建设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本文通过对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目的、思路、系统架构以及所需主要设备情况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根据实际需要,充分依靠本地广电设备资源是节省资金比较有价值的技术方案.[结论]方案实施简单,节省资金,操作方便,安全性高,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应急广播系统架构技术方案安全

    互联网应用加速技术比较研究

    刘旻昊魏海涛程鹏李骞...
    130-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全面对比分析互联网应用加速技术,以保障企业应用竞争力和用户访问体验.[方法]通过原理分析和市场调研,本文对比研究了三类主要互联网应用加速技术:内容分发网络(CDN)、应用动态加速和任播加速(Anycast),从应用接入方式、静态/动态请求加速效果、回源链路选择、技术成熟度、精细化调整能力、应用范围、源站部署要求和价格成本等多维度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分析,揭示了三类互联网应用加速技术在不同维度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选择和使用建议.[结论]企业可根据业务需求合理选择并应用这些互联网加速技术,以满足用户高速、稳定的访问体验.

    互联网应用加速CDN全球加速Anyc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