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传媒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中国传媒科技

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

半月刊

1671-0134

cmkj@xinhua.org;hanzg@xinhua.org

010-63071478/4927

100031

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97号

中国传媒科技/Journal Science & Technology for China's Mass Media
查看更多>>《中国传媒科技》月刊,原名《中国新闻科技》是由新华通讯社主管,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主办,中央电视台、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华通讯社通信技术局、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协办的一本以全国通讯社、报社、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传媒决策人、管理人员、编辑和记者、技术和管理工作者为定向读者群体的实用型科技刊物。《中国传媒科技》积极推动全国新闻媒体,特别是广播、电视、报刊报业的新闻采集、编辑制作、资料存储与检索、信息传播、出版发行及其设备的现代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和各项事业的繁荣,突出新科技、新产品、新工程、新应用的传媒,加强媒体决策人、编辑记者、技术工作者、设备供应商之间的沟通、互动和交流、使之真正成为企业与用户之间交流信息、加深了解的桥梁。《中国传媒科技》诞生于1993年。自创刊之日起,她就以专业服务中国百万新闻工作者为己任,立志成为中国最好的传媒科技杂志。从信息技术推动传媒行业全面进步这个角度切入,十余年来《中国传媒科技》秉承“立意严肃、观点前瞻、通俗易懂、先进实用”的一贯风格,致力于对当代中国传媒科技发展问题的独立判断以及深刻剖析,重点关注信息技术的创新性应用,为媒体带来的巨大发展潜力,是一份真正能够在中国传媒发展过程中起到引导与参谋作用的权威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加快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的意义与路径

    徐拥军卢思佳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入分析加快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现实路径,从而促进国家科研论文和科技信息高端交流平台构建,支持科技自主创新。[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在梳理国内外预印本平台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分析加快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建设路径。[结论]加快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是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提高信息资源国家控制力,促进知识传播与创新,支持青年学者快速成长的现实需求。建议采取如下措施进一步推进我国预印本平台建设:健全预印本平台的制度规范,保护预印本著作权与科学发现优先权,将预印本纳入主流科研管理与评价体系,促进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协同发展,加强预印本平台组织和经费保障。

    预印本预印本平台开放科学高端交流平台科学交流模式

    新时代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的探索、方向与路径

    王剑飞李净
    10页

    大语言模型技术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转型的启示

    王妍卜晨阳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大语言模型的出现将带来网络与新媒体领域的技术革命。为此,高校需要重新思考和设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的路径,以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媒体行业变革的高素质人才。[方法]基于大语言模型与人工智能领域另外 3 个典型技术范式(专家系统、特征工程和深度学习)的比较性分析,介绍大语言模型技术能够在海量未标注数据上进行自监督学习,是具有大规模参数和复杂结构的深度学习模型,通过捕捉自然语言中的内在规律和模式,能够对输入文本进行深度理解并应对各种自然语言处理任务。[结果]将大语言模型技术应用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工作内容中可以提升生成内容的高效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强调对内容创意、用户需求的敏锐把握以及对于内容伦理维度的高敏感性,使得本专业在与大语言模型提示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改革过程中,能够培养出在内容创作、传播和营销等方面表现出更为独特的竞争优势的专业人才。[结论]因而,立足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培养目标与核心素养,未来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转型思路应当着重于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的案例式渗透、编程学习的循序性引导以及基于提示工程运用的媒介实践。

    大模型ChatGPT提示工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发展转型

    新文科背景下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的"大思政"体系建设——智能视听系的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虞国芳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高校新闻传播学院肩负培养新时代新闻舆论后备人才的重任。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如何引导和影响未来新闻工作者走好人生之路。[方法]文章以智能视听系的课程思政建设为例,梳理新文科背景下全媒型新闻人才培养的"大思政"体系建设思路。[结果]研究发现,智能视听系通过发掘优质资源、立足专业优势、营造沉浸场景、拟真实务操作、延伸思政空间、创新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达到成风化人、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结论]新媒体时代,让专业教学更具时代性、科学性和现实指导性,才能为党的新闻事业培养有正确立场、人民情怀、责任担当的一流新闻人才。

    新文科全媒型新闻人才"大思政"体系教育教学创新

    论新文科视域下工业文化传播产学育人的新模式探索

    王剑飞汪婷婷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当前,伴随着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新闻传播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此相应的是,新文科视域下的新闻传播学专业也亟须进行转型与改革,尤其是近年来规模快速壮大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当前,网络与新媒体面临的新问题与新现象不断涌现,这一专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方法]面对专业新挑战,一方面要适应快速迭代的技术,另一方面则要各高校挖掘自身特色并进行有效探索,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科建设的需求,并面向未来培养高水平人才。本文以合肥工业大学为例,探讨了在新文科建设视域下,该校新闻传播学院网络与新媒体本科专业课程改革过程中依托自身特色打造的新方向——工业文化传播。[结果]依托学校自身的工业文化底蕴,围绕国家的智能制造、工业战略布局,在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上进行特色化建设和探索,从特色模式、课程思政、中心课程、实验实训等方面进行多维建构。[结论]通过总结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合工大工业文化传播产学育人的新模式,解析其在新模式改革中的应用、探索、实践与收获,以期为新闻传播类专业的未来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工业文化传播新文科产学育人课程思政新模式探索

    体育新媒体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研究

    庞明慧姜露茜刘亚平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大数据、人工智能、5G移动通信等高新科技已广泛运用于传播领域,成为推动体育新闻传播变革的核心力量,为应对新时代媒体技术的可供性、体育传媒的新变革以及媒体体育的新需求给体育新媒体人才培养带来了全新机遇与挑战,体育新媒体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仍有着较大的上升空间。[方法]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法进行研究。[结果]指出为更好地应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求,体育新媒体人才培养应积极探索和努力构建"三全育人"的协同创新模式,建立健全"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模式。[结论]以多元化、多样化的教育发展方式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和壮大,拓宽教育领域的边界,培养更多的复合型的体育专业人才,为体育产业的数字化、信息化发展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持。

    体育新媒体复合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三全"育人"四力"培育

    高质量发展政策引导下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养

    王霞李洁蒋伟
    32-34,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质量发展是建成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如今已成为各行各业的高频词汇。期刊作为体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一环,其高质量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期刊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有一流的期刊编辑作为支撑。[目的]为了实现一流期刊编辑的自我成长,促进期刊的高质量发展,[方法]首先介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给出了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然后以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为出发点,总述一流期刊编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结果/结论]科技期刊编辑应该从家国情怀、科学素养、专业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等方面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高质量发展科技期刊编辑素养科技引领

    新媒体时代舆情事件传播路径研究

    王潇王震宇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为探究新媒体时代舆情事件的传播特性及其影响。[方法]本文系统地剖析了舆情事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路径和特点,分析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优化路径。[结果]研究发现,舆情事件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方式多样,且舆论引导力强。目前存在信息真伪难辨、舆论场失控等主要问题。[结论]本文提出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机制、加强舆情引导能力等优化路径,为更有效地管理和指导新媒体下的舆情事件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

    舆情事件舆论场失控传播特性传播路径舆情监测预警机制

    科技期刊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曹兵李洁唐帅蒋伟...
    39-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随着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科技期刊作为科研创新与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其在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意在分析科技期刊在推动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科技期刊的持续进步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方法]首先阐述了科技期刊在科研领域的核心地位,并深入分析了其对新质生产力的贡献,具体包括推动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促进科研人员学术声望的提升、激发创新思维及跨学科合作的潜力。进一步探讨了通过提升期刊内容质量和学术影响力、构建高效的科技期刊出版服务平台,对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发挥的关键性作用。[结果]针对当前我国科技期刊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现状,提出了未来科技期刊发展的策略和方向。[结论]科技期刊要勇敢面对挑战,积极抓住机遇,紧紧围绕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新质生产力科技期刊科技创新内容质量出版服务平台学术影响力

    广电媒体数据资产化及市场化路径的思考

    韩涛周贵涛杜嘉源
    4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研究的目标是深入探讨广电行业数据资产化的现状,分析数据资产在市场化进程中遇到的核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方法]通过结合政策文件、行业报告以及相关数据,分析广电媒体行业在数据资产化及市场化方面所面临的主要挑战。[结果]尽管广电行业在数据资产化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与此同时,市场对数据的需求表现出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特点,这就需要行业能够及时地调整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结论]广电媒体亟须强化技术革新和人才的培育,从而提高其数据资产化的实施能力和质量。

    数据资产人工智能商业运作广电媒体数据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