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测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测试
中国测试

高洁

双月刊

1674-5124

zgcsjs@163.com

028-84404872;84403072

610021

成都市成华区玉双路10号

中国测试/Journal CHINA MEASUREMENT & TESTING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测试》创刊于1975年,是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主办、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专业学术期刊。期刊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洁担任主编,毛二可等30多位院士和国内知名专家担任期刊的特邀编委和编委。 《中国测试》以追踪测试领域学科发展前沿,阐释测试理论方法和测试实践应用之精髓为宗旨,是集国民经济多行业、多领域、多学科测试技术特色为一体的权威性学术期刊。 期刊先后被收录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收录期刊 ·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期刊 ·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期刊 主要栏目 :综述与研究报告、国家基标准研究、 计量检定与校准测试、产品质检与标准研究、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仪器仪表与传感技术、化学分析与生物技术、工程测试与控制技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动力锂离子电池关键参数估计方法研究进展

    李远茂刘桂雄
    1-9,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电化学模型参数和荷电状态等关键参数无法直接通过设备或无损方法进行直接测量,需通过复杂模型或算法进行估计,在参数估计方面仍然面临着挑战.该文对动力锂离子电池关键参数进行系统综述,包括动力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扩散建模、电化学模型参数估计、荷电状态参数估计等方法的基本原理、相关研究进展与应用,比较分析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对象,研究指出:研究电池包层级的热失控仿真技术有助于电池包的热扩散特性分析、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优化;电化学模型参数估计通常需应用元启发式算法,但选择合适的元启发算法仍需要深入研究、加强;深度学习网络+注意力机制、元启发式算法优化网络超参数等均为提升荷电状态参数估计性能重要方法.

    锂离子电池热失控电化学模型参数荷电状态

    重力场中油滴运动速度及聚合规律研究

    王智慧廖锐全程阳冯笑雅...
    10-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油井中后期产量下降,注水开发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为优化注入水水质、净化地层,需提高采出水中的油水分离效率.油水分离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对油水两相运动规律的掌握及分离方法的正确应用.该研究在油滴运动理论的基础上,借助Fluent有限元模拟软件,对油滴在流场中的变形和聚并动态进行精细描述.通过实验测试重力场中黏度为 5.7 mPa·s和 54 mPa·s、直径为 3.0~8.5 mm的油滴上升速度及其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直径较大的油滴具有较大的加速度,并提前达到最大速度,其上浮过程中的变形系数随着油相黏度的增加逐渐增加.多个油滴的聚合及其速度主要受连续相的黏度变化影响.在原有油滴速度计算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表面张力对油滴变形的影响,得到的新模型对油滴的速度计算误差为 ±7%,显著提高了油滴速度的计算精度.

    油水分离油滴聚合变形系数有限元表面张力

    基于VMD-多尺度排列熵和SVM的船用空压机故障诊断方法

    胡以怀李从跃沈威崔德馨...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船用机械振动信号存在非线性、非平稳性问题,故障特征难提取,通过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多尺度排列熵(multiscale permutation entropy,MPE)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融合的故障诊断方法,对振动信号进行研究.以空压机为例,首先,模拟 6种空压机工况,对各工况的热工参数进行测试,分析各工况热工参数的变化程度,并对采集的振动信号进行频域分析.然后通过VMD对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得到一系列固有模态分量,计算与原始信号的互相关系数筛选敏感固有模态分量.最后计算出敏感固有模态分量的多尺度排列熵,将其作为特征向量,输入到SVM中,进行故障辨识.实验结果表明:VMD多尺度排列熵与SVM融合的空压机故障辨识方法,能有效地识别故障类型,整体准确率可保持在 98.6667%,将此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证明此方法有效.

    船用往复式空压机变分模态分解多尺度排列熵故障诊断

    基于改进扩散模型的磁瓦表面缺陷检测方法

    张墩利周国栋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机磁瓦图像对比度低,噪声严重,存在亮条纹干扰,表面缺陷检测困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具有亮区抑制功能的各向异性扩散模型.首先设计出亮区特征描述算子用来区分缺陷和干扰,再构造出新的扩散系数函数.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同类算法,该模型在背景平滑、边缘检测、图像分割和缺陷识别上都有明显优势,对气孔和裂纹缺陷的检测准确率分别达到 95%和 89%.该研究有效增强磁瓦的低对比度图像,提高缺陷检测精度,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潜力.

    图像处理亮区特征自适应扩散模型磁瓦表面缺陷

    应用双通道卷积神经网络的交通标识识别方法

    赵泽毅周福强王少红徐小力...
    35-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交通标识识别问题,传统的LeNet-5网络结构对于交通标识识别准确率低,识别速度慢,并且忽略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技术,提出一种基于LeNet-5改进的双通道、多尺度的网络结构模型.在双通道结构中每个通道包含两个分支结构,且每个通道的卷积个数和图像尺度不同,通过不同尺度图像的特征提取,使图像特征变得更为丰富.其次,改进后的网络结构大大增加卷积核的个数.最后,通过更改Sigmoid激活函数为ReLu激活函数,更改随机梯度下降算法为Adam算法,并添加Dropout层来防止过拟合,从而提高交通标识识别率.改进网络的识别率为 98.6%,上下浮动 0.5%,相对与传统的LeNet-5网络结构,识别率提高 15%以上,验证得出改进的网络结构具有一定的鲁棒性.

    交通标识识别LeNet-5网络结构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ShuffleNet-DELM的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李睿智杨芳华张伟周旗开...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滚动轴承信号是一种典型的非平稳、非线性数据,深度学习模型能够有效提取此类数据特征.为获得更高的精度,深度学习模型不断增加计算量和参数规模,而工程实际中计算机硬件能力和可供训练的数据有限,更注重较快的响应速度和泛化能力.为解决此类矛盾,提出一种基于ShuffleNet-DELM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一维的时序信号变换为二维频域张量,再使用改进的ShuffleNetV2模型提取特征,最后经由深度极限学习机(deep extreme learning machine,DELM)方法进行分类,在不同工况的滚动轴承数据集合上取得 95.47%的平均准确率.结果表明:该方法响应速度快,能够进一步提高ShuffleNetV2模型对轴承故障的分类精度和泛化能力,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深度学习ShuffleNet深度极限学习机轴承

    基于机器视觉的苹果体积测算研究

    赵树昌庞茂张紫建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苹果分级中的体积测量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积分法求苹果体积的方法.该方法将苹果轮廓细分为薄片进行积分求取其体积.并探究苹果位姿倾斜时,该方法的误差情况;通过仿射变换求出苹果垂向倾斜角度,采用投影变换对位姿倾斜的苹果进行位姿矫正.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实际苹果体积相对误差低于 2%,最大绝对误差绝对值不超过 6 cm3,检测准确性较高;苹果沿垂向倾斜角度达到 15°时,该方法与实际体积绝对误差绝对值大于 6 cm3,该方法失效;位姿矫正后误差小于 6 cm3,证明位姿矫正满足该方法测算体积.该文提出的方法可极大提高苹果体积测量精度,可为苹果分级提供有利的技术参考.

    机器视觉积分法位姿矫正投影变换

    全相位FFT算法高精度谐波测量方法

    李思超艾学忠徐艳玲
    56-61,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电力系统精确测量谐波信号频谱特性这一技术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全相位FFT算法的高精度谐波测量方法.通过低漂移信号转换电路和程控滤波器对被测信号进行调理,再经高精度A/D转换器变换成数字量传至MCU进行全相位FFT变换,选择离散频谱中幅值最大的两根谱线进行校正得到信号精确测量结果.利用LTspice电路与Matlab算法协同仿真,结果表明:在输入信号为理想谐波、复杂谐波与间谐波、叠加白噪声信号的基波情况下,所提出的方法均可实现对信号频率和幅值的准确测量.在与传统FFT双谱线校正和加窗FFT双谱线校正相比,该文提出的测量方法精度更高、抗噪性更好,频谱泄漏抑制能力更强,适用于对电力信号的高精度测量.

    谐波分析全相位FFT双谱线校正程控滤波

    可视化热重分析技术对宣纸热分解形态的研究

    谭静韩媛付小航卢郁静...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宣纸形态在受热过程中的实时变化特征,使用高清摄像系统原位记录宣纸样品在氮气和空气中热分解的图像序列,并结合红外光谱测试宣纸在不同温度时对应的结构状态以分析相关热解过程.结果表明,宣纸在氮气热分解中颜色逐渐变黑,直径尺寸随着温度增加而减小,这与宣纸纤维逐渐降解炭化有关;在空气热分解中,宣纸颜色出现先黑后白的现象,是由炭化物在空气中氧化分解引起.亮度变化率(ΔL)和收缩率(Δd)可量化宣纸形态在热分解过程中的变化程度,其亮度约在 150℃后逐渐降低,在氮气热分解中最终下降 62.2%,尺寸收缩 25.0%;在空气热分解中,宣纸的亮度下降 63.2%后开始回升最终高于初始亮度,其尺寸收缩了 50%.宣纸的颜色变化与内部纤维的热分解程度密切相关,将ΔL与热解转化率(α)进行回归分析,两者存在指数量化关系.基于所得指数模型,可根据宣纸的ΔL计算α值,进一步无损评估宣纸老化后其内部纤维组分的降解情况,为珍贵纸张的老化研究提供参考.

    宣纸热分解形态可视化量化分析老化评估

    应急监测用多组分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标准物质研制

    余楠李鹏辉张鹏辉蒋昌怀...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瓶装 1 μmol/mol氮中 52组分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所选 52种目标组分满足中国环境标准HJ 1223-2021《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应急测定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法》中所规定的环境空气中有害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需求,建立质谱选择离子扫描(SIM)的分析方法.通过气瓶筛选实验,选取配备硅烷化阀门的特殊气瓶作为充装容器,使用GC-MS研究目标化合物的均匀性及长期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气体标准物质分析平衡时间短,大幅提高分析效率,1年内稳定性良好,满足现场应急测定需求.同时,严格按照GB/T 5274.1-2018中给出的不确定度计算公式评定研制标物的不确定度,其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U=5%(k=2).

    挥发性有机物环境空气监测硅烷化重量法不确定度